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型换向器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2037发布日期:2019-11-13 01:4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槽型换向器铜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型换向器,具体涉及一种槽型换向器铜片。



背景技术:

槽型换向器包括塑料基体和在塑料基体的外圆作圆周均布的槽型换向片,槽型换向片除顶部外侧面设有焊线台阶,其余部分外侧面在同一平面即具有同样高度,这样一来,在槽型换向器制作的排片工序中,槽型换向片要一片片插接到排片塑料套内就会较为困难,即不能进行快速排片操作,进而影响槽型换向器的方便制作。另外,现有技术的槽型换向片,有通过对接冲片形成的,由于槽型换向片的外侧面在同一平面,所以要整体冲出槽型换向片的外侧面,刀具的长度要较长,因此容易造成冲制刀具的快速磨损和损坏,刀具使用寿命短。还有,现有技术的槽型换向片,其固定脚与主片体之间一般通过板条连接,当换向器没有加强环的设置,槽型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塑料基体间的结合点只有板条这一处,结合力不是很理想,所以难以保证与换向器的塑料基体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来提高槽型换向器的超速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排片操作,以方便槽型换向器的制作,同时保护冲制刀具不会快速磨损,又保证与换向器的塑料基体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以提高槽型换向器超速性能的槽型换向器铜片。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槽型换向器铜片,由外侧的主片体和内侧的固定脚连接组成,主片体的顶部外侧面设有焊线台阶,其特征在于: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向上连接斜面并通过斜面过渡到主片体的其它部分外侧面,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的高度低于主片体的其它部分外侧面。

所述固定脚的左右侧面与主片体的左右侧面具有相同方向的倾斜设计,固定脚的左右侧面设有至少两处的凹槽。

所述主片体的外侧面设有上下两处的半圆缺口,半圆缺口的深度不大于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与其它部分外侧面的高度差。

所述焊线台阶的左右侧面设有沿主片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缺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槽型换向器铜片,设计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高度低于主片体的其它部分外侧面高度,底部外侧面向上连接斜面并通过斜面过渡到主片体的其它部分外侧面,这样一来,槽型换向片起始插接到排片塑料套内的一端相当于设置了导入部,因此使插接操作就会变得简单轻松,实现槽型换向片的快速排片操作,进而方便了槽型换向器的制作。另外,主片体的外侧表面设有上下两处的半圆缺口,该两处半圆缺口将槽型换向片的外侧面分成三段,使刀具的长度变短,刀具强度增加,因此能够保护槽型换向片的冲制刀具不会快速磨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还有,槽型换向片内侧面的固定脚的左右侧面与主片体的左右侧面具有相同方向的倾斜设计,所以固定脚的左右侧面的长度可以较长,能够设置至少两处的凹槽而不是传统的一处,增加槽型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塑料基体间的结合力;同时焊线台阶的左右侧面设有竖向缺口,在焊线台阶部位增加槽型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塑料基体间的结合力;因此,本发明可保证与换向器的塑料基体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以提高槽型换向器的超速性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底部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槽型换向器铜片,由外侧的主片体1和内侧的固定脚11连接组成,主片体1的顶部外侧面设有焊线台阶2,主片体1的底部外侧面7向上连接斜面6并通过斜面6过渡到主片体1的其它部分外侧面,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7的高度低于主片体1的其它部分外侧面。所述固定脚11的左右侧面与主片体1的左右侧面具有相同方向的倾斜设计,固定脚11的左右侧面设有两处的凹槽5。所述主片体1的外侧面设有上下两处的半圆缺口4,半圆缺口4的深度等于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7与其它部分外侧面的高度差。所述焊线台阶2的左右侧面设有沿主片体1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缺口3。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槽型换向器铜片,由外侧的主片体和内侧的固定脚连接组成,主片体的顶部外侧面设有焊线台阶,其特征在于: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向上连接斜面并通过斜面过渡到主片体的其它部分外侧面,主片体的底部外侧面的高度低于主片体的其它部分外侧面。本发明可实现快速排片操作,以方便槽型换向器的制作,同时保护冲制刀具不会快速磨损,又保证与换向器的塑料基体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以提高槽型换向器的超速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喻洪权;陈炜炜;郑道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19.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