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间距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348发布日期:2019-06-21 23:1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间距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间距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板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一般直接组装到胶壳主体上面。而夹板结构在焊接PCB时,连接端子的插板端容易变形,进而导致产品使用失效。如图1(a)所示,在焊接时,当PCB板1插入后会对两侧的端子2产生一对向上、向下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如图中空心箭头所指),对应地,其连接AIC板3的端子头部则会受到与之相反的向下、向上的一对反作用力(如图中实心箭头所指),该反作用力容易使端子头部高出胶壳内壁4,进而导致AIC板3插入时撞坏端子,造成连接器损坏,如图1(b)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间距夹板连接器,以解决现有夹板连接器连接端子在PCB焊接时端子头部容易被拉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间距夹板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端子组件,端子组件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连接端子以及将两排连接端子固定连接的互扣组件,互扣组件包括第一扣合件以及与第一扣合件相配合的第二扣合件,两排间隔设置的连接端子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上,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均包括卡槽和凸起,卡槽和凸起均设置在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内侧面,第一扣合件的卡槽和凸起分别与第二扣合件的凸起和卡槽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卡槽和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同时位于第一扣合件或同时位于第二扣合件上的卡槽和凸起交替分布。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位于中间的卡槽和凸起均呈T、V或Y字形,位于两侧的卡槽和凸起均呈L字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均为大致呈长方体的绝缘块体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端子分别塑封在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内,连接端子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的间距d≤1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均还包括定位块,定位块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外侧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定位块为截面为梯形的块体结构,并且定位块位于插入方向前端的前端面为向后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包括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互扣组件将相对设置的两排连接端子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组装在壳体中,在互扣组件的作用下,两排连接端子相互抱紧,当焊接PCB板时,即便对连接端子挤压产生一对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由于互扣组件的紧固抱紧作用也不会影响端子另一端的受力,使连接端子头部仍然保持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配合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卡槽和凸起能够快速拆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夹板连接器的在PCB板插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夹板连接器的在AIC板插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扣合件或第二扣合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扣合件或第二扣合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B板;2-端子;3-AIC板;4-胶壳;100-小间距夹板连接器;110-壳体;111-定位孔;120-端子组件;121-互扣组件;122-连接端子;123-第一扣合件;124-第二扣合件;131-卡槽;132-凸起;133-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小间距夹板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在壳体110内的端子组件120。端子组件120包括两排间隔设置的连接端子122以及将两排连接端子122固定连接的互扣组件121。

请参照图3和图4,互扣组件121包括第一扣合件123以及与第一扣合件123相配合的第二扣合件124。两排间隔设置的连接端子122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上。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均为大致呈长方体的绝缘块体结构。连接端子122分别塑封在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内,连接端子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的间距d≤1mm。

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均包括卡槽131和凸起132。通过卡槽131和凸起132将第一扣合件123从第二扣合件124的一侧直接推入即可完成互扣组件121的组合,也即完成端子组件120的装配,十分方便简单。卡槽131和凸起132均设置在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的内侧面。第一扣合件123的卡槽131和凸起132分别与第二扣合件124的凸起132和卡槽131配合。卡槽131和凸起132的数量为多个,同时位于第一扣合件123或同时位于第二扣合件124上的卡槽131和凸起132交替分布。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3个卡槽131和4个凸起132交替分布。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卡槽和图起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或者相较于本实施例更多个。位于中间的卡槽131和凸起132均呈T字形,位于两侧的卡槽131和凸起132均呈L字形。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位于中间部分的凸起和卡槽也可以是Y字形或V字形或T字形。位于中部的T字形凸起132,能够将两侧的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向中心拉扯,从而将两侧的连接端子122紧抱在一起,避免在PCB板焊接时,端子头部被拉扯出来。位于两侧的L字形凸起132和卡槽131能够更加快速定位,从而实现快速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卡槽131和凸起132的数量还可以增加为更多,例如5-10个。多个卡槽131和凸起132相较于单一的卡槽131和凸起132配合更加稳固,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安装稳定性。

请参照图4,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均还包括定位块133。定位块133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合件123和第二扣合件124的外侧面。如图1所示,壳体110包括与定位块133相配合的定位孔111。如图4所示,定位块133为截面为梯形的块体结构,并且定位块133位于插入方向前端的前端面为向后倾斜的斜面,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即位于右侧的斜面。通过定位块133前端的斜面,有利于将端子组件120顺利推送至壳体110内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