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节能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4897发布日期:2019-08-06 22:5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节能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器、自动化领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继电器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人工智能中的基础元器件,全球每年大概需要200亿只继电器,安装每个继电器1瓦计算,就要消耗近2000度电力。从现有普通电磁继电器原理可以看出,要想让继电器工作必须有电流流过线圈,且要始终在线圈中保持有电流流过,才能维持其触点闭合工作状态。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新型的继电器,其触点开、合状态平时由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磁保持继电器要实现复位需要加反向电压,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也无法代替普通的继电器使用。

因此,开发一种工作时不需要维持电流的普通的继电器,具有巨大的环保和经济价值,也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继电器,来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一种多功能节能继电器,其原理是在继电器触点需要闭合(或打开)的瞬间才需要消耗电力,在继电器触点闭合(或打开)后不再需要维持电流,由机械结构维持其工作触点的闭合(或打开)状态,当工作中的继电器(线圈)断开电源时,其工作触点可以恢复到无电自由状态,从而实现与现有普通继电器一样的功能,同时继电器还具有磁保持继电器的功能。

根据上述原理,一种多功能节能继电器,是驱动线圈、传动机构和复位电路组成;其中传动机构由推拉杆、限位销、旋转轴、压紧弹簧、动触点(含簧片)、支撑轴和永磁铁组成,永磁铁安装在推拉杆的一端,传动机构采用跷跷板的过死点压紧原理(类似墙壁开关原理),当推拉杆一端安装的永磁铁收到继电器线圈推力(或拉力)时,推拉杆会围绕旋转轴发生旋转,推动压紧弹簧和动触点围绕支持轴发生旋转,并越过死点在弹簧压缩下实现动触点自锁,并内置复位电路,断电时实现自动复位功能。复位电路由电阻、二极管和三级管(pnp型)组成,三极管基极b接电阻后接复位电容负极、电容正极接继电器线圈电流输出端,三极管集电极c极接电容负极、三极管发射极e接继电器线圈正极端、三极管b-e管脚间正向接二极管。

优选地,从继电器线圈输出端可以引出一个管脚,用来实现磁保持继电器功能。

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推拉杆为非等臂杠杆,中间开有旋转孔,安装在旋转轴上,一端开有条装限位孔,可以防止过度移动,另一端装有永磁铁。

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动触点(簧片)为w型结构,并支撑在支撑轴上。

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旋转轴-支撑轴心连线,与旋转轴-限位销心连线夹角为非直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原理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常闭点工作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常开点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一种多功能节能继电器实例如下:

实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节能继电器,是由壳体1、复位电容2、限位销4、旋转轴5、线圈6、永磁铁7、推拉杆8、压紧弹簧9、支撑轴10、动触点11、三极管12、常开触点13、常闭触点14,以及电阻r1、二极管d1,及公共触点com组成的;壳体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中复位电容2、限位销4、旋转轴5、线圈6、支撑轴10、静触点13、14,都固定壳体1内部;其中推拉杆8一端开有条形限位孔3,并装在限位销4上,推拉杆8中间有孔并装在旋转轴5上,另一端装有永磁铁7,永磁铁7靠近继电器线圈6,并受到线圈6的推力或拉力作用。在推拉杆8的中部凸起处安装有压紧弹簧9,压紧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w型动触点11的凸起上面,w型动触点11的下面安装在支撑轴10上,并可绕支撑轴10转动,w型动触点通过软线连接到公共触点com上;支撑轴10的垂线与旋转轴5的垂线不重合,而是向常开触点13一侧有稍微偏移,用来保证常闭点14在初始状态时为闭合状态。

如图1所示,复位电路由电容器2、二极管d1和三级管12(pnp型)、电阻r1组成;复位电容2的正极接线圈6的1脚(负极),电容2的负极接三极管12的集电极c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12的基极b,二极管d1的正极接三极管12的基极b后接电源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三极管12的发射极e后接到继电器线圈6的2脚(正极),从继电器线圈6的1脚(负极)接出一个管脚k,用来实现类似磁保持继电器的功能。

如图1所示,当继电器没有外接电源时,线圈6不带电,w型动触点11在压缩弹簧9的压力下,绕支撑轴10向右侧旋转和滑动,促使动触点11与常闭触点14闭合,并在压缩弹簧9的压力下一直保持闭合状态,形成图2的常闭点工作状态。

如图2所示,当给继电器线圈加直流电源时,三极管12基极b处于高电平,三极管12不导通,电流会沿着二极管d1流入到继电器线圈6,并给复位电容2充电,流过继电器线圈6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推动永磁铁7和推拉杆8绕旋转轴5一起顺时针旋转移动,从而带动压紧弹簧9和动触点11向左侧滑动,并在压紧弹簧9的压力作用下常开触点13一直保持闭合状态,形成图3的工作状态;适当选取复位电容2的容量大小,可以让常开触点13闭合后完成充电,继电器线圈6两端不再有电压差,没有电流流过,节约电力。

如图3所述,当断开继电器外接电源时,复位电容器2相当于一个电池,由于加在三极管12基极b通过电阻r1接地,基极b的电压变为低电位,而三极管12的发射极e为高电位,三极管12管脚c-e间变为导通状态,储存在复位电容器2的电荷会从继电器线圈6的1脚(负极)流向2脚(正极),从而产生与充电时相反的磁场,吸引永磁铁7沿逆时针旋转移动,从而带动压紧弹簧9和动触点11绕支撑轴10向右移动和旋转,常闭触点14闭合,返回到如图2的初始状态,

如图2所示,当继电器外接电源负极、正极分别接在继电器的k极和正极上时,继电器常开触点13可以正常闭合,但由于复位电容器2没有充电,当断开继电器电源时常开触点13仍然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继电器相当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功能。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原理的一种应用情况,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仅仅改变元器件结构、触点数量、外形、材质、安装方式、尺寸,移动方式等参数,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