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天线及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5268发布日期:2019-12-06 20:47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手机天线及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天线及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手机外观的审美诉求越来越高。例如:高屏占比的全面屏、异型屏逐渐成为引领大众的潮流时尚。各终端厂商致力于减小手机的“额头”和“下巴”以追求较高的屏占比,这导致天线净空区越来越小,以及手握的影响,使得天线环境越来越差。

并且传统技术中手机天线的多个天线分支之间存在信号互相干扰,使天线分支之间的耦合效果差,回波损耗小,导致信号辐射性能较差。如何设计出信号辐射性能良好的手机天线以保证良好的通信性能,并降低手机天线成本,是移动终端天线设计领域需要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传统技术中手机天线净空环境差、信号辐射性能差、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天线及手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分支,设置在手机的边框上,且从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纵向侧面;第二天线分支,设置在手机的边框上与所述第一天线相对布设,且从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纵向侧面;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和所述第二天线分支之间形成有一缝隙,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和所述第二天线分支均为连续的导电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分布在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天线分支分布在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上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分布在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的长度占第一天线分支和第二天线分支分布在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总长度的55%--65%,第二天线分支占35%--45%。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分布在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的长度占第一天线分支和第二天线分支分布在所述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总长度的3/5,第二天线分支占2/5。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和所述第二天线分支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的部分覆盖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的整个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与电连接第一天线调谐系统的第一调谐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天线分支与电连接反馈系统的馈点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调谐连接片和所述馈点连接片设置在手机屏幕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馈点连接片靠近所述缝隙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与所述第一调谐连接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天线分支与所述馈点连接片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天线分支与电连接第二天线调谐系统的第二调谐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调谐连接片靠近所述第二纵向侧面设置且位于手机屏幕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谐连接片到所述馈点连接片的距离为15-25mm。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谐连接片到所述第二纵向侧面的距离为6-12mm。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包括第一子天线、第二子天线和第一调谐连接片,所述第一子天线和第二子天线相互间隔形成一断口,所述第一子天线从所述断口处延伸至第一纵向侧面,所述第二子天线从所述断口从延伸至所述缝隙处,所述第一子天线和第二天线分支相对于所述第二子天线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调谐连接片在断口处连接所述第一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子天线使所述第一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子天线形成一整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谐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子天线、所述第二子天线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子天线、所述第二子天线和所述第一调谐连接片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天线分支与电连接反馈系统的馈点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调谐连接片和所述馈点连接片设置在手机屏幕的下方,所述馈点连接片靠近所述缝隙设置。

可选的,所述断口的间隔宽度与所述缝隙的间隔宽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缝隙的间隔宽度为0.5—1.2mm。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和第二天线分支呈l型,且所述第一天线分支和所述第二天线分支面对面设置且分别与手机的外壳连接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分支的缝隙处设有第一耦合块,所述第二天线分支的缝隙处设有第二耦合块。

一种手机,包括机身和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前述的手机天线。

可选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一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位于于所述手机天线的第一调谐连接片和馈点连接片之间。

可选的,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手机天线的第一调谐连接片的左边,所述第一天线分支上设有用于安装usb接口的第一开孔。

可选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扬声器单元、耳机单元和麦克风单元,所述边框上设有对应安装所述扬声器单元、所述耳机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单元的第二开孔、第三开孔、第四开孔。

由前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手机天线设置在手机边框上,使得天线净空减小,手机的“下巴”减小。而第一天线分支与第二天线分支各自都是连续的导电结构,且第一天线分支与第二天线分支之间仅设有一个缝隙,使得第一天线分支与第二天线分支间的电磁耦合性能更好,有益于手机天线激励出更强的射频电磁场,提高手机天线的通信性能。

此外,第一天线分支与第二天线分支之间的缝隙的间隔宽度可以为0.5-1.2mm,都能达到更好的通信性能,特别是在缝隙为0.8—1.2mm时(例如1mm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降低,不仅提高了手机天线通信性能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本发明中的手机天线只需设有2个调谐系统,简化了电路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较小的净空内实现较好的自由空间性能,左右手握性能均衡,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本发明的天线全部为纯金属边框,无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等辅助走线,使用的连接器件较少,提高了天线的牢固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本发明手机天线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手机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手机天线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手机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2中手机天线在低频状态下的天线表面电流分布图;

