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杆式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763发布日期:2019-08-13 20:47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杆式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杆式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继电器行业的领域里,产品结构的设计要求很严谨,对于推杆式继电器则对使用继电器推片和动簧片的安装方式有严格的要求,而衔铁的吸动力要求有足够的力臂去带动推片使继电器的动簧片动作和闭合,因此对继电器的动力部分的结构设计要求比较高。大多数电磁继电器主要由线圈、骨架、轭铁、引脚、铁芯和衔铁等零件组成的电磁系统,线圈引脚两端通过连接电压而产生电磁场和磁通,铁芯由于电磁磁化而产生电磁力,吸动衔铁而使继电器产生机械动作。如果推片的安装方式不恰当或者结构设计有缺陷时,衔铁推动推片时就容易出现机械动作不顺畅、推片卡住和推片松脱失效等致命缺陷,最终导致产品的电气性能下降和机械结构不可靠等问题。

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灵活,有效解决电磁继电器推片卡住和推片松脱问题,提高产品电气性能的推杆式电磁继电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推杆式电磁继电器,包括推片、衔铁和动簧片,动簧片安装有动触点,衔铁、动簧片分别和推片相互插接,所述推片设置有定位槽,衔铁一端插入定位槽内,衔铁通过定位槽推动推片;推片一侧设置有插接端,动簧片对应插接端设置有定位孔,插接端插入定位孔内,推片和动簧片的动触点之间留有间隙。采用衔铁、推片和动簧片相互穿插固定的方式,能将推片尾部套入衔铁的顶端,这时衔铁的动作力臂最长,衔铁的吸动力也是最大化。推片的头部插入动簧片的定位孔内,保证推片在衔铁推动动作过程中不会松脱或者跳动,导致影响产品的电气参数,从而提高推片在推动中的抗震动性能,以及动触片的弹力性能。此种设计方式可以应用于结构类型相似的电磁继电器中,能推广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所述推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定位槽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插接端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一侧。第一连接件的定位槽套设在衔铁的顶端;第二连接件的插接端插入动簧片的定位孔内,以使衔铁、推片和动簧片相互穿插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筋、且二者通过连接筋相互连接。

所述定位孔位于动触点的上方,推片和动触点之间相隔2-10mm。动簧片和推片安装位置远离动触点,保证动触点高温断弧过程中产生热量时,动触点不会因为和推片距离太近而烧熔,导致继电器使用功能下降。

所述定位孔两端分别通过冲压翻边设置有形成喇叭口的翻边,推片的插接端限位在喇叭口内。推片在第二连接件设置有插接端,插接端呈锥形的柱子,插接端插入动簧片的定位孔内,定位孔通过上下冲压成型一个翻边的喇叭口,保证推片装入后和动簧片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这样推片来回吸动时将变得更加顺畅。

所述动簧片对应动触点设置有安装孔,动触点插入安装孔内。

还包括外壳,电磁继电器的推片、衔铁和动簧片分别安装在外壳内。

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铁芯,铁芯设置有漆包线,漆包线环绕设置在铁芯的外侧。

所述漆包线一端连接有左引脚、右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动簧片和推片安装位置远离动触点,保证动触点高温断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会因为和推片距离太近而烧熔,导致继电器使用功能下降。动簧片和推片装配后形成有效的固定和限位作用,增强了推片和动簧片的抗震动性能。

此外,采用衔铁、推片和动簧片相互穿插固定的方式,能将推片尾部套入衔铁的顶端,这是衔铁的动作力臂最长,同样吸动力也是最大化。同时推片的头部装入动簧片的定位孔里,保证推片动作过程中不会松脱或者跳动而影响产品的电气参数,提高抗震动和动触片弹力性能。动簧片冲压成型一个翻边的喇叭口,保证推片装入后与动簧片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这样推片来回吸动时将变得更加顺畅,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继电器的抗震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磁继电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推片、衔铁和动簧片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推片、衔铁和动簧片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推片的插接端限位插入在动簧片的定位孔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磁继电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基座,2为推片,2.1为定位槽,2.2为插接端,2.3为第一连接件,2.4为第二连接件,2.5为连接筋,3为外壳,4为骨架,5为动触点,6为静触点,7为漆包线,8为动簧片,8.1为定位孔,8.2为安装孔,8.3为翻边,9为静触片,10为轭铁,11为衔铁,12为铁芯,13为压簧片,14为左引脚,15为右引脚,16为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一种推杆式电磁继电器,包括推片2、衔铁11和动簧片8,动簧片8安装有动触点5,衔铁11、动簧片8分别和推片2相互插接,推片2设置有定位槽2.1,衔铁11一端插入定位槽2.1内,衔铁11通过定位槽2.1推动推片2;推片2一侧设置有插接端2.2,动簧片8对应插接端2.2设置有定位孔8.1,插接端2.2插入定位孔8.1内,推片2和动簧片8的动触点5之间留有间隙。在继电器衔铁11顶端插入推片2的定位槽2.1内,这时衔铁11动作杠杆结构的力臂最长,衔铁11的位移最大,通电后能够顺利推动推片2向前;断电后,推片2向后推动衔铁11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说,推片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所述定位槽2.1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3上,插接端2.2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4一侧。

进一步的说,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之间设置有连接筋2.5、且二者通过连接筋2.5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说,定位孔8.1位于动触点5的上方,推片2和动触点5之间相隔2-10mm。

进一步的说,定位孔8.1两端分别通过冲压翻边设置有形成喇叭口的翻边8.3,推片2的插接端2.2限位在喇叭口内。定位孔8.1呈H形。H形孔的定位孔8.1上下冲压成型一个具有翻边8.3的喇叭口,保证推片2插入入后和动簧片8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进一步的说,动簧片8对应动触点5设置有安装孔8.2,动触点5插入安装孔8.2内。

进一步的说,外壳3,电磁继电器的推片2、衔铁11和动簧片8分别安装在外壳3内。

进一步的说,外壳3内还设置有铁芯12,铁芯12设置有漆包线7,漆包线7环绕设置在铁芯12的外侧。

进一步的说,漆包线7一端连接有左引脚14、右引脚15。动簧片8还连接有插片16,插片16伸出外壳3外,外壳3内设置有相互装配的骨架4、轭铁10和压簧片13,外壳3内还设置有静触片9,静触片9上安装有静触点6,静触片9位于动簧片8一侧,静触片9一端伸出外壳3外,其中铁芯12插入骨架4内,漆包线7环绕设置在骨架4、铁芯12的外侧。轭铁10位于漆包线7一侧。

进一步的说,还包括设置在外壳3内的基座1,动簧片8和静触片9分别位于基座1一侧。基座1包覆轭铁10。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