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线生产系统及应用该设备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9195发布日期:2020-01-07 12:2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端子线生产系统及应用该设备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端子线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子线生产系统及应用该设备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端子线又称flexibleflatcable(ffc)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工厂在生产端子线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将作为原材料的电线通过剥皮机拨皮,然后将剥皮后的电线通过端子机对电线进行端部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电线通过绑线机将同组电线捆扎在一起,最后将接头扣上,即可完成对端子线的生产。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600215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端子线组装方法,用于分别把第一端子线及第二端子线组装至灯头端盖,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端子线及第二端子线分别放置于第一物料盘及所述第二物料盘;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物料盘和所述第二物料盘运动;所述第一端子线组装装置抓取所述第一端子线移位至所述第一灯头端盖组装工位;转盘转动,将所述灯头端盖旋转至所述第二端子线灯头端盖组装工位;所述第二端子线组装装置抓取所述第二端子线移位至所述第二灯头端盖组装工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端子线生产工艺,在批量生产端子线时,由于机器之间必然存在空隙,工作人员在将材料或半成品从一台机器转移到另一条机器时,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线生产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端子线生产系统,包括剥皮机、多个端子机和绑线机,剥皮机连接有多个第一传输带,每个第一传输带另一端均靠近对应的端子机设置;

每个端子机均连接有第二传输带,所有第二传输带另一端共同连接有分批装置,分批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靠近每个第二传输带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下料斗,下料斗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下料斗底部开设有出料口,进料口靠近传输带远离端子机一端,出料口的宽度等于电线的直径;

下料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斜板内开设有沿斜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机架对应斜板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传输带,第三传输带另一端靠近绑线机设置,斜板均冲向第三传输带设置,所有斜板靠近第三传输带一端沿第三传输带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剥皮机、端子机和绑线机共同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计数采集模块和比较控制模块;

所述计数采集模块连接剥皮机、端子机和绑线机,剥皮机、端子机和绑线机每完成一次加工就向计数采集模块进行一次计数,计数采集模块将接收到的计数信息传输给比较控制模块;

所述比较控制模块将剥皮机的计数信息、端子机的计数信息和绑线机的计数信息进行对比,当有任一计数信息超过其他任一计数信息时,比较控制模块控制超出的计数信息对应的剥皮机、端子机和绑线机停止工作,直至所有计数信息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将电线放到剥皮机上进行加工,剥皮机对电线进行剥皮裁切后,落下的电线会被第一传输带自动运输至端子机处,由端子机的操作人员将电线放入端子机内进行加工,加工好的电线会被第二传输带运输至分批设备处,分批设备将多个端子机加工的不同的电线通过斜板自动汇聚到一起,形成一组电线组,电线组落到第三传输带上,被第三传输带移动至绑线机处由绑线机的操作人员进行最后的自动化加工,中间过程无需人员运输,并且能够自动将不同的电线分成组,绑线机处的操作人员只需要将一组电线组直接放到绑线机上进行加工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减少次品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绑线机上放置有辅助块,辅助块上开设有多个配合电线的通槽,辅助块对应通槽一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绑线机处的操作人员需要将一组电线的一端对齐才能进行绑线,操作人员可以将电线组放到辅助块上,使电线嵌入通槽内,然后推动电线,使电线抵接于挡板上,即可快速完成对电线组的对齐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辅助块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凹槽便于操作人员用手抓我辅助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个下料斗靠近下料口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插接板,插接板能够覆盖下料口,插接板连接有驱动插接板在插接槽内滑移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组件带动插接板上下移动,使插接板能够断断续续地阻挡电线在下料斗内移动,避免有多根电线相互靠的太近以至于后续对电线分组时,使一组内同时出现了多根同一规格的电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斗靠近插接板位置处的安装壳,安装壳内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偏心轮,安装壳靠近偏心轮位置处滑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沿竖直方向滑动并且驱动杆底部伸出安装壳,插接板固定连接于驱动杆底部,驱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框,偏心轮位于驱动框内并且偏心轮抵接于驱动框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马达不断驱动偏心轮转动即可控制插接板上下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插接板底部开设有第一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圆角能够避免插接板损伤电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机架对应斜板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抬升气缸,两个抬升气缸的活塞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抬升板,抬升板对应每个斜板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拦截板,拦截板滑动连接于斜板上,并且拦截板能够覆盖通道的截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抬升气缸能够通过带动拦截板上下移动来使同一组通道内的电线最终能够同时落到第三传输带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拦截板伸入斜板一端开设有第二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圆角能够避免拦截板损伤电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端子线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端子线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长电线放入剥线机内,剥线机对长电线进行玻纤并裁切,同时控制系统对剥线机的剥线次数进行计数;

