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睡眠质量检测器的信号传输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326发布日期:2019-08-23 22:0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睡眠质量检测器的信号传输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睡眠质量检测器的信号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睡眠监测,是当今睡眠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新技术,在世界睡眠研究界又被称为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对于诊治各种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保障人们健康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规睡眠监测仪传感器线缆使用普通双绞线结构传输信号,容易受到外部信号干扰造成信号失真,为此特开发此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睡眠质量检测器的信号传输线缆,本实用新型的将传统双绞线结构改为同轴线结构,增强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睡眠质量检测器的信号传输线缆,包括防护外层,所述的防护外层内设置有由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同轴线与第二同轴线构成的内芯线束,所述的第一同轴线以及所述的第二同轴线旁分别设置有一根高抗拉防弹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内芯线束通过屏蔽层将所述第一同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同轴线包覆固定,所述的屏蔽层采用一层单面铝塑聚酯带绕包于所述第一同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同轴线外部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同轴线的线径大于所述的第二同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同轴线以及所述的第二同轴线均包括内导体、绝缘层、缠绕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的内导体包括镀锡软铜线绞线,所述的绝缘层为氟塑料填充层,所述的缠绕层包括由镀锡合金铜线构成的缠绕网,所述的护套层由一层铜箔和一层白色热熔聚酯带包绕包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内导体还包括抗拉丝,所述的抗拉丝与镀锡软铜线绞线共同绞合成单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同轴线的绝缘层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同轴线的绝缘层的壁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同轴线的线径≥0.23mm,所述第二同轴线的线径≥0.07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同轴线、所述第二同轴线的绝缘层的伸长率为200%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高抗拉防弹丝共设置有两根,所述的第一同轴线以及所述的第二同轴线分别与一根所述高抗拉防弹丝互相绞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高抗拉防弹丝为凯夫拉纤维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拥有增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护外层;2-内芯线束;2-1-第一同轴线;2-2-第二同轴线;3-高抗拉防弹丝;4-屏蔽层;5-内导体;6-绝缘层;7-缠绕层;8-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用于保护线缆的防护外层1,防护外层1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既是TPU材质构成,防护外层1内设置有由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同轴线2-1与第二同轴线2-2构成的内芯线束2,第一同轴线2-1以及第二同轴线2-2旁分别设置有一根高抗拉防弹丝3,相对现有技术采用两个传统双绞线结构,本申请采用了同轴线结构,增强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同时增加了与同轴线数量相等的高抗拉防弹丝3来提升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芯线束2通过屏蔽层4将第一同轴线2-1以及第二同轴线2-2包覆固定,同时高抗拉防弹丝3以第一同轴线2-1与第二同轴线2-2的接触点为对称点对称填充在第一同轴线2-1与第二同轴线2-2之间的两侧空隙中,屏蔽层4采用一层单面铝塑聚酯带绕包于第一同轴线2-1以及第二同轴线2-2外部构成。高抗拉防弹丝3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设置高抗拉防弹丝3共设置有两根,第一同轴线2-1以及第二同轴线2-2分别与一根高抗拉防弹丝3互相绞合。高抗拉防弹丝3为凯夫拉纤维丝。

第一同轴线2-1的线径大于第二同轴线2-2。第一同轴线2-1的线径≥0.23mm,第二同轴线2-2的线径≥0.07mm。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同轴线2-1以及第二同轴线2-2均包括内导体5、绝缘层6、缠绕层7以及护套层8,内导体5包括由至多19根、至少1根的镀锡软铜线绞合成的镀锡软铜线绞线,绝缘层6为氟塑料填充层,缠绕层7包括由由至多53根、至少52根的镀锡合金铜线构成的缠绕网,护套层8由一层铜箔和一层白色热熔聚酯带包绕包构成。内导体5还包括一根凯夫拉纤维丝构成的抗拉丝,抗拉丝与镀锡软铜线绞线共同绞合成单股。第一同轴线2-1的绝缘层6的壁厚大于第二同轴线2-2的绝缘层6的壁厚,第一同轴线2-1采用白色PFA作为绝缘层6,第二同轴线2-2采用红色PFA作为绝缘层6。第一同轴线2-1、第二同轴线2-2的绝缘层6的伸长率为200%以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