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及共模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8252发布日期:2019-12-06 18:1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及共模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领域,尤其是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及共模电感。



背景技术:

共模电感,常用于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对理想的电感模型而言,当线圈绕完后,所有磁通都集中在线圈的中心内。但通常情况下环形线圈不会绕满一周,或绕制不紧密,这样会引起磁通的泄漏。共模电感有至少两个绕组,其间有相当共模电感大的间隙,这样就会产生磁通泄漏,并形成差模电感。

常见的共模电感一般包括磁环以及两个绕设于磁环上的绕组,为了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以及增加绕组的安全距离,防止绕组接触,批量生产时一般都会加上绝缘隔板将绕组隔断。

但是,现有技术中,是利用绝缘胶将绝缘隔板两端黏附于磁环内壁上的,绝缘隔板的长度一般固定,但在点胶后会有张力,绝缘胶冷却凝固后又会回缩,且绝缘胶的点胶量又难以确定,导致绝缘隔板会对磁环产生一定的应力,当这个应力超出允许范围时会影响到电感量下降,不利于共模电感的使用,而这些又是安装隔板必不可免会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及共模电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包括绕线盘及用于放置绕线盘的基座,所述绕线盘具有中心通孔及与中心通孔共轴的至少两个物理隔离的线槽,形成所述线槽的隔断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环形定位槽,所述基座上形成有用于支撑隔断部的内凹支撑部,所述内凹支撑部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定位槽匹配的定位凸条。

优选的,所述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中,所述基座的所述内凹支撑部等间隙设置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内凹支撑部的间隙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底板的底部呈四边形分布有四个引脚。

优选的,所述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中,还包括遮盖所述绕线盘及基座除底面部分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与所述基座卡接。

优选的,所述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中,所述基座的两端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卡接凸台及限位平面,所述卡接凸台具有导向斜面、过渡面及卡接斜面,所述外护套具有与所述卡接凸台匹配的卡勾及所述台阶面贴合的平台。

优选的,所述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中,所述外护套的表面贴附有电磁屏蔽胶带。

优选的,所述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中,所述电磁屏蔽胶带的表面涂布有防静电涂层。

共模电感,包括至少两个绕组及磁芯,还包括上述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

优选的,所述的共模电感中,所述绕组与引脚的连接点的前方设置有保护套管。

优选的,所述的共模电感中,所述绕组最外层的导线之间通过固定胶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共模电感中,所述磁芯与所述绕线盘及基座分别胶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采用特制的绕线盘作为线圈的支撑,并且能够有效的实现绕组的物理隔离,不需要后续设置绝缘隔板实现线圈的隔离,不存在因绝缘隔板胶接影响电感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环形定位槽和定位凸条的结构,能够快速的实现绕线盘和基座之间的组装和快速定位,并且保证了位置的稳定性,为高效、精确的组装提供了条件。

本方案的基座上形成有多条相互隔离的走线通道,从而可以便利的实现各绕组的线头与引脚的连接及实现线头的隔离。

本方案的外护套可以有效的对线圈等结构进行保护,避免受外界的冲击,简单的卡接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外护套的拆卸和组装,并且满足产品微型化的要求;外护套的表面贴附的屏蔽胶带有效的实现了电磁屏蔽,一方面避免了共模电感产生的电磁外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外界的电磁干扰;同时,表面的防静电涂层能够有效的防止静电对共模电感的损害,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最后,这种外护套的结构既实现了多功能的集合,并且成本低,尺寸小,便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的端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共模电感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共模电感的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绕线盘1及用于放置绕线盘1的基座2,所述绕线盘1用于至少两个绕组的缠绕及隔离,其具有中心通孔11及与中心通孔11共轴的至少两个物理隔离的线槽12,优选所述线槽12为两个,形成所述线槽12的隔断部1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环形定位槽14,其中位于中间的隔断部13上形成有两个环形定位槽14,且位于一侧的隔断部13上形成一个环形定位槽14,从而通过多个环形定位槽14能够有效保证绕线盘1定位的稳定性。

所述绕线盘1由两个半圆的部分拼接而成,两个半圆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匹配的插槽和插头,并且它们之间还可以采用胶水进行固定;所述隔断部13的外轮廓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正方形、及其他正多边形,如附图1,附图2所示,优选为圆形,并且具有一个环形定位槽14的隔断部13的外侧板131优选为圆角正方形,同时相对的另一侧的隔断部13的外端面上形成有齿轮状的外延凸台132。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基座2包括底板23及位于所述底板23上用于支撑隔断部13的内凹支撑部21,所述内凹支撑部21的内壁形状与所述隔断部13的外轮廓匹配,优选为圆弧状,并且所述内凹支撑部21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定位槽14匹配的定位凸条22,组装时,将所述绕线盘1的隔断部13嵌入到所述内凹支撑部21内,并且使每个所述环形定位槽14与一个定位凸条22插接,从而可以实现绕线盘1在所述基座2上的定位。