图6是图2中手机天线在中频状态下的天线表面电流分布图;

图7是图2中手机天线在另一中频状态下的天线表面电流分布图;

图8是图2中手机天线在高频状态下的天线表面电流分布图;

图9是图2中手机天线在中频状态下的回波损耗图;

图10是图2中手机天线早高频状态下的回波损耗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手机;11、第一纵向侧面;12、第二纵向侧面;13、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4、边框顶部的横向侧面;2、手机天线;21、第一天线分支;211、第一开孔;212、第一调谐连接片;213、断口;214、第二开孔;215、第一子天线;216、第二子天线;22、第二天线分支;221、馈点连接片;222、第二调谐连接片;223、第三开孔;224、第四开孔;23、缝隙;24、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5、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6、usb接口;27、馈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1。

该手机1包括手机屏幕(图中未标出)、手机后壳(图中未示出)及手机边框。手机边框设置在手机后壳的四周,手机边框和手机后壳形成一容置腔体,手机屏幕设置在该容置腔体中。手机边框包括位于边框顶部的横向侧面14、位于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分别位于边框左右两侧的第一纵向侧面11及第二纵向侧面12。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第一纵向侧面11及第二纵向侧面12上设有手机天线2,下面对手机天线2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该手机天线2包括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沿手机的边框相对设置,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之间设有缝隙23。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皆为连续的导电结构。此处,连续是指保持电流传导的连续性。连续的导电结构是指:在接通电流时,导电结构能够保持电的连续传导,而不会出现中断,在电的传导上,相当于一条连续的导线,在物理结构上,该连续的导电结构既可以是连续的一整条金属条或金属片,也可以是由断裂的金属条或金属片和在断裂处连接的金属连接片组成的结构。

第一天线分支21从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延伸至第一纵向侧面11,第一天线分支21大致呈l型。第一天线分支21的靠近第二天线分支22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手机边框的金属框相连接。具体的,第一天线分支21包括第一子天线215、第二子天线216和第一调谐连接片212。第一子天线215和第二子天线216相互间隔形成一断口213。

第一子天线215从断口213处延伸至第一纵向侧面11。第一子天线215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部分覆盖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整个宽度。第一子天线215分布在第一纵向侧面11上的长度d1为5-20mm(可参阅图2、4),第一子天线215分布在第一纵向侧面11的部分覆盖整个第一纵向侧面11。第一子天线215所在的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设有第二开孔214。第二开孔214用于将扬声器的声音从手机里传递出来,第二开孔214为并列设置的多个小孔。

第二子天线216从断口213处延伸至缝隙23处,第二子天线216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部分覆盖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整个宽度。第二子天线216上设有第一开孔211,第一开孔211用于安装usb接口26,第一开孔211位于第二子天线216的中心位置,第一开孔211的形状与usb接口26的形状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子天线216的缝隙23处设有第一耦合块,第一耦合块与第二子天线216一体成型,第一耦合块具有第一耦合面,第一耦合面为平面,第一耦合面与第一子天线216的邻近缝隙23处的端面齐平。

第一调谐连接片212位于断口213的内侧、手机屏幕的下方,第一调谐连接片212与馈点连接片221的横向距离d2为15-25mm。第一调谐连接片212在断口213处连接第一子天线215和第二子天线216,使第一子天线215和第二子天线216形成一整体。第一子天线215、第二子天线216和第一调谐连接片212可以是一体成型。使得第一子天线215、第二子天线216及第一调谐连接片213之间结构简单。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子天线215、第二子天线216及第一调谐连接片212连接起来,或者通过导电线将第一子天线215、第二子天线216及第一调谐连接片212连接起来。相比于传统的带有两个缝隙的手机天线,第一调谐连接片212将第一子天线215与第二自天线连接为一整体,使得第一子天线215与第二子天线216构成连续的导电结构,提高了第一天线分支21的导电性能,提高了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的电磁耦合性能,使得手机天线2激励出更强的射频电磁场,提高了手机天线2的通信性能。第一调谐连接片212经过镭雕处理,增加其导电性能和防氧化能力。

