一种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425发布日期:2019-09-20 21:55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是一种飞行器使用的传递燃油耗量信息的电缆。



背景技术:

传感器电缆为动力和信号电缆为电机控制中应用。现有技术中,飞行器用的传感器电缆用于发动机电气系统与飞机之间的电气连接,传输射频信号,传递燃油耗量信息。

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电缆管材容易出现机械损伤,无外屏蔽,射偏信号无法可靠传输,不能满足飞行器使用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该电缆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和防水防油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包括导线芯、以及套装在导线芯外层的至少1个软管和1个硬管组成的电缆外套主体,所述软管包括内衬套和外衬套,所述软管端部具有连接螺母,所述硬管端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软管和硬管通过螺母和硬管端部的外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内螺纹和外螺纹结合处、以及螺母和外衬套之间的间隙处形成用于填充硅橡胶的硅橡胶填充区,所述电缆外套有覆盖薄膜,覆盖薄膜中的一段缠绕玻璃布,该玻璃布封堵所述软管内衬套和硬管的对接缝隙处并形成接头封堵区。

作为优选的,所述覆盖薄膜为按照三分之二重叠缠绕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作为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4mm-0.05mm,宽度为25mm-3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覆盖薄膜的端部捆扎有无碱玻璃纱绳。

作为优选的,所述无碱玻璃纱绳捆扎处具有W30-4绝缘漆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两端分别电缆插座和同轴电缆插头,其中所述电缆插座具有插座套体和置于插座套体中的插座导线,插座套体和插座导线之间的空间为用于灌装硅橡胶的橡胶灌封区。

作为优选的,所述同轴电缆插头有由上同轴电缆插头、后同轴电缆插头和前同轴电缆插头组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同轴电缆插头、后同轴电缆插头和前同轴电缆插头尾部连接管的外部均套装有防波套。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同轴电缆插头、后同轴电缆插头和前同轴电缆插头尾部连接管的分支位置设有压板,该压板用于紧固线缆接头分叉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硬管为铝合金弯管组件,所述软管包括不锈钢丝编织套管组件,所述硬管、软管、防波套形成防电磁外屏蔽层,该外屏蔽层通过外接的连接器壳体接地。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电缆通过硬管和软管的连接处形成硅橡胶填充区,软管和硬管的对接接缝处形成接头封堵区,同时通过覆盖薄膜捆绑导线芯,使得编织套管组件与铝合金弯管组件连接处涂抹硅橡胶,起到密封、防水防油的效果。

产品线束外部由铝合金弯管组件、不锈钢丝编织套管组件、防波套、连接器壳体构成外屏蔽系统,内部同轴导线的屏蔽层与外屏蔽相连并通过连接器壳体可靠接地,内外双层屏蔽的设计方式可以保证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电缆插座,110-插座导线,120-橡胶灌封区,210-上同轴电缆插头,220-后同轴电缆插头,230-前同轴电缆插头,300-压板,400-防波套,500-硬管,600-软管,610-内衬套,620-覆盖薄膜,630-接头封堵区,640-硅橡胶填充区,650-覆盖薄膜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包括导线芯、以及套装在导线芯外层的至少1个软管600和1个硬管组成的电缆外套主体,软管600包括内衬套610和外衬套,软管600端部具有连接螺母,硬管500端部具有外螺纹,软管600和硬管500通过螺母和硬管500端部的外螺纹连接,螺母内螺纹和外螺纹结合处、以及螺母和外衬套之间的间隙处形成用于填充硅橡胶的硅橡胶填充区640,电缆外套有覆盖薄膜620,覆盖薄膜620中的一段缠绕玻璃布,该玻璃布封堵软管600内衬套610和硬管500的对接缝隙处并形成接头封堵区630。

覆盖薄膜620为按照三分之二重叠缠绕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4mm-0.05mm,宽度为25mm-30mm。

覆盖薄膜620的端部,即覆盖薄膜端头650捆扎有无碱玻璃纱绳,。

无碱玻璃纱绳捆扎处具有W30-4绝缘漆层。

燃油耗量传感器电缆两端分别电缆插座100和同轴电缆插头,其中电缆插座100具有插座套体和置于插座套体中的插座导线110,插座套体和插座导线110之间的空间为用于灌装硅橡胶的橡胶灌封区120。

同轴电缆插头有由上同轴电缆插头210、后同轴电缆插头220和前同轴电缆插头230组成。

上同轴电缆插头210、后同轴电缆插头220和前同轴电缆插头230尾部连接管的外部均套装有防波套400。

上同轴电缆插头210、后同轴电缆插头220和前同轴电缆插头230尾部连接管的分支位置设有压板300,该压板300用于紧固线缆接头分叉处。

硬管500为铝合金弯管组件,软管600包括不锈钢丝编织套管组件,硬管500、软管600、防波套400形成防电磁外屏蔽层,该外屏蔽层通过外接的连接器壳体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本电缆选用同轴导线一端与2PX系列连接器相连,连接飞机控制系统;另一端与CP-50系列同轴连接器相连,连接燃油耗量传感器,同轴导线与同轴连接器特性阻抗均为50Ω。

导线集束后外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端部缠绕69#玻璃布,形成接头封堵区630;线束外部采用铝合金硬管500、软管600中的不锈钢丝编织套管与防波套400相结合的保护结构,对内部导线进行防护。连接器、铝合金弯管组件、不锈钢丝编织套管组件间均采用螺纹连接,螺纹结合处涂抹CGSZ33-A1硅橡胶,并在较紧后打保险,保证螺纹连接紧固,并在滚花圆螺母缝隙处填充CGSZ33-A1硅橡胶,起到密封、防水防油的效果。

防波套400通过压板300夹紧后,与铝合金弯管相连,保证外屏蔽连续。铝合金管三维成型技术满足电缆在发动机上的敷设,同时内外屏蔽相连并可靠接地,使电缆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导线芯与连接器接触体通过焊接相连,焊接方式为锡钎焊,焊接点使用FJ热缩管保护,连接器尾部空间内使用双组份硅橡胶进行灌封处理,减小焊接点受力,增加密封性。电缆长期工作温度-55℃~130℃、短期180℃(不超过10min/h),标准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大于500MΩ,绝缘介电强度在500V、50Hz、1min内,绝缘无击穿或闪络现象,漏电流小于2mA。

本线缆具有以下优点:

(1)硬管500为铝合金管三维成型,满足在发动机上安装时的敷设要求,成形过程中采用填灌工艺,确保铝合金管不出现变形、裂纹等机械损伤。

(2)产品线束外部由铝合金硬管500、软管600中的不锈钢丝编织套管组件、防波套400、外接的连接器壳体构成外屏蔽系统,内部同轴导线的屏蔽层与外屏蔽相连并通过连接器壳体可靠接地,内外双层屏蔽的设计方式可以保证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效果。

(3)连接器均为定型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连接器接触体与导线通过锡钎焊接相连,焊接变形小,外观良好,端接牢固可靠;电缆满足长期130℃,短期180℃使用要求,电缆整体具有良好的耐环境性能和机械性能。

(4)同轴连接器与同轴导线特性阻抗均为50Ω,保证射频信号可靠传输。

(5)软管600中的编织套管组件与铝合金硬管500连接处涂抹硅橡胶,起到密封、防水防油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