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强耐拖拉变形海面设备连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3448发布日期:2019-10-09 04:1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强耐拖拉变形海面设备连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强耐拖拉变形海面设备连接电缆,属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设备开发运用的增加,保证海上电力、信号传输安全可靠的电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海上设备采用锚定法固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往往会随着海浪以及大船经过等等漂摆和移动,甚至是大的颠簸移位,这就要求为了保证电力、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海上设备和岸基连接的电缆必须具备很好的耐拖拉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缆没有兼顾自漂浮能力以及较好的柔软性和安全可靠性,使得无法满足海上设备和岸基的电力和信号传输稳定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强耐拖拉变形海面设备连接电缆,包括主体护套层,主体护套层内为带衬层,带衬层内有三组两两配对的由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构成的第一线组、两根由第二导体和挤包于第二导体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构成的第二线组、信号线组以及第一牵拉芯,信号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三导体和挤包于第三导体外的第三防水绝缘层构成,另一根由第三导体和挤包于第三导体外的第二屏蔽层构成;第一牵拉芯位于带衬层内的空腔正中,在主体护套层外有延伸出的与主体护套层一体化成型的连接筋,连接筋延伸出的端部包裹了第二牵拉芯。

进一步地,所述带衬层内线组间,线组和牵拉芯间的空隙处采用聚丙烯网状撕裂带填充。

进一步地,第三导体、第一导体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30mm,第二导体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68mm。

电力传输线芯需要导体尺寸较大。

进一步地,第一防水绝缘层、第三防水绝缘层为低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防水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层。

进一步地,屏蔽层为铝膜朝内,搭盖率不小于20%的铝塑带绕包。

进一步地,带衬层为搭盖率不小于20%的聚丙烯PP带绕包,具有很好的抗吸湿、防潮作用。

进一步地,牵拉芯为1.5mm2聚酰胺纤维绞合芯。加强耐拖拽能力。

进一步地,主体护套层、及与主体护套层一体化成型的连接筋均为黑色耐候低密度聚乙烯,且要求一次性共同挤出,连接紧密。

进一步地,信号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三导体和挤包于第三导体外的第三防水绝缘层构成,另一根由第三导体和挤包于第三导体外的第二屏蔽层构成的信号传输单元。

进一步地,第一导体和挤包于第一导体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构成的第一线组为信号线,共有6根信号线。

进一步地,第二导体和挤包于第二导体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构成的第二线组为电力传输线芯,共有2根电力传输线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足够的自漂浮能力、可以很好的解决自然潮汐以及船只通过带来的风浪牵拉、颠簸影响,能很好保证海上设备和岸基的电力和信号传输安全,更适合沿海移动设备的电力和信号传输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超强耐拖拉变形海面设备连接电缆,包括主体护套层1,主体护套层1内为带衬层2,带衬层2内有三组两两配对的由第一导体3和挤包于第一导体3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4构成的第一线组、两根由第二导体5和挤包于第二导体5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6构成的第二线组、信号线组以及第一牵拉芯7,信号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8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三导体9和挤包于第三导体9外的第三防水绝缘层10构成,另一根由第三导体9和挤包于第三导体9外的第二屏蔽层14构成;第一牵拉芯7位于带衬层2内的空腔正中,在主体护套层1外有延伸出的与主体护套层1一体化成型的连接筋11,连接筋11延伸出的端部包裹了第二牵拉芯12。

带衬层2内线组间,线组和牵拉芯间的空隙处采用聚丙烯网状撕裂带填充13。

第三导体9、第一导体3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30mm,第二导体5为绞合铜导体,7根绞合,每根绞合的铜导体外径0.68mm。

电力传输线芯需要导体尺寸较大。

第一防水绝缘层4、第三防水绝缘层10为低密度聚乙烯层,第二防水绝缘层6为交联聚乙烯层。

第一屏蔽层8、第二屏蔽层14均为铝膜朝内,搭盖率不小于20%的铝塑带绕包。

带衬层2为搭盖率不小于20%的聚丙烯PP带绕包,具有很好的抗吸湿、防潮作用。

第一牵拉芯7、第二牵拉芯12均为1.5mm2聚酰胺纤维绞合芯。加强耐拖拽能力。

主体护套层1、及与主体护套层1一体化成型的连接筋11均为黑色耐候低密度聚乙烯,且要求一次性共同挤出,连接紧密。

信号线组为由第一屏蔽层8包裹的两根信号线,其中一根由第三导体9和挤包于第三导体9外的第三防水绝缘层10构成,另一根由第三导体9和挤包于第三导体9外的第二屏蔽层14构成的信号传输单元。

第一导体3和挤包于第一导体3外的第一防水绝缘层4构成的第一线组为信号线,共有6根信号线。

第二导体5和挤包于第二导体5外的第二防水绝缘层6构成的第二线组为电力传输线芯,共有2根电力传输线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