第一天线分支21通过第一调谐连接片212与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电连接。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设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位于第一开孔211与第二开孔214之间,以保证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的电磁耦合性能。第一开关用于控制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与第一天线分支21的电路通断。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位于第一天线分支21的上方,且位于手机1屏幕的下方。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是连接发射机/接收机与第一天线分支21的一种阻抗匹配网络,用于调节第一天线分支21的阻抗匹配,使得手机天线2在不同的频率上能够有较大的辐射功率。

第二天线分支22从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延伸至第二纵向侧面12,第二天线分支22大致呈l型。具体的,第二天线分支22的一部分设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邻近第二纵向侧面12的部分,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部分覆盖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整个宽度。第二天线分支21的另一部分设在第二纵向侧面12的下部分,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第二纵向侧面12的长度与第一子天线215分布在第一纵向侧面11上的长度相等,使得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第二纵向侧面12的部分与第一天线分支21分布在第一纵向侧面11上的部分关于手机1的中线d对称,达到对称美的效果。第二天线分支21分布在第二纵向侧面12的部分覆盖第二纵向侧面12的整个宽度。第二天线分支22设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部分与设在第二纵向侧面12的部分相连接形成为一个整体。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天线分支22的缝隙23处设有第二耦合块,第二耦合块与第二天线分支22一体成型。第二耦合块具有第二耦合面,第二耦合面为平面,第二耦合面与第二天线分支22的邻近缝隙23处的端面齐平。第二耦合面与第一耦合面面对面设置,增大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之间用于电磁耦合的面积,达到增强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的电磁耦合效果。

第二天线分支22所在的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上设有第三开孔223、第四开孔224。第三开孔223用于耳机插口,第三开孔223的形状为圆形,与耳机接头的形状相适配;第四开孔224用于麦克风获取外界的声音信号,第四开孔224为圆孔。

第二天线分支22所在的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上设有馈点连接片221,馈点连接片221靠近缝隙23处,以增强第二天线分支22与第一天线分支21的电磁耦合性能。馈点连接片2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可以是一体成型,馈点连接片221经过镭雕处理,增加其导电性能和防氧化能力。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馈点连接片22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再第二天线分支22上,或者通过导线将馈点连接片221连接在第二天线分支22上。馈点连接片221靠近缝隙23处,馈点连接片221位于手机1屏幕的下方。第二天线分支22通过馈点连接片221与馈电系统27电连接,馈电系统27位于第二天线分支22上方邻近缝隙23处,且位于手机1屏幕下方,馈电系统27用于给手机天线2提供电能。

第二天线分支22所在的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上设有第二调谐连接片222,第二调谐连接片222与第二天线分支22可以是一体成型,简化结构。第二调谐连接片222经过镭雕处理,增加其导电性能和防氧化能力。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谐连接片22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二天线分支22上,或者通过导线将第二调谐连接片222连接在第二天线分支22上。第二调谐连接片222位于手机屏幕的下方,第二调谐连接片222到第二纵向侧面12的横向距离d3为6-12mm。

第二天线分支22通过第二调谐连接片222与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电连接。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设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位于第三开孔223/第四开孔224与第二纵向侧面12之间,保证第二开关远离馈点连接片,保证第二天线分支22与第一天线分支21的电磁耦合性能。第二开关用于控制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与第二天线分支22的电路通断。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位于第二天线分支22的上方,且位于手机1屏幕的下方。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是连接发射机/接收机与第二天线分支22的一种阻抗匹配网络,用于调节第二天线分支22的阻抗匹配,使得手机天线2在不同的频率上能够有较大的辐射功率。

下面对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和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的工作机制作进一步说明。

当手机天线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为低频信号时,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连接电感,该电感优选值为5.6nh~22nh。请参阅图5,此时,电流主要集中于第一天线分支21上(在图5-图8中,黑点较密集表示电流较集中。此时,第一天线分支上分布着较密集的黑点),第一天线分支21侧的缝隙23辐射主要能量。在该模式下实现低频信号的发射或接收,并且具有良好的手握性能,即自由空间效率可达-10db,右手握效率可达-12db,左手握效率可达-11db。