二、经剥线机处理后的电线落入第一传输带上,被第一传输带传输至端子机附近;

三、将电线从第一传输带转移至端子机处,端子机将五金头压至电线端,同时控制系统对端子机的压紧次数进行计数;

四、端子机将处理好的电线落到第二传输带上,第二传输带将电线传输至下料斗处,多个被端子机处理后的电线分别经过不同的下料斗落到第三传输带上形成一组电线组;

五、第三传输带将电线组传输至绑线机附近,绑线机将一组电线组捆成线束,完成端子线的制作,控制系统同时对绑线机的绑线次数进行计数;

六、控制系统实时对比记录的计数信息,当有计数超过其他任一计数时,控制对应的设备停止工作,直至所有计数信息全部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系统能够自动、稳定地运行,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五进一步分为以下步骤:

、工作人员将电线组放到辅助块上,并使每根电线均嵌入对应的通槽内,推动电线使所有电线均抵接于挡板上,然后将电线组与辅助块反扣在绑线机上,取走辅助块,绑线机对电线组进行绑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辅助块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组电线端部的对齐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作人员将电线放到剥皮机上进行加工,剥皮机对电线进行剥皮裁切后,落下的电线会被第一传输带自动运输至端子机处,由端子机的操作人员将电线放入端子机内进行加工,加工好的电线会被第二传输带运输至分批设备处,分批设备将多个端子机加工的不同的电线通过斜板自动汇聚到一起,形成一组电线组,电线组落到第三传输带上,被第三传输带移动至绑线机处由绑线机的操作人员进行最后的自动化加工,中间过程无需人员运输,并且能够自动将不同的电线分成组,绑线机处的操作人员只需要将一组电线组直接放到绑线机上进行加工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减少次品率;

2.绑线机处的操作人员需要将一组电线的一端对齐才能进行绑线,操作人员可以将电线组放到辅助块上,使电线嵌入通槽内,然后推动电线,使电线抵接于挡板上,即可快速完成对电线组的对齐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突出第二传输带、分批装置和第三传输带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突出分批装置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突出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突出辅助块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突出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中,1、剥皮机;2、第一传输带;3、端子机;4、第二传输带;5、分批装置;51、机架;52、下料斗;521、进料口;522、出料口;523、插接槽;5231、插接板;52311、第一圆角;524、驱动组件;5241、安装壳;5242、驱动马达;5243、偏心轮;5244、驱动框;5245、驱动杆;53、斜板;531、通道;532、抬升气缸;533、抬升板;534、拦截板;5341、第二圆角;6、第三传输带;7、绑线机;71、辅助块;711、通槽;712、挡板;713、凹槽;8、控制系统;81、计数采集模块;82、比较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端子线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剥皮机1、多个端子机3和绑线机7。剥皮机1连接有多个第一传输带2,每个第一传输带2另一端均靠近对应的端子机3设置。每个端子机3均连接有第二传输带4,所有第二传输带4另一端共同连接有分批装置5。分批装置5连接有第三传输带6,第三传输带6另一端靠近绑线机7设置。工作人员将电线放到剥皮机1上进行加工,剥皮机1对电线进行剥皮裁切后,落下的电线会被第一传输带2自动运输至端子机3处,由端子机3的操作人员将电线放入端子机3内进行加工,加工好的电线会被第二传输带4运输至分批设备处,分批设备将多个端子机3加工的不同的电线通过斜板53自动汇聚到一起,形成一组电线组,电线组落到第三传输带6上,被第三传输带6移动至绑线机7处由绑线机7的操作人员进行最后的自动化加工。

如图2和图3所示,分批装置5包括机架51,机架51靠近每个第二传输带4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下料斗52。下料斗5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斜板53,斜板53内开设有沿斜板53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道531。第三传输带6位于机架51对应斜板53底部位置处。斜板53均冲向第三传输带6设置,所有斜板53靠近第三传输带6一端沿第三传输带6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下料斗52顶部开设有进料口521,下料斗52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22,进料口521靠近传输带远离端子机3一端,出料口522的宽度等于电线的直径。电线由下料斗52的进料口521进入下料斗52,由出料口522离开下料斗52,电线被出料口522阻挡,保证进入通道531内的电线没有叠在一起的。

