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柔性电极支撑结构的真空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2283发布日期:2019-07-17 06:1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柔性电极支撑结构的真空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灭弧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柔性电极支撑结构的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合闸弹跳性能是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一种重要参数,合闸弹跳是指真空断路器合闸时,由于合闸冲击动能较大,动触头与静触头产生非弹性碰撞,接触后被反作用力推开,然后又接触又被推开的现象。单从灭弧室分析产生弹跳的主要原因是动静触头合闸碰撞时,合闸冲击动能无法被灭弧室全部吸收掉,剩余的能量使动触头发生了反弹而产生。弹跳不仅影响真空灭弧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在合闸过程中,由于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距离小,电弧不会熄灭,真空灭弧室内电弧能量迅速累积,容易产生触头发热、熔焊现象,导致触头电磨损加重,严重影响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柔性电极支撑结构的真空灭弧室,利用弹性支撑件吸收合闸的冲击动能,从而降低了真空断路器的合闸弹跳,满足真空断路器性能参数的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柔性电极支撑结构的真空灭弧室,分别通过柔性电极支撑结构连接的动导杆、动触头以及静导杆、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相对设置,所述柔性电极支撑结构至少包括环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其周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吸能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柔性电极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动导杆、动触头以及静导杆、静触头之间的触头座,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触头座内。

所述触头座的开口处连接有触头托,所述动触头、静触头分别设置于所述触头托上。

所述触头座内还设置有聚磁环,所述聚磁环套设于所述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上沿一个圆周线刻设有多条吸能槽,所述吸能槽之间互不相连。

所述支撑件上沿至少两个圆周线刻设有多条吸能槽,位于同一圆周线的吸能槽互不相连。

相邻两个圆周线上的吸能槽位置互相交错。

所述吸能槽为沿所述支撑件设置的螺旋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灭弧室利用柔性电极支撑结构发生形变吸收合闸产生的冲击动能,从而减少动静触头之间的反作用力,能够有效抑制甚至避免真空灭弧室的合闸弹跳,满足真空断路器性能参数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柔性电极支撑结构的真空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支撑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触头座,2.触头托,3-1.动触头,3-2.静触头,4.聚磁环,5.支撑件,6.吸能槽,7.通孔,8.动导杆,9.静导杆,10.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柔性电极支撑结构的真空灭弧室的结构如图1所示,分别通过柔性电极支撑结构连接的动导杆8、动触头3-1以及静导杆9、静触头3-2,动触头3-1和静触头3-2相对设置,柔性电极支撑结构至少包括环状的支撑件5,支撑件5沿其周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吸能槽6。

进一步的,柔性电极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动导杆8、动触头3-1以及静导杆9、静触头3-2之间的触头座1,支撑件5设置于触头座1内。更进一步的,触头座1的开口处连接有触头托2,动触头3-1、静触头3-2分别设置于触头托2上,支撑件5连接触头座1底部和触头托2。进而,优选的,触头座1内还设置有聚磁环4,聚磁环4套设于支撑件5外侧。

进一步的,可以在吸能槽6至少一端连接有通孔7。优选的,在吸能槽6两端都设置有通孔7。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5上的吸能槽6的角度为30°-240°为宜,而吸能槽6的宽度则以1-4mm为宜,通孔7的直径以3-8mm为宜。

参见图2以及图3,其公开了支撑件5上的吸能槽6的一种结构,该支撑件5上沿一个圆周线刻设有多条吸能槽6(形成单层吸能结构),吸能槽6之间互不相连。本实施例中吸能槽6的数量为3个,槽宽为3mm,其转角10为80°,吸能槽6的起始端和末端通孔7的直径为5mm。

事例性的,支撑件5上沿至少两个圆周线刻设有多条吸能槽6(形成至少两层的吸能结构),位于同一圆周线的吸能槽6互不相连。优选的,相邻两个圆周线上的吸能槽6位置互相交错。图4则公开一种两层吸能结构的支撑件5,其吸能槽6的数量为6个,槽宽为2mm,其转角10角度为80°,吸能槽6的起始端和末端通孔7的直径为4mm。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两层吸能结构支撑件5,其吸能槽6的数量为2个,槽宽为1.5mm,其转角10为240°,吸能槽6的起始端和末端通孔7的直径为3mm。

事例性的,吸能槽6还可以为沿支撑件5设置的螺旋形结构(图未示),具体的,该吸能槽6可以是沿螺旋形设置的一条连通的槽,也可以是沿螺旋形间隔设置的多条槽。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极支撑结构中支撑件5的作用一方面避免触头座1因机构合闸时的碰撞发生挤压变形,造成触头座1并槽;另一方面在真空灭弧室合闸过程中,灭弧室的动、静触头接触产生反作用力,支撑件5起到冲力的传递作用,动、静触头通过支撑件5将反作用力传递给触头座1,再传递给动导杆8和静导杆9,在这个过程中,触头座1、触头托2、动导杆8和静导杆9如果不能发生一定的形变,反作用力不能被吸收,又会作用于动静触头之间,产生弹跳,因此本实用新型支撑件5筒壁处设有的吸能槽6的作用在于灭弧室动、静触头合闸碰撞后,合闸冲击动能使支撑件5上的吸能槽6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变形,支撑件5形变过程中会吸收能量,消除掉动、静触头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动、静触头的接触由刚性变为弹性接触,合闸冲力由支撑件5吸收大部分后传递到触头座,再传递给动导电杆8和静导电杆9的反作用力变弱,从而降低了弹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