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AGM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0061发布日期:2019-09-24 23:3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AGM隔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AGM隔板。



背景技术:

玻璃微纤维隔板(AGM)是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用AGM隔板的主要作用是:(1)防止正/负极板互相接触而发生电池内部短路;(2)使蓄电池紧密装配,缩小电池体积;(3)防止极板变形、弯曲和活性物质的脱落;(4)在极板间的多孔性隔板中贮存必要数量的电解液,以保证较高的导电性和电池反应的需要;(5)防止一些对电池有害的物质通过隔板进行迁移和扩散。因此,AGM隔板具有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三电极之称。目前的AGM隔板存在强度不足、容易损坏、电解质流通性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AGM隔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AGM隔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端和底端从内往外均依次设置有散热板、防水层和增强层,所述增强层的外表面覆盖有胶黏层。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与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层。

优选的,所述增强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层。

优选的,所述增强层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弹性纤维条。

优选的,所述基板从上往下依次分为第一细玻璃纤维层、粗玻璃纤维层和第二细玻璃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基板中开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均匀分布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散热板有利于将蓄电池内部反应时产生的热量导出,防止热量积累在蓄电池内部,对部件造成损害,防水层增强了隔板的隔水性能;胶黏层用于隔板与正负极板的连接;第一粘连层与第二粘连层均为绝缘胶层,在保持部件连接时,能够起到绝缘作用;增强层为玻璃纤维与PE聚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的复合纤维层,具有强度大、抗拉伸性好等优点,弹性纤维条嵌入安装槽中,安装槽对弹性纤维条起到了定位作用,便于弹性纤维条的安装,弹性纤维条增强了整体强度;采用不同的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基板具有更好的弹性,细玻璃纤维相比粗玻璃纤维能够更好地吸收酸,从而促进电池反应时产生的酸向隔板中扩散;通孔用于为氧气的流通提供通道,促进氧气的循环流通,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隔板的强度,提高了散热和防水性能,防止热量积累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吸酸能力好,氧气流通顺畅,提高了蓄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AGM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散热板,3-防水层,4-增强层,5-胶黏层,6-第一粘连层,7-第二粘连层,8-安装槽,9-弹性纤维条,10-通孔,11-第一细玻璃纤维层,12-粗玻璃纤维层,13-第二细玻璃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AGM隔板,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顶端和底端从内往外均依次设置有散热板2、防水层3和增强层4,散热板2有利于将蓄电池内部反应时产生的热量导出,防止热量积累在蓄电池内部,对部件造成损害,防水层3增强了隔板的隔水性能,所述增强层4的外表面覆盖有胶黏层5,胶黏层5用于隔板与正负极板的连接。

所述散热板2与基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层6。

所述增强层4与防水层3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层7,第一粘连层6与第二粘连层7均为绝缘胶层,在保持部件连接时,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所述增强层4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中安装有弹性纤维条9,增强层4为玻璃纤维与PE聚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的复合纤维层,具有强度大、抗拉伸性好等优点,弹性纤维条9嵌入安装槽8中,安装槽8对弹性纤维条9起到了定位作用,便于弹性纤维条9的安装,弹性纤维条9增强了整体强度。

所述基板1从上往下依次分为第一细玻璃纤维层11、粗玻璃纤维层12和第二细玻璃纤维层13,采用不同的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基板1具有更好的弹性,细玻璃纤维相比粗玻璃纤维能够更好地吸收酸,从而促进电池反应时产生的酸向隔板中扩散。

所述基板1中开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均匀分布的通孔10,通孔10用于为氧气的流通提供通道,促进氧气的循环流通,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