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打线的数据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1243发布日期:2019-08-20 23:4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打线的数据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模块,特别是一种方便打线的数据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的数据模块一般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PCB板、插设于PCB板上的若干金针与若干卡刀,金针与卡刀一一对应连接,卡刀上盖设有卡线座,为了传输信号,需要进行打线使线体与卡刀相连接,然而卡线座上没有设置限位机构,在打线时线体很容易跳出,不方便打线,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打线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线方便的数据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方便打线的数据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插设有PCB板,所述PCB板上插设有若干金针与若干卡刀,所述金针与卡刀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卡刀上盖设有卡线座,所述卡线座包括若干卡线体,所述卡刀一一插设于卡线体内,所述卡线体上设有卡线空间,所述卡线空间上设有限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卡线空间自卡线体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限位机构为一对限位凸起,所述一对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卡线空间相对的两侧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凸起具有一定的弹性。

进一步,每根金针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固定部、对接部、连接部以及后固定部,所述后固定部包括水平段与垂直段,所述水平段与垂直段垂直连接,所述水平段与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若干金针的水平段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垂直段插设于PCB板上。

进一步,所述对接部呈弧形。

进一步,所述若干金针的前固定部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所述若干金针从右往左依次为第一金针、第二金针、第三金针、第四金针、第五金针、第六金针、第七金针以及第八金针,所述第一金针与第二金针的连接部上下错开分布,所述第一金针与第二金针的连接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第四金针与第五金针的连接部上下错开分布,所述第四金针与第五金针的连接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第七金针与第八金针的连接部上下错开分布,所述第七金针与第八金针的连接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进一步,所述第三金针与第六金针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上下错开分布。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针、第一金针、第三金针以及第五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依次减小,所述第四金针、第六金针、第八金针以及第七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依次减小。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四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六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所述第三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八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所述第五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七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卡线空间上设置限位机构,可以对线体进行有效固定,方便打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打线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金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方便打线的数据模块,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插设有PCB板2,所述PCB板2上插设有若干金针3与若干卡刀4,所述金针3与卡刀4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卡刀4上盖设有卡线座5,所述卡线座5上盖设有压盖6。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本体11与延伸座12,所述本体11上设有空腔111,所述延伸座12与本体11一体或分体设置,所述PCB板2沿着延伸座12插入空腔111内,所述金针3部分位于空腔111内,部分位于延伸座12上,所述卡刀4完全位于空腔111外,所述卡线座5分别与本体11、延伸座12相固接,从而使PCB板2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上。

如图3所示,所述卡线座5包括若干卡线体51,所述卡刀4一一插设于卡线体51内,所述卡线体51上设有卡线空间511,所述卡线空间511上设有限位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空间511自卡线体51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限位机构为一对限位凸起5111,所述一对限位凸起5111设于所述卡线空间511相对的两侧上,该对限位凸起5111一般设置在靠近卡线体51上端处,所述限位凸起5111具有一定的弹性。

通过一对限位凸起5111的设置,不管是粗的线体,还是细的线体,都可以卡在卡线空间511内,卡线牢固方便,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打线,降低了操作难度。

如图4、5所示,若干金针3从右往左依次为第一金针、第二金针、第三金针、第四金针、第五金针、第六金针、第七金针以及第八金针,所述第一金针与第二金针、第三金针与第六金针、第四金针与第五金针以及第七金针与第八金针形成四对,即卡刀4亦为八根,且分成四组,两两为一组,卡线体51也为两个一组,本实施例中,两个卡线体51形成一个整体。

每根金针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固定部31、对接部32、连接部33以及后固定部34,通过前固定部31与后固定部34的作用,将金针3固定在PCB板2上,所述前固定部31与对接部32位于空腔111内,且所述对接部32与数据插头相接触。

所述后固定部34包括水平段341与垂直段342,所述水平段341与垂直段342垂直连接,所述水平段341与连接部33相连接,八根金针的水平段34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垂直段342插设于PCB板2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八根金针的水平段341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垂直方向上不相互错开,可以提高金针的抗信号耦合传导干扰能力,有利于信号的传输。

所述对接部32呈弧形,且八根金针的对接部32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几乎相重合,八根金针的前固定部31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对接部32与前固定部3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金针的抗信号耦合传导干扰能力。

所述第一金针与第二金针的连接部32上下错开分布,所述第一金针与第二金针的连接部3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第四金针与第五金针的连接部上下错开分布,所述第四金针与第五金针的连接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第七金针与第八金针的连接部上下错开分布,所述第七金针与第八金针的连接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第三金针与第六金针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上下错开分布。四对金针的连接部32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错开,进一步提高金针3的抗信号干扰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针、第三金针、第四金针以及第八金针的连接部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几乎重合,所述第一金针、第五金针、第六金针以及第七金针的连接部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几乎重合。

所述第二金针、第一金针、第三金针以及第五金针的水平段341长度依次减小,所述第四金针、第六金针、第八金针以及第七金针的水平段341长度依次减小,从而使金针的垂直段342在水平方向相互错开,进一步提高金针的抗信号干扰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四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六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所述第三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八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所述第五金针的水平段长度与第七金针的水平段长度相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