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3334发布日期:2019-10-09 04:1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电线电缆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作为常见的电力传输材料和信息传递材料。随着电器种类的日益丰富,对电线电缆的排布要求较好,而现有的电线电缆的排布较为混乱,电线电缆较为集中,不易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电线电缆定位结构,旨在对电线电缆定位,改善电线电缆排布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定位结构,包括第一电缆本体、第二电缆本体以及滑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缆本体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一自由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一自由槽连通;

所述第二电缆本体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和第二自由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二自由槽连通;以及

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沿所述第一自由槽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且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沿所述第二自由槽进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燕尾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缆本体包括第一导芯和依次包裹于所述第一导芯外的第一绝缘层、第一填充层、第一散热层以及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一自由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层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沿所述第一散热层的周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一自由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一防水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由涂塑铝合金构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缆本体包括第二导芯和依次包裹于所述第二导芯外的第二绝缘层、第二填充层、第二散热层以及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二自由槽开设于所述第二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层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沿所述第二散热层的周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二自由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二防水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水层由涂塑铝合金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电线电缆定位结构包括第一电缆本体、第二电缆本体以及滑动件,其中滑动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在对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定位时,第一滑动部通过第一自由槽进入第一限位槽,此时,第二滑动部通过第二自由槽进入第二限位槽,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进入后,第一滑动部沿第一限位槽滑动,第二滑动部沿第二限位槽滑动,从而使得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之间保持相对距离,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不会缠绕或者过于靠近,排布更合理,也避免了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集中散热而致使温度过高,散热性能好。另外,第一电缆本体开设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一自由槽均能为第一电缆本体的散热提供通道,大大提高第一电缆本体的散热性能。第二电缆本体开设的第二限位槽和第二自由槽均能为第二电缆本体的散热提供通道,大大提高第二电缆本体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线电缆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电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电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电线电缆定位结构;100-第一电缆本体;110-第一限位槽;120-第一自由槽;130-第一导芯;140-第一绝缘层;150-第一填充层;160-第一散热层;161-第一散热孔;170-第一保护层;300-第二电缆本体;310-第二限位槽;320-第二自由槽;330-第二导芯;340-第二绝缘层;350-第二填充层;360-第二散热层;361-第二散热孔;370-第二保护层;500-滑动件;510-第一滑动部;530-第二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电线电缆作为常见的电力传输材料和信息传递材料。随着电器种类的日益丰富,对电线电缆的排布要求较好,而现有的电线电缆的排布较为混乱,电线电缆较为集中,不易散热。

为此,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定位结构1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该电线电缆定位结构10包括第一电缆本体100、第二电缆本体300以及滑动件500。

请参阅图2,第一电缆本体100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一自由槽120,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一自由槽120连通。

请参阅图3,在具体设置时,第一电缆本体100包括第一导芯130和依次包裹于第一导芯130外的第一绝缘层140、第一填充层150、第一散热层160以及第一保护层170,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一自由槽120开设于第一保护层170。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电缆本体100的散热性能,在第一电缆本体100的内部开设多个第一散热孔161,多个第一散热孔161沿第一电缆本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他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10为燕尾槽。燕尾槽是一种截面呈呈梯形的槽,其与梯形导轨滑动连接,梯形导轨能够沿着沿燕尾槽滑动。

由于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一自由槽120具有开口,难以避免雨水进入到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一自由槽12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一自由槽120的槽壁设置有第一防水层。在具体设置时,第一防水层可以由涂塑铝合金构成。

请参阅图4,第二电缆本体300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连通。

请参阅图5,第二电缆本体300包括第二导芯330和依次包裹于第二导芯330外的第二绝缘层340、第二填充层350、第二散热层360以及第二保护层370,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开设于第二保护层370。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电缆本体300的散热性能,在第二电缆本体300的内部开设多个第二散热孔361,多个第二散热孔361沿第二电缆本体300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他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310可以为燕尾槽。

第二电缆本体300包括第二导芯330和依次包裹于第二导芯330外的第二绝缘层340、第二填充层350、第二散热层360以及第二保护层370,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开设于第二保护层370。

由于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具有开口,难以避免雨水进入到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的槽壁设置有第二防水层。在具体设置时,第二防水层可以由涂塑铝合金构成。

滑动件500包括第一滑动部510和第二滑动部530,第一滑动部510和第二滑动部530连接,第一滑动部510沿第一自由槽120进入第一限位槽110且第一滑动部510与第一限位槽110滑动连接,第二滑动部530沿第二自由槽320进入第二限位槽310且第二滑动部530与第二限位槽310滑动连接。

在具体设置时,第一滑动部510和第二滑动部530均为梯形导轨。梯形导轨与前述燕尾槽滑动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自由槽120设置的目的在于为第一滑动部510进入到第一限位槽110提供通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第一自由槽120的开口只要能够供第一滑动部510进入和脱离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自由槽120的开口形状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制。另外,第二自由槽320设置的目的在于为第二滑动部530进入到第二限位槽310提供通道。本实用新型对第二自由槽320的开口形状和大小也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定位结构10,包括第一电缆本体100、第二电缆本体300以及滑动件500,其中滑动件500包括连接的第一滑动部510和第二滑动部530。在对第一电缆本体100和第二电缆本体300定位时,第一滑动部510通过第一自由槽120进入第一限位槽110,此时,第二滑动部530通过第二自由槽320进入第二限位槽310,在第一滑动部510和第二滑动部530进入后,第一滑动部510沿第一限位槽110滑动,第二滑动部530沿第二限位槽310滑动,从而使得第一电缆本体100和第二电缆本体300之间保持相对距离,第一电缆本体100和第二电缆本体300不会缠绕或者过于靠近,排布更合理。也避免了第一电缆本体100和第二电缆本体300集中散热而致使温度过高,散热性能好。另外,第一电缆本体100开设的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一自由槽120均能为第一电缆本体100的散热提供通道,大大提高第一电缆本体100的散热性能。第二电缆本体300开设的第二限位槽310和第二自由槽320均能为第二电缆本体300的散热提供通道,大大提高第二电缆本体300的散热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