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封闭壳体的前壁中的插入开口的封闭布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8094发布日期:2020-06-23 18:5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用于封闭壳体的前壁中的插入开口的封闭布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壳体的前壁中的用于连接器的插入开口的封闭布置,该连接器可在与前壁成直角延伸的位移行程上穿过该插入开口插入该壳体的内部中,并且能够在那里与接触件接触,该封闭布置具有两个封闭零件,这两个封闭零件被布置在前壁的内侧,并能够受插入该插入开口中的该连接器作用而克服弹簧力,使得这两个封闭零件可从闭合位置背离彼此移动到打开位置,在该闭合位置,这两个封闭零件各自封闭该插入开口的一半,并且在该闭合位置,这些封闭零件通过其在该插入开口的中心面向彼此的端侧支撑抵靠彼此,在该打开位置,该连接器能够穿过。

在这种封闭布置的情况下,已知在各自情况下,一个封闭零件被布置成可在插入开口的两个相互相对的边缘处绕枢转轴线枢转。在连接器穿过插入开口插入壳体中时,这些封闭零件(其在闭合位置通过其面向彼此的边缘支撑抵靠彼此)克服弹簧力枢转到壳体的内部。这里突出到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封闭零件需要较大的结构空间,由此不仅封闭布置而且壳体也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

本发明的目的是产生一种引言中提及类型的封闭布置,当连接器没有插入插入开口中时,该封闭布置保护壳体的内部免受脏物和湿气的侵入,该封闭布置具有较小的结构空间要求,并且具有简单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实现所述目的是在于,这些封闭零件以其指向该前壁的彼此相反的区域与该前壁的滑动曲线可移位地接触,这些滑动曲线从该插入开口的外部区域延伸到内部区域使得这些滑动曲线以凸起的方式彼此分开,其中,这些封闭零件的支撑抵靠这些滑动曲线的区域具有与这些滑动曲线相对应的轮廓,并且这些封闭零件受第一弹簧力作用而可沿着这些滑动曲线朝向彼此移位。

这些封闭零件优选地具有板状的形式。封闭布置可以有利地用于usb连接插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护承载被布置在壳体中的电气和电子部件的电路板。

由于这个实施例,在连接器的插入过程中,受所述连接器作用的封闭零件沿着前壁的大致平行于其的内侧移动,因此只需要很小的结构空间。

这里,如果前壁的滑动曲线是a级表面,则封闭零件在其位移行程上被有效地引导。

可以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来限制封闭零件背离彼此的位移行程,因为在朝该打开位置的方向最初行进出该闭合位置之后,这些封闭零件可克服第二弹簧力绕相对于该位移行程横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枢转。

这里,优选的是,在最初进行出该闭合位置之后,这些封闭零件可以进一步可枢转到这些封闭零件的在该闭合位置封闭该插入开口的区域平行于该位移行程延伸的位置,并且连接器沿所述区域上滑动。

这些封闭零件在其指向该壳体的内部的一侧可以具有突出部,在这些封闭零件的闭合位置,这些突出部平行于该位移行程突出到该壳体的内部中,并且在这些封闭零件最初行进之后,其自由突出到该壳体的内部中的端部在该位移行程的方向上受第二弹簧力作用。因此,可以使封闭零件与滑动曲线保持接触,或者可以使用较少的部件来实现封闭零件平行于位移行程的枢转功能,这从组装方面来看是有利的。

如果第一弹簧力和/或第二弹簧力能够由可紧固至该壳体的单件弹簧元件产生,则从组装方面来看这同样地有利,并且涉及较少的部件。

这里,在简单的实施例中,该弹簧元件优选地是闭合的体育场形弹簧板元件,其板平面在该位移行程方向上延伸,其中,产生第一弹簧力的弹簧臂被布置在该体育场形弹簧板元件的纵向范围的中央区域处,借助于这些弹簧臂,这些封闭零件受预载荷作用而朝向彼此。

该体育场形弹簧板元件的纵向范围的中央区域可以平行于彼此延伸,其中,所述中央区域能够受这些封闭零件的突出部的自由端作用而背离彼此移动,并且因此产生第二弹簧力。

为了将弹簧板元件紧固至前壁,可以在该壳体的前壁的内侧布置有紧固元件,借助于这些紧固元件,该体育场形弹簧板元件的短端部区域可紧固至该前壁。

为了简单的组装而不需要附加的紧固部件,这些紧固元件可以是栓钉,这些栓钉突出到该壳体的内部中,并且能够由该体育场形弹簧元件的短端部区域处的环状区域弹性地包住。

这里,如果栓钉具有圆柱形的形式并且在其自由端处具有径向加宽部,其中,该弹簧板元件的环状区域围绕这些栓钉的圆柱形区域,则简单的插入式组装是可能的。

在附图中展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以下将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连接器未插入的封闭布置的细节的截面,

