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6389发布日期:2020-01-18 03:2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时,驱动电流与电源电压有关,需要通过电源电压vdd供给驱动电流。考虑到电源电压vdd的走线存在阻抗,因而在电阻压降(irdrop)的作用下,像素单元获得的实际vdd电压要小于电源所供给的vdd电压,即vddpixel=vdd-ioled*rvdd。如图1所示,相比于显示面板的下端,显示面板的上端离电源电压vdd距离相对更远,电阻相对更大,因而该位置的电源电压vdd下降得更厉害,从而会产生显示面板上端暗、下端亮的情况,并且严重到影响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

如何有效解决显示面板所出现的上端暗、下端亮的问题并且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是显示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改变电源电压(vdd)信号的引入方式,采用不同位置同时提供vdd信号,以解决显示面板的压降问题,从而改善画面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第一走线,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且所述第一走线形成一闭合回路;多条第二走线,沿所述显示面板的纵向方向贯穿所述显示区,且所述多条第二走线均与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走线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产生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源端电压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走线提供至所述第二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走线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走线为源漏极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沿所述显示面板的纵向方向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三走线,所述第三走线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横向方向贯穿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三走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走线所输送的且自所述驱动芯片所产生的电源端电压信号,并传送至所述第二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为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走线为单条时,所述第三走线沿所述显示区的中轴线贯穿所述显示区。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走线为多条时,所述第三走线彼此等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走线通过过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走线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改变电源电压(vdd)信号的引入方式,采用不同位置同时提供vdd信号,以解决显示面板的压降问题,从而改善画面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线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下文论述的附图以及用来描述本发明公开的原理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可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中实施。将详细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此外,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术语仅用来描述特定实施方式,而并不意图显示本发明的概念。除非上下文中有明确不同的意义,否则,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涵盖复数形式的表达。在本发明说明书中,应理解,诸如“包括”、“具有”以及“含有”等术语意图说明存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揭示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或其组合的可能性,而并不意图排除可存在或可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或其组合的可能性。附图中的相同参考标号指代相同部分。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0、非显示区20、第一走线30、第二走线40以及驱动芯片50。

具体地,非显示区20位于显示区10的外围。

第一走线30设于非显示区20上,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30围绕显示区10形成以闭合回路,以实现第一走线30在显示面板1两端同时提供相同的vdd信号,从而能够减少由于单一从驱动芯片50端提供vdd信号造成压降,以降低影响显示面板1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其中,第一走线30为源漏极(sd)走线。

多条第二走线40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方向贯穿显示区10,且多条第二走线40均与第一走线30电连接。第二走线40用于给薄膜晶体管提供电压。

驱动芯片50设置在非显示区20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方向的一端,且与第一走线30电连接。驱动芯片50用于产生显示面板1的vdd信号,并通过第一走线30提供至第二走线40。

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第一线路30的设计,比现有技术中多了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设置的纵向sd走线320,这样会与原先沿显示面板1的横向设置且同一层的横向sd走线330发生短路,因此需要在交叉点处对绝缘层200采用cnt(contact)过孔310方式进行换线,使得位于交叉点的纵向sd走线320替换成不同层的金属走线100,以防止短路风险。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1,其包括显示区10、非显示区20、第一走线30、第二走线40、驱动芯片50以及第三走线60。

具体地,非显示区20位于显示区10的外围。

第一走线30设于非显示区20上,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30围绕显示区10形成以闭合回路。其中,第一走线30为源漏极(sd)走线。

多条第二走线40沿显示面板的纵向方向贯穿显示区10,且多条第二走线40均与第三走线60电连接。第二走线40用于给薄膜晶体管提供电压。

驱动芯片50设置在非显示区20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方向的一端,且与第一走线30电连接,驱动芯片50用于产生显示面板1的vdd信号。

第三走线60沿显示面板1的横向方向的中轴线贯穿显示区10,第三走线60分别与第一走线30和第二走线40电连接。第三走线60用于接收第一走线30所输送的且自驱动芯片50所产生的vdd信号,并传送至第二走线40。其中,第三走线60与第一走线30同层设置,第三走线60通过过孔结构与第二走线40连通。

通过第三走线60在显示面板1从中央位置同时向两端提供vdd信号,减少vdd信号途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减少压降,以降低影响显示面板1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第一线路30的设计,比现有技术多了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设置的纵向sd走线320,这样会与原先沿显示面板1的横向设置的且同一层的横向sd走线330发生短路,因此需要在交叉点处对绝缘层200采用cnt(contact)过孔310方式进行换线,使得位于交叉点的纵向sd走线320替换成不同层的金属走线100,以防止短路风险。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0、非显示区20、第一走线30、第二走线40、驱动芯片50以及第三走线60。

具体地,非显示区20位于显示区10的外围。

第一走线30设于非显示区20上,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30围绕显示区10形成以闭合回路。其中,第一走线30为源漏极(sd)走线。

多条第二走线40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方向贯穿显示区10,且多条第二走线40均与第三走线60电连接。第二走线40用于给薄膜晶体管提供电压。

驱动芯片50设置在非显示区20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方向的一端,且与第一走线30电连接,驱动芯片50用于产生显示面板1的vdd信号。

第三走线60沿显示面板1的横向方向贯穿显示区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走线60有3条,且彼此等距间隔设置。第三走线60分别与第一走线30和第二走线40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走线30所输送的且自驱动芯片50所产生的vdd信号,并传送至第二走线40。其中,第三走线60与第一走线30同层设置,第三走线60通过过孔结构与第二走线40连通。

通过第三走线60在显示面板1从三个位置同时向两端提供vdd信号,进一步减少vdd信号途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减少压降,以降低影响显示面板1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第一线路30的设计,比现有技术中多了沿显示面板1的纵向设置的纵向sd走线320,会与原先沿显示面板1的横向设置的且同一层的横向sd走线330发生短路,因此需要在交叉点处对绝缘层200采用cnt(contact)过孔310方式进行换线,使得位于交叉点的纵向sd走线320替换成不同层的金属走线100,以防止短路风险。而设置的3条第三走线60会压缩像素的尺寸空间,因此,需要对显示区10的相关线路做出对应修改。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1,以改善画面由于压降问题而造成亮度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改变电源电压(vdd)信号的引入方式,采用不同位置同时提供vdd信号,以解决显示面板的压降问题,从而改善画面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