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0840发布日期:2019-12-11 00:2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卡缘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卡缘连接器用于各种系统应用。例如,卡缘连接器通常安装至主电路板。卡缘连接器包括卡槽,以接收卡缘,例如可插拔模块的电路卡。然而,已知的卡缘连接器具有缺点。例如,卡缘连接器通常设计为用于支撑可插拔模块。卡缘连接器在与可插拔模块配合期间或与可插拔模块配合时受到应力和应变,这可能损坏或破坏卡缘连接器的触头与主电路板之间的焊接连接。另外,卡缘连接器在配合和解除配合时在不正确地装载或卸载可插拔模块期间易受损坏。例如,如果电路卡的边缘以一定角度装载到卡槽中,则可能损坏触头。另外,对卡槽中电路卡的未对准的校准可能导致触头的进一步损坏。

仍然需要一种卡缘连接器组件,其可以以可靠的方式与可插拔模块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配置为在配合方向上接收可插拔模块的卡槽。外壳将触头保持在卡槽中以电连接至可插拔模块并电连接至主电路板。卡缘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主体的引导盖,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端壁、与第一端壁相对的第二端壁、以及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的第一侧壁。主体限定中心腔,其接收卡缘连接器的外壳且配置为接收可插拔模块。引导盖具有在中心腔与第一端壁之间的第一对准通道、和在中心腔与第二端壁之间的第二对准通道。第一对准通道和第二对准通道配置为在卡槽接收可插拔模块之前接收可插拔模块的对准柱。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前透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可插拔模块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电气系统100的透视图,示出了准备与卡缘连接器106(如图2-4所示)配合的可插拔模块104。卡缘连接器106安装到主电路板11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106是直角卡缘连接器,其中卡缘连接器106的配合端和安装端正交定向,使得可插拔模块104平行于主电路板110配合。然而,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电气系统100可以具有不同取向的部件,例如处于垂直取向,其中部件在正交于主电路板110的垂直方向上配合。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卡缘连接器。

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包括卡缘连接器106、引导框架112、以及安装在卡缘连接器106和引导框架112上方的引导盖114。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包括与卡缘连接器106配合的可插拔模块104。引导框架112用于引导可插拔模块104与卡缘连接器106的配合和解除配合。引导盖114用于引导可插拔模块104与引导框架112和卡缘连接器106的配合和解除配合。引导盖114提供可插拔模块104的初始对准,例如使可插拔模块104与引导框架112和卡缘连接器106摆好姿势。引导盖114可提供粗对齐,而引导框架112可提供精细对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来自可插拔模块104的配合和使用的应力和应变可以通过引导盖114传递到主电路板110。由此,引导盖114可以减小卡缘连接器106上的应力和应变。例如,可插拔模块104上的扭转载荷,例如来自可插拔模块104的电缆的扭转载荷,可以被传递到引导盖114而不是卡缘连接器106。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前透视图,示出了卡缘连接器106。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分解图。图4是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截面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106包括具有卡槽118的外壳116。外壳116将多个触头120保持在卡槽118中,用于与可插拔模块104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120在卡槽118的相对侧上布置成两行,用于电连接到可插拔模块104的相对侧。卡缘连接器106配置为安装到主电路板110,例如通过将卡缘连接器106的触头120焊接到主电路板110;然而,触头120可以通过其他工艺附接,例如压配合触头、弹簧梁触头等。

外壳116包括第一端壁122、和与第一端壁122相对的第二端壁124。外壳116包括第一侧壁126、和与第一侧壁126相对的第二侧壁128。侧壁126、128在端壁122、124之间延伸。在各种实施例中,外壳116可以定向成使得第一侧壁126是顶壁而第二侧壁128是底壁。卡槽118限定在侧壁126、128之间。触头120沿第一侧壁126和第二侧壁128布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壳116在前部130和后部132之间延伸。卡槽118在前部130敞开以接收可插拔模块104。前部130限定卡缘连接器106的配合端,以在配合方向上接收可插拔模块104,例如平行于主电路板110的配合方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106相对于主电路板110定向,使得第二侧壁128面向主电路板110。第二侧壁限定卡缘连接器106的安装端。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取向是可能的,例如后部132限定安装端。