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下料斗52靠近下料口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接槽523,插接槽523内均滑动连接有插接板5231。插接板5231能够覆盖下料口。插接板5231连接有驱动组件524,驱动组件524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斗52靠近插接板5231位置处的安装壳5241。安装壳5241内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5242,驱动马达52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偏心轮5243。安装壳5241靠近偏心轮5243位置处滑动连接有驱动杆5245,驱动杆5245沿竖直方向滑动并且驱动杆5245底部伸出安装壳5241,插接板5231固定连接于驱动杆5245底部。驱动杆5245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框5244,偏心轮5243位于驱动框5244内并且偏心轮5243抵接于驱动框5244内侧。马达不断驱动偏心轮5243转动即可控制插接板5231上下移动,使插接板5231能够断断续续地阻挡电线在下料斗52内移动。避免有多根电线相互靠的太近以至于后续对电线分组时,使一组内同时出现了多根同一规格的电线。

如图5所示,插接板5231底部开设有第一圆角52311。第一圆角52311能够避免插接板5231损伤电线。

如图3和图6所示,机架51对应斜板53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抬升气缸532,两个抬升气缸532的活塞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抬升板533。抬升板533对应每个斜板53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拦截板534,拦截板534滑动连接于斜板53上,并且拦截板534能够覆盖通道531的截面。抬升气缸532能够通过带动拦截板534上下移动来使同一组通道531内的电线最终能够同时落到第三传输带6上。

如图6所示,拦截板534伸入斜板53一端开设有第二圆角5341。第二圆角5341能够避免拦截板534损伤电线。

如图2和图7所示,绑线机7上放置有辅助块71。辅助块71上开设有多个配合电线的通槽711,辅助块71对应通槽711一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712。辅助块71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凹槽713。操作人员可以将电线组放到辅助块71上,使电线嵌入通槽711内,然后推动电线,使电线抵接于挡板712上,即可快速完成对电线组的对齐工作。凹槽713便于操作人员用手抓我辅助块71。

如图8所示,剥皮机1、端子机3和绑线机7共同连接有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包括计数采集模块81和比较控制模块82。计数采集模块81连接剥皮机1、端子机3和绑线机7,剥皮机1、端子机3和绑线机7每完成一次加工就向计数采集模块81进行一次计数,计数采集模块81将接收到的计数信息传输给比较控制模块82。比较控制模块82将剥皮机1的计数信息、端子机3的计数信息和绑线机7的计数信息进行对比。当有任一计数信息超过其他任一计数信息时,比较控制模块82控制超出的计数信息对应的剥皮机1、端子机3和绑线机7停止工作,直至所有计数信息相同。控制系统8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减少次品率。

使用方式:工作人员将电线放到剥皮机1上进行加工,剥皮机1对电线进行剥皮裁切后。落下的电线会被第一传输带2自动运输至端子机3处,由端子机3的操作人员将电线放入端子机3内进行加工。加工好的电线会被第二传输带4运输至分批设备处,分批设备将多个端子机3加工的不同的电线通过斜板53自动汇聚到一起,形成一组电线组。电线组落到第三传输带6上,被第三传输带6移动至绑线机7处由绑线机7的操作人员进行最后的自动化加工。中间过程无需人员运输,并且能够自动将不同的电线分成组,绑线机7处的操作人员只需要将一组电线组直接放到绑线机7上进行加工即可。

实施例二:一种应用端子线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长电线放入剥线机内,剥线机对长电线进行玻纤并裁切,同时控制系统8对剥线机的剥线次数进行计数。

二、经剥线机处理后的电线落入第一传输带2上,被第一传输带2传输至端子机3附近。

三、将电线从第一传输带2转移至端子机3处,端子机3将五金头压至电线端,同时控制系统8对端子机3的压紧次数进行计数。

四、端子机3将处理好的电线落到第二传输带4上,第二传输带4将电线传输至下料斗52处,多个被端子机3处理后的电线分别经过不同的下料斗52落到第三传输带6上形成一组电线组。

五、第三传输带6将电线组传输至绑线机7附近,工作人员将电线组放到辅助块71上,并使每根电线均嵌入对应的通槽711内。推动电线使所有电线均抵接于挡板712上,然后将电线组与辅助块71反扣在绑线机7上,取走辅助块71,绑线机7对电线组进行绑线。完成端子线的制作。控制系统8同时对绑线机7的绑线次数进行计数。

六、控制系统8实时对比记录的计数信息,当有计数超过其他任一计数时,控制对应的设备停止工作,直至所有计数信息全部相同。

系统能够自动、稳定地运行,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