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9097发布日期:2020-02-11 13:3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提倡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应付环保和石油危机需要,减少或放弃燃烧传统的汽油或柴油驱动内燃机的现时主流车型;

而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是一种用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电池震动的装置,然而现有的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一般,在安装电池时不方便,导致电池拆卸更换的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一般,在安装电池时不方便,导致电池拆卸更换的难度大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包括顶部镂空的框型结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用于放置电池以实现电池避震,其中,

所述装置主体两端内壁设置有弹性夹垫,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减震夹板,所述减震夹板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之间通过一级减震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级减震装置采用弹簧结构或弹片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夹板表面覆盖有弹性网垫,所述减震夹板上还嵌设有散热扇,所述装置主体上位于所述散热扇同一水平位置开设有散热通孔。

优选的,所述减震夹板表面覆盖有弹性网垫,所述减震夹板上还嵌设有散热扇,所述装置主体上位于所述散热扇同一水平位置开设有散热通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外壁设置有外载框,所述外载框内部设置有二级减震装置。

优选的,所述二级减震装置包括气压管和套接在所述气压管一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气压管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装置主体外壁并固定在所述减震夹板上,所述气压管的一侧设置有可以向所述气压管内部充气或放气的阀嘴。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拐角处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压板,所压板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杆件,所述定位杆件采用u型结构,所述定位杆件的水平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定位杆件的竖直端下方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压板并销接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表面预先开设的定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件的水平端与所述压板的斜边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底板上呈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顶压片,所述顶压片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装置主体两端内壁设置有弹性夹垫,装置主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减震夹板,这样在装置主体内部安装电池后,通过其两侧的减震夹板和两端的弹性夹垫对电池进行夹持固定,在车体出现震动时,由于一级减震装置和弹性夹垫的弹性作用可以有效实现避震效果,实现对电池的保护;

本发明中,减震夹板上设置有一级减震装置和二级减震装置,通过一级减震装置和二级减震装置的弹性极大地加强了该装置的建筑效果,且二级减震装置可以通过阀嘴向气压管内部充气或放气实现对电池定压力的改变,使得二级减震装置内部气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各种不同种类的电池使用,且配合一级减震装置可以为减震夹板提供更好的减震效益,极大地加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

本发明中,电池的安装和拆卸只需要先向上拉动定位杆件,使其下方的定位销脱离定位孔,再转动压板,使压板转离装置主体的镂空区域后,即可向装置主体内部装载电池或取出电池,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电池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中减震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中定位杆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中二级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中顶压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装置主体;2、弹性夹垫;3、压板;4、定位杆件;5、外载框;6、二级减震装置;601、阀嘴;602、活塞;603、气压管;604、活塞杆;7、一级减震装置;8、减震夹板;9、弹性网垫;10、顶压片;11、散热扇;12、定位销;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顶部镂空的框型结构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用于放置电池以实现电池避震,其中,

装置主体1两端内壁设置有弹性夹垫2,装置主体1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减震夹板8,减震夹板8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一级减震装置7连接。

一级减震装置7采用弹簧结构或弹片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装在装置主体1内部时,通过其两侧的减震夹板8和两端的弹性夹垫2进行夹持固定,这样在车体出现震动时,由于一级减震装置7和弹性夹垫2的弹性作用可以有效实现避震效果,实现对电池的保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减震夹板8采用网式结构,减震夹板8表面覆盖有弹性网垫9,减震夹板8上还嵌设有散热扇11,装置主体1上位于散热扇11同一水平位置开设有散热通孔。

装置主体1的两侧外壁设置有外载框5,外载框5内部设置有二级减震装置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减震夹板8采用网式结构,减震夹板8表面覆盖有弹性网垫9,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电池长期与减震夹板8接触导致磨损严重,另一方面可以加速电池的散热,防止电池温度过高,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减震夹板8上设置有散热扇11,散热扇11由电池进行供电,当电池通电为汽车供电时,散热扇11同步运行,加速电池的散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二级减震装置6包括气压管603和套接在气压管603一端的活塞杆604,活塞杆604位于气压管60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活塞602,活塞杆604的另一端穿过装置主体1外壁并固定在减震夹板8上,气压管603的一侧设置有可以向气压管603内部充气或放气的阀嘴6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阀嘴601向气压管603内部充气或放气,这样气压管603内部的气体提供给活塞602变大或变小,从而使二级减震装置6提供给减震夹板8的顶压力改变,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二级减震装置6内部气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各种不同种类的电池使用(有的电池需要的挤压固定力较小可以相对调小气压,反之,对需求挤压固定力较大的电池可以相对调大气压),且该二级减震装置6配合一级减震装置7可以为减震夹板8提供更好的减震效益,极大地加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装置主体1的顶部拐角处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压板3,所压板3采用三角形结构,压板3的下表面与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压板3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杆件4,定位杆件4采用u型结构,定位杆件4的水平端通过第一弹簧13与压板3连接,定位杆件4的竖直端下方设置有定位销12,定位销12穿过压板3并销接在装置主体1上表面预先开设的定位孔内。

定位杆件4的水平端与压板3的斜边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向上拉动定位杆件4,使其下方的定位销12脱离定位孔时,压板3可以进行转动,在压板3转离装置主体1的镂空区域后,可以向装置主体1内部装载电池或取出电池,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电池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进行更换。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5所示,装置主体1内部底板上呈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顶压片10,顶压片10与装置主体1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4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顶压片10由于其底部第二弹簧14的弹力作用始终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这样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部的电池始终受到一个向上的顶力,在压板3转离装置主体1的镂空区域后,电池可以自动弹出一部分,方便取出,且这样在装置主体1内部安装电池后可以保证电池在装置主体1内部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