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787发布日期:2019-08-07 01:31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制造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的电线电缆工业的发展,用户对电线电缆制造设备——防火电缆六层绕包设备的需要越来越大,对设备的控制精度和绕包张力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绕包装置的张力控制,一般采用摩擦带或采用两个开口环之间固定四根压簧加两个导向销轴组合成的张力调节装置,张力控制不均匀,时大时小,甚至出现卡死、拉断绕包带,绕包带搭盖不均匀,甚至漏包,绕包出来的线芯一大一小,而且该绕包张力装置外观不够美观,工人不方便调节而且维修频率高,产能低。

专利201310005670.8公开了一种绕包带恒张力绕包装置,属于电线电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座和管座,在机座上固定护罩,在管座上固定绕包带盘寄存管;磁粉制动器,固定在磁粉制动器座上,在磁粉制动器轴上固定磁粉制动器轴法兰盘,磁粉制动器轴的中央构成导线管孔,在导线管孔内插设导线管;导带杆固定盘,套置在磁粉制动器轴上,在导带杆固定盘的一侧固定一对导带杆;绕包带盘靠盘,套置在磁粉制动器轴上,在绕包带盘靠盘的靠盘轴套上配设挡片和带盘限定螺母;导带夹脚座,固定在磁粉制动器轴上,在导带夹脚座上设置导带夹脚;导出管,一端固定导线导引头、另一端与绕包带盘寄存管固定连接。该装置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克服了原来用四根压簧均匀分布在开口调节环上调节时容易偏心卡死,压力不均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空心轴,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空心轴上的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张力调节套、绕包盘、张力调节压簧、张力调节压簧座、轴承、空心轴锁紧圆螺母、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与所述空心轴连接、并与所述轴承一起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设置在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轴承的另一侧设置空心轴锁紧圆螺母,在所述空心轴(1)上设置所述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的一侧设置所述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所述张力调节压簧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内、并套设在所述空心轴上,所述张力调节套设置在所述空心轴上、并部分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内,在所述张力调节套的外侧设置所述绕包盘,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设置在所述空心轴的上。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和所述空心轴锁紧圆螺母之间设置空心轴止动圈。

拧紧空心轴止动圈可以防止空心轴锁紧圆螺母松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同步带轮和所述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之间设置同步带轮止动圈。

拧紧同步带轮止动圈可以防止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松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内部设置有放置所述张力调节压簧的空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绕包盘通过沉头螺杆与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固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通过键与所述空心轴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同步带轮通过键与所述空心轴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张力调节套通过键与所述空心轴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同步带轮与动力装置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电线电缆所需绕包带套在所述空心轴上并夹紧在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与所述张力调节套之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上的定位销放入在所述空心轴的定位槽里。

将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上的定位销放入在所述空心轴的定位槽里,可防止绕包带盘随绕包盘转动并自转螺母松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槽可以为空心轴的螺纹上轴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采用端面摩擦,使用一根套在空心轴上的压簧,通过张力调节套实现张力调节,可通过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调节张力调节套与压簧的的长度,进而调节压力大小,实现张力调节,保证张力绕包带盘张力均匀适度,同时一根套在空心轴的压簧,保证了压力的一致性并克服了原来用四根压簧均匀分布在开口调节环上调节时容易偏心卡死,压力不均匀的缺点,随时补偿端面摩擦副磨损间隙,使得绕包带盘张力均匀、无卡死。本实用新型采用端面摩擦,使用压簧调节张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阐述。实施例只对本实用新型具有示例性的作用,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出的任何非实质性的修改,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包括机架7,还包括空心轴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空心轴1上的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张力调节套3、绕包盘4、张力调节压簧6、张力调节压簧座5、轴承8、空心轴锁紧圆螺母10、同步带轮11和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13,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与所述空心轴1连接、并与所述轴承8一起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设置在所述轴承8的一侧,所述轴承8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空心轴锁紧圆螺母10,在所述空心轴1上设置所述同步带轮11,所述同步带轮11的一侧设置所述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13,所述张力调节压簧6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内、并套设在所述空心轴1上,所述张力调节套3设置在所述空心轴1上、并部分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内,在所述张力调节套3的外侧设置所述绕包盘4,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设置在所述空心轴1的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8和所述空心轴锁紧圆螺母10之间设置空心轴止动圈9。

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轮11和所述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13之间设置同步带轮止动圈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内部设置有放置所述张力调节压簧6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绕包盘4通过沉头螺杆与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通过键与所述空心轴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轮11通过键与所述空心轴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套3通过键与所述空心轴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轮11与动力装置14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线电缆所需绕包带套在所述空心轴上并夹紧在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与所述张力调节套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上的定位销放入在所述空心轴1的定位槽里。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可以为空心轴的螺纹上轴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

本实施例中的张力调节压簧座5通过键与空心轴1连接好后一起与轴承8装配在机架7上并装上空心轴止动圈9拧紧空心轴锁紧圆螺母10防止螺母松动;同步带轮11通过键与空心轴1连接装上同步带轮止动圈12拧紧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13防止螺母松动;首先将张力调节压簧6装入张力调节压簧座5内再将张力调节套3与键安装在空心轴1上,盖上绕包盘4并用沉头螺杆与张力调节压簧座5固定牢固,最后装配上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电线电缆所需绕包带15套在空心轴1上并夹紧在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与张力调节套3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端面摩擦,使用压簧调节张力,通过调节调节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与调节绕包带盘4与张力调节套3、压簧6的长度来调节压力大小,保证绕包带盘4张力均匀适度后,并将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上的定位销放入在空心轴1螺纹上轴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里,防止绕包带盘随绕包盘4转动并自转螺母松动,同时张力调节压簧6随时克服张力调节套3及绕包带盘芯及定位调节开口螺母间磨损产生的间隙并及时进行补偿,使绕包带盘转动平稳,实现绕包带张力的均匀。

使用时,相对于原有的摩擦带式或由两个开口圆环之间固定四根压簧和两根导向杆组成的端面摩擦的绕包装置,由于张力控制不均匀,时大时小,容易卡死,使得电线电缆绕包节距不均匀,搭盖不均匀,生产出来的线芯起竹节现象,给后续生产造成困难,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由于采用一根压簧,通过调节定位调节开口螺母使得压簧产生的压力大小可调,根据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张力大小,调节定位调节开口螺母与张力调节套之间绕包带盘的压紧程度,实现绕包带张力均匀、适度,随时根据绕包过程绕包带的张力大小,调节张力调节开口螺母的压紧力。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使生产的电线电缆外观均匀,无漏包及松紧不一致现象,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工人使用方便。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恒张力绕包张力装置,包括机架7,还包括空心轴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空心轴1上的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张力调节套3、绕包盘4、张力调节压簧6、张力调节压簧座5、轴承8、空心轴锁紧圆螺母10、同步带轮11和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13,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与所述空心轴1连接、并与所述轴承8一起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设置在所述轴承8的一侧,所述轴承8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空心轴锁紧圆螺母10,在所述空心轴1上设置所述同步带轮11,所述同步带轮11的一侧设置所述同步带轮锁紧圆螺母13,所述张力调节压簧6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内、并套设在所述空心轴1上,所述张力调节套3设置在所述空心轴1上、并部分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压簧座5内,在所述张力调节套3的外侧设置所述绕包盘4,所述定位调节开口螺母装置2设置在所述空心轴1的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