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力式热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6566发布日期:2019-09-11 22:2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力式热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力式热电池。



背景技术:

热电池是一种热激活贮备电池,在常温下电解质为固体,使用时利用热源将其熔化而激活的储备电池。由于它内阻小、使用温度范围宽、贮存时间长、激活迅速可靠、不需要维护,故而广泛应用于各种武器系统中。

随着国防科技的发展,一些武器系统往往应用于非常严苛的环境条件下,这就对热电池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或要求,不仅要求热电池具有在超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工作的能力,还要求热电池具有优异的输出特性。然而,现有的热电池广泛采用fes2和cos2等原材料制造,这些材料在工作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热解效应,即在长时间工作后,材料对于大电流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为保证电池的末端输出,设计时常常通过增加电极材料来满足可用的活性物质量,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降低电池的比能量,不利于未来轻质化热电池发展理念。因此,目前急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满足长时间持续工作的热电池,并保证其工作末端也具有稳定的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力式热电池。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力式热电池,主要包括多个电池堆,每个电池堆以内均埋设有激活装置,所有电池堆通过连接导线依次并联连接在一起。

所述接力式热电池还包括外壳,所有电池堆均安装于外壳以内,外壳表面设置有多个极柱。

所述外壳内壁表面上还设置有保温层,所有电池堆均被保温层包裹。

所述接力式热电池还包括隔热层,所述多个电池堆中,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堆由隔热层隔开。

所述隔热层厚度不小于15mm。

所述连接导线之上还连接有二极管。

所述激活装置与其相对应的电池堆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包裹层。

所述激活装置设置于与其相对应的电池堆的顶部、底部或中部。

所述电池堆数量大于等于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接力式热电池在使用时,多个电池堆分时地依次激活,使热电池具有持续稳定的输出,热电池的持续工作时间和耐用性能大大提升,减缓了电池堆材料热解效应对热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堆材料的利用率,此外,本发明优选在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堆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使各个电池堆能够紧凑地部署于同一个外壳以内,实现了使热电池在外形体积上轻量化,并且各个电池堆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接力式热电池输出放电特性曲线。

图中:1-电池堆,2-激活装置,3-外壳,4-极柱,5-保温层,6-隔热层,7-隔热包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力式热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堆1,每个电池堆1以内均埋设有激活装置2,所有电池堆1通过连接导线依次并联连接在一起。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接力式热电池在使用时,多个电池堆分时地依次激活,使热电池具有持续稳定的输出,热电池的持续工作时间和耐用性能大大提升,减缓了电池堆材料热解效应对热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堆材料的利用率,此外,本发明优选在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堆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使各个电池堆能够紧凑地部署于同一个外壳以内,实现了使热电池在外形体积上轻量化,并且各个电池堆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进一步地,优选接力式热电池还包括外壳3,所有电池堆1均安装于外壳3以内,外壳3表面设置有多个极柱4。外壳3内壁表面上还设置有保温层5,所有电池堆1均被保温层5包裹。

此外,接力式热电池还包括隔热层6,多个电池堆1中,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堆1由隔热层6隔开。隔热层6厚度不小于15mm。

进一步地,连接导线之上还连接有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各个电池堆在分时依次激活时,输出电流不会出现逆流,保证了本发明提供的接力式热电池能够可靠稳定的工作。

此外,激活装置2与其相对应的电池堆1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包裹层7。激活装置2设置于与其相对应的电池堆1的顶部或底部。优选电池堆1数量大于等于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电池堆1数量为多个,大大提升了热电池的整体容量,使其能够满足长时间可靠工作,稳定输出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当隔热层6厚度分别为15mm或35mm,电池堆1的数量为2个时,对该接力式热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测量,绘制得到其放电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力式热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堆,每个电池堆以内均埋设有激活装置,所有电池堆通过连接导线依次并联连接在一起。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接力式热电池在使用时,多个电池堆分时地依次激活,使热电池具有持续稳定的输出,热电池的持续工作时间和耐用性能大大提升,减缓了电池堆材料热解效应对热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堆材料的利用率,此外,本发明优选在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堆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使各个电池堆能够紧凑地部署于同一个外壳以内,实现了使热电池在外形体积上轻量化,并且各个电池堆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孟剑;万伟华;陈挺;李云伟;王京亮;潘志鹏;段其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3
技术公布日:2019.09.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