当手机天线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为中频信号时,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连接电容,该电容的优选值为0.8pf~5pf。请参阅图6,此时,电流主要集中于第二天线分支22上(此时,第二天线分支上分布着较密集的黑点),第二天线分支22侧的缝隙23辐射主要能量。在该模式下实现中频信号的发射或接收,并且具有良好的手握性能,即自由空间效率可达-5db,右手握效率可达-10db,左手握效率可达-11db。

当手机天线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为另一中频信号时,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短路,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连接电容,该电容的优选值为0.8pf~5pf。请参阅图7,此时,电流主要集中于第一天线分支21及usb处(此时,第一天线分支的缝隙处分布着较密集的黑点),第一天线分支21侧的缝隙23辐射主要能量,在该模式下自由空间效率可达-5db,右手握效率可达-10db,左手握效率可达-11db。

当手机天线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为高频信号时,第二天线调谐系统25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天线调谐系统24处于关闭状态。请参阅图8,此时,电流主要集中于usb处(此时,usb接口处分布着较密集的黑点),usb和金属边框组成的缝隙23辐射主要能量。在该模式下实现另一中频信号的发射或接收,并且具有良好的手握性能,即自由空间效率可达-5db,右手握效率可达-10db,左手握效率可达-10db。

进一步的,第一天线分支21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长度大于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长度,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相对于缝隙23呈非对称分布。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分支21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长度占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总长度的55%--65%,相对应的,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长度占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总长度的45%--3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分支21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长度占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总长度的3/5,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的长度占第一天线分支21和第二天线分支22分布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总长度的2/5。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各天线分支呈对称分布时,各天线分支间电磁耦合性效果较差的情况。本发明的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呈非对称分布,第一天线分支21中的第一子天线215与第二子天线216通过第一调谐连接片212连接为一个连续的导电结构,使得整个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之间仅设有一个缝隙23。增强了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之间的电磁耦合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天线分支21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与第二天线分支22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之间形成一缝隙23。缝隙23用于激励射频电磁场,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具体的,缝隙23由第一天线分支21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上靠近缝隙23的端面与第二天线分支22在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13上靠近缝隙23的端面面对面设置而成。缝隙23的间隔宽度为0.5-1.2mm。在一实施例中,缝隙23的宽度为1±0.05mm。在传统技术中,手机边框上天线的多个天线分支彼此距离较远,且天线分支是不连续的导电结构,分支之间设有多个缝隙,天线分支之间的电磁耦合性能较差,需要设置较窄间隔的缝隙。本发明通过第一调谐连接片212将第一子天线215与第二子天线216连接为一个连续的导电结构,使得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之间直接可形成一个缝隙23,增强了第一天线分支21与第二天线分支22之间的电磁耦合性能,增强了手机天线2辐射的射频电磁场,提高了手机天线2的通信性能。而且该缝隙23的间隔宽度可以为0.5-1.2mm,特别是在0.8—1.2mm(例如1±0.05mm)时,对制造工艺的要求降低,节约了制造成本。

断口213与缝隙23对称的分布在第一开孔211的两侧,断口213的间隔宽度与缝隙23的间隔宽度一致,第一子天线215和第二天线分支22相对于第一开孔211对称分布,也即第一子天线215和第二天线分支22相对于第二子天线216对称分布,使得手机边框底部的横向侧面关于手机1的中线d对称性,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纵向侧面11可以为边框的左侧面,此时第二纵向侧面12为边框的右侧面。第一纵向侧面11也可以为边框的右侧面,此时第二纵向侧面12为边框的左侧面。在实际设计手机天线2时,根据手机1内部各个元件的关系布置第一天线分支21及第二天线分支22在手机1边框上的相对位置。

下面是对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手机天线产生的回波损耗与采用传统技术方案的手机天线产生的回波损耗的技术效果的对比分析。