图2示出了连接器部分插入的根据图1的封闭布置的细节的截面,

图3示出了连接器完全插入的根据图1的封闭布置的细节的截面,

图4示出了连接器未插入的根据图1的封闭布置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连接器部分插入的根据图1的封闭布置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连接器完全插入的根据图1的封闭布置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图1的封闭布置的弹簧板元件的透视图示,

图8示出了根据图7的弹簧元件的平面图,

图9示出了根据图7的弹簧元件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图7的弹簧元件的后视图。

所展示的封闭布置示出了壳体的前壁1。在前壁1中形成有从壳体外部通向壳体的内部4的插入开口2。插入开口2的两个相互相对的壁由两个滑动曲线3、3’形成,这两个滑动曲线从壳体的外部区域延伸到内部4使得它们以凸起的方式彼此分开,并且这两个滑动曲线形成为a级表面。

在壳体的内部,布置有两个板状封闭零件5、5’,这两个板状封闭零件支撑抵靠前壁1。

在如图1和图4所展示的封闭布置的闭合位置,封闭零件5、5’在各自情况下通过它们的一个端侧7、7’支承抵靠彼此,并封闭插入开口2。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抵靠彼此的端侧7、7’的平面在插入开口2的中心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封闭零件5、5’在插入开口2的区域中的、指向壳体外部的外表面8、8’在前壁1的外侧的平面中延伸。

封闭零件5、5’通过其面向前壁1的表面与滑动曲线3、3’顶接,使得所述封闭零件可背离彼此和朝向彼此移位,其中,封闭零件5、5’的支撑抵靠滑动曲线3、3’的表面具有与滑动曲线3、3’相对应的轮廓6、6’。

封闭零件5、5’的彼此相反定位的第二端侧9、9’各自受预加载的弹簧臂10、10’的力作用,使得它们可移位到它们的闭合位置。

电气连接器11可在位移行程方向16上从外部穿过插入开口2插入壳体的内部4中,并且可与被布置在壳体的内部4中的电气接触件12接触。

为此目的,抵靠位于其闭合位置(图1和图4)的封闭零件5、5’移动连接器11。

这里由连接器11施加在封闭零件5、5’上的力具有以下作用,即,封闭零件5、5’克服弹簧臂10、10’的力彼此分开移动,其中,封闭零件5、5’以其轮廓6、6’沿着滑动曲线3、3’滑动。

当封闭零件5、5’的端侧7、7’的间距达到与连接器11的厚度相对应时,连接器11在封闭零件5、5’之间向前移位,直到该连接器接触电气接触件12(图3和图6)。

这里,由于封闭零件5、5’在其指向壳体的内部4的一侧具有突出的突出部13、13’,在封闭零件5、5’的打开运动过程中,这些突出部顶靠弹簧板元件15的中央区域14、14’,并且克服其弹簧力使这些中央区域偏转,因此防止了封闭零件5、5’以其轮廓6、6’从滑动曲线3、3’抬升。

弹簧板元件15具有闭合的体育场形的形式,其中,弹簧板元件15的板平面17平行于位移行程方向16延伸。

在各自情况下,一对弹簧臂10、10’相对于体育场形弹簧板元件15的纵向范围以悬臂的方式从所述纵向范围的大致彼此平行延伸的中央区域14、14’横向延伸,并且在预载荷作用下,利用其自由端18、18’作用在封闭零件5、5’上。

在封闭零件5、5’的打开过程中,突出部13、13’还顶靠所述中央区域14、14’,其中,中央区域14、14’彼此分开移动,以便在封闭零件5、5’上施加相反的力。

弹簧板元件15的短端部区域19、19’被形成为双环20、20’,并且为了将弹簧板元件16紧固至前壁1,通过双环20、20’中的每个环弹性地包住栓钉(未展示出)。所述栓钉被布置在前壁1上,并自由地突出到壳体的内部4中。

为了允许弹簧板元件15的简单插入式组装,所述栓钉在其自由端处具有径向加宽部。

附图标记清单

1前壁

2插入开口

3滑动曲线

3’滑动曲线

4壳体的内部

5封闭零件

5’封闭零件

6轮廓

6’轮廓

7端侧

7’端侧

8外表面

8’外表面

9第二端侧

9’第二端侧

10弹簧臂

10’弹簧臂

11连接器

12接触件

13突出部

13’突出部

14中央区域

14’中央区域

15弹簧板元件

16位移方向

17板平面

18自由端

18’自由端

19端部区域

19’端部区域

20双环

20’双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