引导框架112用于引导可插拔模块104与卡缘连接器106的配合。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框架112与外壳116分离且分立。替代地,引导框架112可以是外壳116的一体部分。例如,引导框架112可以与外壳116一起模制成一体的整体结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框架112是冲压成形结构,其尺寸和形状设计成围绕外壳116的外部装配。在替代实施例中,引导框架112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制造,例如作为模制件。

引导框架112包括限定腔134的壁,所述腔134接收外壳116。引导框架112的壁在前部136和后部138之间延伸。可选地,前部136可以在外壳116的前部130的前方。例如,引导框架112可以定位在外壳116的前方,以在可插拔模块104与外壳116和/或触头120相互作用之前与可插拔模块104相互作用。由此,引导框架112用于在可插拔模块104接合外壳116和/或触头120之前相对于外壳116和/或触头120定向可插拔模块10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框架112包括在前部136处的引入表面140,用于在配合期间的聚集(gatherability)和对准。引导框架112可用于相对于外壳116将可插拔模块104侧对侧和/或端对端定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框架112包括第一端壁142、和与第一端壁142相对的第二端壁144。引导框架112包括在第一端壁142和第二端壁144之间延伸的第一侧壁146。引导框架112可包括与第一侧壁146相对的第二侧壁148。第二侧壁148可以位于外壳116的前方和/或可以位于外壳116和主电路板110之间。在各种实施例中,引导框架112可以定向成使得第一侧壁146是顶壁而第二侧壁148是底壁。

第一侧壁146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特征150,其配置为接合可插拔模块104以引导可插拔模块104与卡缘连接器106的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48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引导特征15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引导特征150包括轨道152。侧壁146可以是阶梯状的以限定轨道152。轨道152可以通向腔134以接收可插拔模块104的部分。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引导特征150,例如柱、轨部、凸片、通道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框架112直接安装到主电路板110。例如,引导框架112包括联接到主电路板110的安装特征15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特征154是从第一端壁142和第二端壁144延伸的销。安装特征154可以是压配合到主电路板110中的顺应销。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安装特征154可以是焊接销,其配置为焊接到主电路板110的垫或通孔。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例如夹子、紧固件等。将引导框架112单独地安装到主电路板110,在可插拔模块104的配合或使用期间,应力和应变可以被传递到主电路板110而不是被传递到外壳116,这可以保护触头120免于损坏。

引导框架112包括定位特征156,用于相对于外壳116定位引导框架112。例如,引导特征可包括槽、凸片、闩锁等,其与外壳116的互补特征相互作用,以相对于外壳116定位引导框架112。

在各种实施例中,引导盖114包括独立于卡缘连接器112和引导框架112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基部200,使得引导盖114自支撑或者以其他方式不被卡缘连接器106支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盖114包括用于支撑可插拔模块104的支撑构件,例如在卡缘连接器106的相对端处的第一支撑梁202和第二支撑梁204。引导盖114减轻卡缘连接器106上的来自可插拔模块104的应力或应变,例如来自可插拔模块104的移动。支撑梁202、204将来自可插拔模块104的应力或应变传递到基部200中,并且因此传递到与卡缘连接器106分开的主机电路板110中,以减轻卡缘连接器106上的应力或应变。

引导盖114包括支撑梁202、204之间的主体2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梁202、204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特征,用于将引导盖114安装到主电路板110。安装特征可包括开口和/或安装硬件,例如紧固件。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例如螺纹开口、柱、倒钩、焊接特征等。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206位于卡缘连接器106上方,使得主体206和支撑梁202、204围绕卡缘连接器10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206连接支撑梁202、204,使得引导盖114是单个整体结构。主体206包括中心腔208,其接收和/或围绕外壳116和引导框架112。中心腔208在配合期间接收可插拔模块104。引导盖114引导可插拔模块104与卡缘连接器106的配合。

支撑梁202、204包括限定中心腔208的内端210。内端210面向卡缘连接器106和/或引导框架112,并且可以接合卡缘连接器106和/或引导框架112以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06定位引导盖114。内端210限定定位表面,用于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06和/或引导框架112定位引导盖114。内端210可以是用于接合和定位卡缘连接器106的各种互补表面的垂直表面、成角度的表面和/或肩表面。