回波损耗是指:电缆链路由于阻抗不匹配所产生的反射。电路中的阻抗匹配越合理,则反射的功率越小,输出的功率越大。回波损耗可以用rl来衡量,回波损耗的计算公式为:rl=10lg(pref/pin),其中:pref为反射功率,pin为输入功率。可以看出rl为负值,rl越小,回波损耗越小,反射功率越小,输入功率一定时,输出功率越大,辐射到空间的电磁波越强。

请参阅图9,在信号为中频模态时(1.5ghz到2.7ghz的范围),传统技术的手机天线上的回波损耗值的分布情况为:在1.5ghz到1.9ghz的范围,从-1.5db逐渐下降到-5db;在1.9ghz到2.2ghz的范围,从-5db逐渐上升到-2.8db;在2.2ghz到2.7ghz的范围,维持在-2.8db左右。

本发明的手机天线2上的回波损耗值的分布情况为:在1.5ghz到1.9ghz的范围,从-1.5db逐渐下降到-15db;在1.9ghz到2.2ghz的范围,从-15db逐渐上升到-3.3db;在2.2ghz到2.5ghz的范围,从-3.2db逐渐下降到-15db;在2.5ghz到2.7ghz的范围,从-15db逐渐上升到-2db。对上述分段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得出,在中频模态时,本发明的手机天线2的回波损耗(图中表示为虚线)明显低于传统技术中手机天线的回波损耗(图中表示为实线),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手机天线2的回波损耗,提高了手机天线2的辐射功率,提高了手机1的通信性能。

请参阅图10,在信号为高频模态时(2.3ghz到2.8ghz的范围),传统技术中的手机天线上的回波损耗值的分布情况为:在2.3ghz到2.8ghz的范围,从-1.8db逐渐下降到-5.2db。

本发明的手机天线2上的回波损耗值的分布情况为:在1.8ghz到2.5ghz的范围,从-1.8db逐渐上升到-2.4db;在2.5ghz到2.7ghz的范围,从-2.4db逐渐下降到-14db;在2.7ghz到2.8ghz的范围,从-14db逐渐上升到-5.2db。对上述分段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得出,在高频模态时,本发明的手机天线2的回波损耗明(图中表示为虚线)显低于采用传统技术的手机天线2的回波损耗(图中表示为实线)。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手机天线2的回波损耗,提高了手机天线2的辐射功率,提高了手机1的通信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分支包括第一子天线215、第二子天线216和第一调谐连接片212,第一调谐连接片212连接第一子天线215和第二子天线216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分支本身可以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例如可以是一条连续的金属片或金属条,该第一天线分支从缝隙处连续延伸至第一纵向侧面。如此,第一天线分支和第二天线分支之间仅形成一个缝隙,避免多个缝隙导致的各分支之间电磁耦合效果变差及信号的互相干扰。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分支的长度长于第二天线分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分支和第二天线分支也可以等长,此种情况下,第一天线分支和第二天线分支之间的缝隙位于底部横向侧面的中心,第一天线分支和第二天线分支关于该缝隙对称布置。同时usb接口安装在手机的左边或右边,例如,安装在邻近第一纵向侧面处,避免安装在中间的缝隙处,减少usb接口对信号发射的影响。

本发明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各个天线分支相隔较远,且各个分支之间形成有多个缝隙。本发明的手机天线设在手机边框上,第一天线分支与第二天线分支之间相隔较近且仅设有一个缝隙,不仅使得天线净空减小,手机的“下巴”减小。而且第一天线分支与第二天线分支间的耦合性能更好,有益于手机天线激励出更强的射频电磁场,提高手机天线的通信性能。

第二,传统技术中的手机天线的每个缝隙的间隔宽度必须达到精度较高的0.7mm左右,需要较高的工艺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第一天线分支与第二天线分支之间的缝隙的间隔宽度可以为0.5-1.2mm,都能达到更好的通信性能,特别是在缝隙为0.8—1.2mm时(例如1mm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降低,不仅提高了手机天线通信性能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第三,传统技术中的手机天线需要设有3或4个调谐系统,本申请中的手机天线只需设有2个调谐系统,简化了电路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第四,本发明能够在较小的净空内实现较好的自由空间性能,左右手握性能均衡,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五,本发明的天线全部为纯金属边框,无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等辅助走线,使用的连接器件较少,提高了天线的牢固稳定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