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500℃以上高温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8622发布日期:2019-08-17 01:4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500℃以上高温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500℃以上高温的电缆。



背景技术:

耐高温电线电缆是一款高温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或电能的电缆。高温电缆是导体材质为多股软铜导体的电缆。耐热和高温电线电缆一般是由两种需求决定的。第一种是电线电缆环境温度较高,电缆在长期在高温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或电能;另一种是电力传输电缆,主要是增加截流能力为主要目的。传统的线缆外侧一般包覆高分子层,高分子层的耐高温极限一般300-400摄氏度,不能满足500度以上的高温情况;

而目前的耐高温线缆一般采用或铜丝编织,或者使用铠装等手段;这种方式的缺陷之一为线缆的硬度高,很难实现小弧度的弯曲;极限弯曲后难以复原;

此外,当前的耐高温线缆其一般层数较少,为了实现高温的阻挡,需要设置很厚的层厚,这就导致线缆的柔性不足,且重量很重。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重量轻,柔性好且能够耐高温的线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500℃以上高温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线芯,线芯材料为铜或者镀镍铜,线芯的数量为3-10根,绞成麻花型;纤芯外层包覆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可稳定工作于200℃,线芯在制作时浇筑于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内,保证线芯和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紧密接触;

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外侧设置有特氟龙涂层,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的特氟龙涂层外侧包覆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包覆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包覆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氢氧化铝含量低于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氢氧化铝含量;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厚度为100-300μm,且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为开放层;

所述开放层的含义为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截面并不是完整的环形,而是具有口的环形,开口处重叠搭接一定长度;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厚度为200-400μm,且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为开放层;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开口方向和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开口方向分别设置于线芯相反的方向上。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包覆方式为在制作完成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后,将平面的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卷接到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外表面;卷接方式可以为直卷或者斜卷;直卷时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与线缆轴线平行,斜卷时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在柔性耐高温硅橡胶表面呈螺旋形;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包覆方式为在卷接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后,将平面的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卷接到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表面;卷接方式可以为直卷或者斜卷;直卷时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与线缆轴线平行,斜卷时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在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表面呈螺旋形,且与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螺旋方向相反。

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100微米,纤维方向为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100微米,纤维方向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垂直;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100微米,纤维方向为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相同;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100微米,纤维方向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垂直。

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之间设置有10-50微米的间隙,保证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之间可以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多层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耐高温导线柔性不足的问题;采用多股线芯,使得线芯的柔性比单股的线芯大,在线芯外包覆柔性的耐高温硅橡胶,其可以耐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在其外侧涂覆特氟龙,特氟龙的耐高温效果为300-400摄氏度,同时可以阻挡温度向内传播;在外侧包覆两层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其特点为氢氧化铝含量越高,耐高温性能越好,且可以阻止温度向内传递,使用开放层的结构其柔性更好;最外侧包覆多层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可以耐受1000度高温,使两层之间的纤维相互垂直,即提高了密闭性能,又能够使得相邻层之间更易发生侧滑,提高柔性。

耐高温性能越靠外越好,使得外部对内部实现保护效果,内部材料可以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被包括来提供对所公开主题的进一步认识的附图,将被并入此说明书并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也阐明了所公开主题的实现,以及连同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主题的实现原则。没有尝试对所公开主题的基本理解及其多种实践方式展示超过需要的结构细节。

图1为本发明线缆截面示意图。

其中1线芯;2柔性耐高温硅橡胶;3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4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5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6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7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8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特征以及达成所述目的的方法通过附图及后续的详细说明将会明确。

实施例1:

一种耐500℃以上高温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线芯,线芯材料为铜或者镀镍铜,线芯的数量为10根,绞成麻花型;纤芯外层包覆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可稳定工作于200℃,线芯在制作时浇筑于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内,保证线芯和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紧密接触;

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外侧设置有特氟龙涂层,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的特氟龙涂层外侧包覆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包覆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包覆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氢氧化铝含量低于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氢氧化铝含量;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厚度为300μm,且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为开放层;

所述开放层的含义为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截面并不是完整的环形,而是具有口的环形,开口处重叠搭接一定长度;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厚度为400μm,且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为开放层;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开口方向和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开口方向分别设置于线芯相反的方向上。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包覆方式为在制作完成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后,将平面的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卷接到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外表面;卷接方式可以为直卷或者斜卷;直卷时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与线缆轴线平行,斜卷时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在柔性耐高温硅橡胶表面呈螺旋形;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包覆方式为在卷接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后,将平面的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卷接到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表面;卷接方式可以为直卷或者斜卷;直卷时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与线缆轴线平行,斜卷时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在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表面呈螺旋形,且与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螺旋方向相反。

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厚度为100微米,纤维方向为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厚度为100微米,纤维方向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垂直;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厚度为100微米,纤维方向为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相同;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厚度为100微米,纤维方向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垂直。

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之间设置有10-50微米的间隙,保证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之间可以相对移动。

实施例2:

一种耐500℃以上高温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线芯,线芯材料为铜或者镀镍铜,线芯的数量为3根,绞成麻花型;纤芯外层包覆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可稳定工作于200℃,线芯在制作时浇筑于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内,保证线芯和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紧密接触;

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外侧设置有特氟龙涂层,柔性耐高温硅橡胶的特氟龙涂层外侧包覆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包覆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包覆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外侧包覆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氢氧化铝含量低于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氢氧化铝含量;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厚度为100μm,且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为开放层;

所述开放层的含义为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截面并不是完整的环形,而是具有口的环形,开口处重叠搭接一定长度;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厚度为200μm,且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为开放层;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开口方向和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开口方向分别设置于线芯相反的方向上。

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包覆方式为在制作完成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后,将平面的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卷接到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柔性耐高温硅橡胶外表面;卷接方式可以为直卷或者斜卷;直卷时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与线缆轴线平行,斜卷时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在柔性耐高温硅橡胶表面呈螺旋形;

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包覆方式为在卷接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后,将平面的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卷接到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外表面;卷接方式可以为直卷或者斜卷;直卷时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与线缆轴线平行,斜卷时第二氢氧化铝-硅橡胶层的侧边在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表面呈螺旋形,且与第一氢氧化铝-硅橡胶层螺旋方向相反。

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微米,纤维方向为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微米,纤维方向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垂直;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微米,纤维方向为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相同;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厚度为50微米,纤维方向与横截面方向呈45度角,且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方向垂直。

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之间设置有10-50微米的间隙,保证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一陶瓷纤维编织层、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第二陶瓷纤维编织层之间可以相对移动。

陶瓷纤维编织层外侧还包覆玻璃纤维编织层和陶瓷纤维编织层,使得耐高温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