主体206包括多个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壁包括第一端壁220、与第一端壁220相对的第二端壁222、以及在端壁220、222之间延伸的第一侧壁224。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主体206可包括与第一侧壁224相对的第二侧壁(未示出)。支撑梁202、204分别位于第一端壁220和第二端壁222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24比第一端壁220和第二端壁222宽。主体206包括前部230和后部232。可选地,支撑梁202、204在第一侧壁224处在前部230的前方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心腔208在前部230处敞开,并且可以在后部232处敞开。可插拔模块104配置为通过前部230装载到引导盖114中。在替代实施例中,主体206可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包括额外的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盖114包括在中心腔208和第一端壁220之间的第一对准通道240、以及在中心腔208和第二端壁222之间的第二对准通道242。第一对准通道240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02中,第二对准通道242设置在第二支撑梁204中。对准通道240、242配置为接收可插拔模块104的对应的对准柱,以使可插拔模块104与卡缘连接器106对准。对准通道240、242在前部230处敞开,以接收可插拔模块104的对准柱。对准通道240、242配置为在卡槽118接收可插拔模块104之前接收可插拔模块104的对准柱。对准通道240、242提供可插拔模块104的初始对准,例如使可插拔模块104与引导框架112和卡缘连接器106摆好姿势。

对准通道240、242由对准壁244限定。对准壁244可以接合可插拔模块104并相对于引导盖114定位可插拔模块10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通道240、242包括在前部230处的引入端口246,以将可插拔模块104引导到对准通道240、242中。对准通道240、242包括在后部232处的定位轨道248,以将可插拔模块104定位在对准通道240、242中,以定位可插拔模块104用于与卡缘连接器106中的引导框架112配合。定位轨道248相对于引入端口246具有不同的尺寸和/或形状。定位轨道248提供比引入端口246更严格或更精细的定位。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轨道248由延伸到对准通道240、242中的轨部250限定。轨部250配置为接合可插拔模块104,以相对于引导盖114定位可插拔模块104。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在对准通道240、242中提供其他类型的引导特征。可以对轨部250进行倒角以减少阻力(binding)并沿着轨部250引导可插拔模块104。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盖114包括在第一侧壁224中的凹部260,其接收引导框架112的部分。凹部260可以接收引导框架112的引导轨道152。第一侧壁224的面向中心腔208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与引导框架112的第一侧壁146的外表面互补的形状。第一侧壁224的内表面可以接合第一侧壁146的外表面。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插拔模块104的透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可插拔模块是带电缆的可插拔模块,其具有从可插拔模块104的电缆端或后部164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电缆162;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可插拔模块,例如不带电缆的可插拔模块。可插拔模块104包括插头本体166,其在可插拔模块104的配合端或前部168处保持插头卡170,例如电路卡。插头卡170可以在插头本体166的前方延伸一段距离,以便装载到卡缘连接器106(如图2中所示)中。电缆162端接至插头卡170,例如通过焊接到插头卡170。可选地,插头本体166可以包覆模制在插头卡170和电缆162上。

插头卡170在配合端168处具有卡缘172,其配置为装载到卡缘连接器106中。可插拔模块104在卡缘172处具有多个插头触头174,其配置为电连接到卡缘连接器106。插头触头174可以是限定插头卡170的电路卡上的垫或迹线。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插头触头174。可选地,可插拔模块104可以包括插头卡170上的一个或多个电气部件(未示出),例如存储器、处理器或其他类型的电气部件。电气部件电连接到对应的插头触头174。可插拔模块104包括在插头触头174、电气部件和电缆162之间传输数据和/或电力的各种电路。可插拔模块1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热沉,用于从可插拔模块104散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插拔模块104包括形成插头本体166的主要部分的毂部(hub)176。

毂部176围绕插头卡17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毂部176包括用于引导与引导框架112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引导肋178。例如,引导肋178可以平行于配合方向延伸并且配置为接收在引导框架112的轨道152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在毂部176上提供其他类型的引导特征。

