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6750发布日期:2019-09-06 23:0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和电脑已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和电脑会对人眼造成较强刺激,带来诸如干眼症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消除手机和电脑的显示屏对人眼负面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去除蓝光。但现有的去除蓝光的手段会因为去除了高能量的蓝光而影响到画质,并且去除蓝光的工艺较为复杂、价格较高昂,同时其实际效果也比较不理想,一般吸收的蓝光为总体的20%左右,不能完全防止蓝光进入人眼。

由于无法通过完全防止蓝光进入人眼,手机和电脑的显示屏对人眼将负面影响,使用户极易产生眼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缓解用户的眼疲劳。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每一所述像素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片;

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用于发射可见光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和用于发射远红外光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

存在至少部分所述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包括可见光发光材料层,所述可见光发光材料层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侧,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所述可见光发光材料层发射可见光;

每一所述远红外发光二极管包括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所述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侧,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所述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发射远红外光。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为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射蓝光。

可选地,多个所述可见光发光材料层包括红光发光材料层和绿光发光材料层,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所述红光发光材料层发射红光,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所述绿光发光材料层发射绿光。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射紫外光。

可选地,多个所述可见光发光材料层包括红光发光材料层、绿光发光材料层和蓝光发光材料层,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所述红光发光材料层发射红光,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所述绿光发光材料层发射绿光,所述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层发射蓝光。

可选地,每一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为所述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分别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为所述远红外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排列成一排;或者,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排列成2×2的矩阵。

可选地,所述可见光发光材料层包括荧光发光材料层或者量子点发光材料层;

所述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包括荧光发光材料层或者量子点发光材料层。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远红外发光二极管,远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远红外光对于缓解视疲劳、促进血液流动有着明显作用。远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长例如可以大于4μm且小于14μm。波长处于4um-14um的远红外光被称为“生命之光”,因其能被人体吸收,引起人体内分子振动,产生热反应,从而提高皮下组织温度、促进皮下微血管的扩张、加速血液的流动,进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以实现缓解用户的眼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像素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像素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像素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2和图3,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100,每一像素10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10,发光二极管110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片10。多个发光二极管110包括用于发射可见光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111和用于发射远红外光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12。存在至少部分可见光发光二极管111包括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位于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出光侧,发光二极管芯片10照射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发射可见光。每一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12包括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位于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出光侧,发光二极管芯片10照射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发射远红外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部分可见光发光二极管111包括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另一部分可见光发光二极管111不包括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有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111均包括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远红外发光二极管,远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的远红外光对于缓解视疲劳、促进血液流动有着明显作用。远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长例如可以大于4μm且小于14μm。波长处于4um-14um的远红外光被称为“生命之光”,因其能被人体吸收,引起人体内分子振动,产生热反应,从而提高皮下组织温度、促进皮下微血管的扩张、加速血液的流动,进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以实现缓解用户的眼疲劳。

可选地,参考图2和图3,每一像素100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和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为可见光发光二极管111,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分别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为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12,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发射远红外光。图2中以一个像素100包括4个发光二极管11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像素100还可以包括少于4个发光二极管110或者多于4个发光二极管110,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参考图2,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和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排列成2×2的矩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像素100中的4个发光二极管110还可以具有其他的排列方式。

可选地,参考图3,发光二极管芯片10为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射蓝光。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发射可见光,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发射远红外光。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10为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射蓝光,因此无需在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侧设置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节省了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可选地,参考图3,多个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包括红光发光材料层21和绿光发光材料层22(图3中以2个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进行示意),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红光发光材料层21发射红光,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绿光发光材料层22发射绿光。

示例性地,参考图3,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包括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红光发光材料层21。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包括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绿光发光材料层22。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包括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包括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发光二极管芯片10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射紫外光。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发射可见光,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发射远红外光。

可选地,参考图4,多个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包括红光发光材料层21、绿光发光材料层22和蓝光发光材料层23(图4中以3个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进行示意),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红光发光材料层21发射红光,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绿光发光材料层22发射绿光,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蓝光发光材料层23发射蓝光。

示例性地,参考图4,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包括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红光发光材料层21。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包括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绿光发光材料层22。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包括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蓝光发光材料层23。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包括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和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

可选地,参考图3和图4,可见光发光材料层20包括荧光发光材料层或者量子点发光材料层。远红外光发光材料层30包括荧光发光材料层或者量子点发光材料层。荧光发光材料层包括荧光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材料层包括量子点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材料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以及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

可选地,参考图3和图4,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40,驱动电路40与发光二极管110一一对应电连接。驱动电路40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栅极、源极、漏极和半导体层,驱动电路40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者漏极可以与发光二极管110电连接。驱动电路40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110的发光状态。

示例性地,参考图3和图4,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与一个驱动电路40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与一个驱动电路40电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与一个驱动电路40电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与一个驱动电路40电连接。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发光二极管110可以采用有源的方式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发光二极管110可以通过倒装焊的方式与驱动电路40电连接,从而增加发光二极管110与驱动电路40的连接牢固性。

可选地,参考图2、图3和图4,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50,基板50用于承载多个发光二极管110。发光二极管110可以位于基板50与驱动电路40之间。

图5为图1中所示像素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第一发光二极管1111、第二发光二极管1112、第三发光二极管1113和第四发光二极管1114排列成一排。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像素100中多个发光二极管110的排布方式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200,其可以为如图6中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