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2947发布日期:2020-02-22 03:2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通讯系统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对我们无源通信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直接的要求就是互调测试的要求越来越严;在传统滤波器的电容耦合结构设计中,多采用哑铃式结构实现客户的带外抑制等指标,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存在装配公差,在指标相对较严的情况下只能反复拆盖板调整哑铃式电容结构尺寸(此种结构通过其他辅助方式最多调节抑制指标幅度为3db),由于反复拆装反复调试等过程比较慢,所以导致产品在人工成本上大幅度增加。

为了满足指标规定,一种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便成为所需,本发明结构不但可解决调试问题还可节省成本增加产品稳定性等特点并且可增加调试灵活性,很大程度上缩短调试时间,降低调试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包括主箱体、腔盖、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谐振柱,所述腔盖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在主箱体顶部,所述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连接在主箱体外壁,所述谐振柱连接在主箱体内部,所述主箱体内部连接有电容耦合铜片,所述电容耦合铜片主要由连架板和支脚组成,所述支脚对称的连接在连架板的两端,且连架板与支脚为一体成型,所述连架板上开设有电容孔,所述腔盖上连接有第一调谐螺钉,所述第一调谐螺钉与电容孔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连架板通过塑料螺钉连接在安装台上,所述连架板与安装台之间连接有塑料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电容耦合铜片呈半“工”字形向下延伸。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与固定螺钉对应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谐振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围绕安装台均匀分布,所述腔盖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谐螺钉,所述第二调谐螺钉与谐振柱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支座、输入接头、输入导杆和输入耦合铜片,所述输入支座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侧壁,所述输入接头通过输入导杆与输入耦合铜片相连接,所述输入耦合铜片的另一端与谐振柱相连。

优选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支座、输出接头、输出导杆和输出耦合铜片,所述输出支座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侧壁,所述输出接头通过输出导杆与输出耦合铜片相连接,所述输出耦合铜片的另一端与谐振柱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将主箱体置于水平面上,腔盖与主箱体通过螺钉连接在主箱体顶部,实现密闭的腔体,此时从输入机构接入外部信号,外部信号接入输入接头经过输入导杆传递到位于腔体内部的输入耦合铜片,由于输入耦合铜片与谐振柱通过螺栓连接,信号直接传递给谐振柱;在腔盖上转动连接有与谐振柱相对应的四根第二调谐螺钉,可通过调节第二调谐螺钉在谐振柱内的上下伸缩量,来提升滤波器的工作质量;在腔体内部一体成型有安装台,安装台上通过塑料支撑件和塑料螺钉连接有电容耦合铜片,电容耦合铜片的支脚呈半“工”字形深入至腔体底部,连架板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电容孔,在腔盖上转动连接有与电容孔对应的第一调谐螺钉,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谐螺钉伸入电容孔内部的深度来控制电容在网络矢量分析仪上的对应值,而且这种方式可轻松实现15db的抑制调节范围,处理完成的信号经输出机构输出,原理与输入机构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图2中a-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主箱体;2、腔盖;3、谐振柱;4、连架板;5、安装台;101、输入支座;1011、输入接头;1012、输入导杆;1013、输入耦合铜片;102、输出支座;1021、输出接头;1022、输出导杆;1023、输出耦合铜片;103、腔体;201、固定螺钉;2011、凹槽;2012、螺纹孔;301、第二调谐螺钉;401、第一调谐螺钉;4011、电容孔;402、塑料螺钉;4021、塑料支撑件;403、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可辅助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包括主箱体1、腔盖2、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谐振柱3,腔盖2通过固定螺钉201连接在主箱体1顶部,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连接在主箱体1外壁,谐振柱3连接在主箱体1内部,主箱体1内部连接有电容耦合铜片,电容耦合铜片主要由连架板4和支脚403组成,支脚403对称的连接在连架板4的两端,且连架板4与支脚403为一体成型,连架板4上开设有电容孔4011,腔盖2上连接有第一调谐螺钉401,第一调谐螺钉401与电容孔4011相配合。

主箱体1内部开设有腔体103,腔体103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5,连架板4通过塑料螺钉402连接在安装台5上,连架板4与安装台5之间连接有塑料支撑件4021。

电容耦合铜片呈半“工”字形向下延伸。

主箱体1顶部开设有凹槽2011,凹槽2011内开设有与固定螺钉201对应的螺纹孔2012。

谐振柱3的数量为四个,且围绕安装台5均匀分布,腔盖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谐螺钉301,第二调谐螺钉301与谐振柱3相配合。

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支座101、输入接头1011、输入导杆1012和输入耦合铜片1013,输入支座1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的侧壁,输入接头1011通过输入导杆1012与输入耦合铜片1013相连接,输入耦合铜片1013的另一端与谐振柱3相连。

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支座102、输出接头1021、输出导杆1022和输出耦合铜片1023,输出支座10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的侧壁,输出接头1021通过输出导杆1022与输出耦合铜片1023相连接,输出耦合铜片1023的另一端与谐振柱3相连。

工作原理:将主箱体1置于水平面上,腔盖2与主箱体1通过螺钉201连接在主箱体1顶部,实现密闭的腔体103,此时从输入机构接入外部信号,外部信号接入输入接头1011经过输入导杆1012传递到位于腔体1内部的输入耦合铜片1013,由于输入耦合铜片1013与谐振柱3通过螺栓连接,信号直接传递给谐振柱3;在腔盖2上转动连接有与谐振柱3相对应的四根第二调谐螺钉301,可通过调节第二调谐螺钉301在谐振柱3内的上下伸缩量,来提升滤波器的工作质量,在腔体103内部一体成型有安装台5,安装台5上通过塑料支撑件4021和塑料螺钉402连接有电容耦合铜片,电容耦合铜片两支脚403呈半“工”字形深入至腔体103底部,连架板4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电容孔4011,在腔盖2上转动连接有与电容孔4011对应的第一调谐螺钉401,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谐螺钉401伸入电容孔4011内部的深度来控制电容在网络矢量分析仪上的对应值,而且这种方式可轻松实现15db的抑制调节范围,处理完成的信号经输出机构输出,原理与输入机构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