毂部176在第一端180和第二端182之间延伸。可插拔模块104在第一端180和第二端182之间具有第一侧184和第二侧186(如图1所示)。侧面184、186宽于端部180、18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肋178沿第一侧184延伸。可插拔模块104包括在第一侧184和/或第二侧186处的闩锁特征188,用于将可插拔模块104固定在卡缘连接器组件102中。

可插拔模块104包括在毂部176的第一端180的外侧的第一对准柱190和在毂部176的第二端182的外侧的第二对准柱192。第一对准柱190和第二对准柱192侧接毂部176的相对端180、182。每个对准柱190、192在基部194和远端196之间延伸。基部194从毂部176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远端196在毂部176的前部的前方。由此,对准柱190、192配置为在毂部176接合引导盖114之前接合引导盖11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远端196在插头卡170的卡缘172的前方。由此,对准柱190、192配置为插头卡170接合引导盖114之前接合引导盖114。

对准柱190,192可以具有适当的形状,以装载到引导盖114的对准通道240、242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准柱190、192是十字形的;然而,对准柱190、192在替代实施例中可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对准柱190、192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具有其他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对准柱190、192包括肋198,肋198用于将对准柱190、192在引导盖114的对准通道240、242内定向。肋198形成十字形的对准柱190、192。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部分地装载到引导盖114中的可插拔模块104。在配合和解除配合期间,引导盖114用于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06定向可插拔模块104,并引导配合方向上的配合和相反方向上的解除配合。

对准柱190、192被接收在对准通道240、242中以引导配合和解除配合。对准柱190、192相对于引导框架112居中毂部176。由此,毂部176可以接收在引导框架112的腔134中。在插头卡170接收在卡槽118中之前,对准柱190、192接收在对准通道240、242中。对准柱190、192和对准通道240、242配合以使插头卡170相对于卡槽118居中。对准柱190、192和对准通道240,242配合以使卡缘172相对于外壳116摆好姿势,以确保卡缘172平行于外壳116的前部130。对准柱190、192和对准通道240、242确保插头卡170直线装载到卡槽118中,而不是以一定角度装载并将插头卡170扭转或旋转到外壳116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柱190、192在插头卡170的卡缘172的前方延伸,使得在将插头卡170装载到引导盖114中之前将对准柱190、192装载到引导盖114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可插拔模块104装载到引导框架112和/或外壳116中之前,支撑梁202、204在外壳116的前方延伸以与对准柱190、192相互作用。对准柱190、192在插头卡170的外侧,以便不干涉插头卡170与外壳116的配合。对准通道240、242在外壳116的外侧,以便不干涉插头卡170与外壳116的配合。引入端口246位于定位轨道248的前方,以将对准柱190、192引导到定位轨道248中。对准柱190、192的肋198(如图4所示)接收在定位轨道248中。例如,肋198可以接收在轨部250之间。肋198接合轨部250以抵抗可插拔模块104相对于引导盖114的扭转载荷或旋转,例如当拉动可插拔模块104的电缆时。对准柱190、192的外边缘可以与对准通道240、242的内壁接合,以抵抗可插拔模块104相对于引导盖114的扭转载荷或旋转。对准柱190、192是长对准特征,以抵抗可插拔模块104相对于引导盖114的扭转载荷或旋转。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透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具有垂直取向而不是图1中所示的直角取向,并且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卡缘连接器106垂直定向,使得可插拔模块104配置为在正交于主电路板110的向下方向上配合。

引导框架112和引导盖114被略微修改,以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06在垂直取向上安装到主电路板110。例如,引导框架112的安装特征154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和/或取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盖114包括与第一侧壁224相对的第二侧壁226。引导盖114包括在后部232处的安装特征228,例如凸缘,用于安装到主电路板110。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分解图。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的前透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具有类似于图7中所示实施例的垂直取向。图8和9中所示的引导盖114可以是改型的,用于安装到引导框架112和卡缘连接器106上,而不是单独地安装到主电路板110上,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24和第二侧壁226包括闩锁234,其配置为将引导盖114直接闩锁地联接到引导框架112。引导框架112的安装特征154接收在引导盖114中的槽236中,以相对于引导框架112和卡缘连接器106定位引导盖1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