如附图2所示,所述底板23的顶面中间位置形成有一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安装槽232,所述内凹支撑部2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32两侧的平台211、212,两个平台具有相对的内凹曲面,并且每个平台211、212可以是不小于所述绕线盘1长度的一个部件,也可以是三个分别与每个隔断部13位置对应的部分,优选为三个部分且三个部分等间隙设置;同时,如附图3所示,在所述底板23的两个长侧壁233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内凹支撑部21的间隙位置对应的凹槽231,从而位置对应的凹槽231与内凹支撑部21的间隙形成一条过线通道,最终基座2上形成有四条相互隔离的过线通道,并且,所述底板23的底部呈四边形分布有四个引脚3,因此在后续绕线后,绕组的多个线头可以通过隔离的过线通道分别连接到底板底部的引脚3并实现相互隔离。

另外,引脚3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意外的碰撞等造成变形,损坏,需要更换,并且其安装的角度等也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而现有的变压器的引脚3往往使固定的,应用比较死板,鉴于此,本方案中使所述引脚3的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底板23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通孔或所述引脚3插接在所述安装部的插孔中,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引脚3的安装角度及可以相对容易进行更滑。

进一步,如附图3所示,为了防止形成的共模电感的绕组受外部的冲击磕碰造成损伤,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还包括遮盖所述绕线盘1及基座2除底面部分的外护套4,所述外护套4与所述基座2卡接。

具体来说,所述外护套4是一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其可以是各种已知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可以是金属材质,铜、铝、铝合金等,也可以是各种硬塑料,如pc、亚克力等;还可以是玻璃等,优选为塑料,从容便于根据需要注塑成形,且具有更低的成本。

所述基座2与所述外护套4的卡接方式可以是已知的各种技术,在优选的方案中,如附图4所示,在所述基座2的两端侧壁24上分别形成有卡接凸台25及限位平面26,所述卡接凸台25具有由所述侧壁24斜向下延伸的导向斜面251、与所述侧壁24平行的过渡面252及与所述过渡面252保持锐角的卡接斜面253;所述外护套4的末端具有与所述卡接凸台25匹配的卡勾41及所述限位平面26贴合的平台42。

当进行卡接时,将所述外护套4的罩口朝向所述基座2下移至所述卡勾41卡接到所述卡接凸台25的卡接斜面253处,同时所述平台42与所述限位平面26抵靠贴合,从而实现外护套4与基座2的连接;当需要拆卸时,可以从所述外护套4的底部向外掰从而使卡勾41从所述卡接斜面253处退出即可。

由于卡接结构所需的空间极小,因此不会造成整个骨架的尺寸增大较多,能够有效满足产品微型化的要求。

另外,由于电路中存在各种电磁信号的干扰,影响形成的共模电感的性能,因此,如附图4所示,在所述外护套4的表面贴附有电磁屏蔽胶带5,例如可以是铝箔胶带或锡箔胶带,由于整个产品的尺寸是越小越好,所述铝箔胶带5的厚度是越薄越好,优选为不超过100微米,例如其可以是斯迪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s-al-5a型号的滤波胶带,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在所述外护套4外部形成屏蔽层,此处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并且,静电的存在往往会对各种电子元件产生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电路损坏,因此为了防止静电损坏共模电缸,如附图4所示,在所述电磁屏蔽胶带5的表面涂布有防静电涂层6,所述防静电涂层6可以是防静电漆、防静电涂料等,可以通过喷涂、浸染或印刷等方式进行涂布,此处均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本方案进一步揭示了一种共模电感,如附图5、附图6所示,包括至少两个绕组7及磁芯8,还包括所述的分体式共模电感骨架。

其中,所述绕组7为铜线绕制而成,并且如附图5所示,在所述绕组7与引脚3的连接点的前方设置有一段保护套管9,所述保护套管9例如可以是铁氟龙套管,这是由于绕组的线头在连接到引脚3时需要越过基座的底边并且与底边紧贴,从而很有可能使线头被割断,通过保护套管9将线头与底边隔离开,从而有效的对线头进行保护。

进一步,线圈在绕制在所述线槽中并连接到引脚后,导线的线头虽然处于张紧状态,但是由于最外层的导向并不是固定的,因此,为了防止导线出现移动、松动的情况,所述绕组7最外层的导线之间通过固定胶(图中未示出)固定。

如附图5所示,所述磁芯8为两个c形构件胶接而成一个矩形框形状,并且两个c形构件的两端为相互匹配的嵌套结构,即两个c形构件的相对的两端具有相互匹配的插槽及插块(图中未示出)或者它们相对的两端具有匹配的斜面(图中未示出),在斜面上形成的匹配的环形定位槽与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的结构,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两者胶结的稳定性;并且它们形成的框体的一条长侧框插入到所述绕线盘1的中心通孔中,相对的另一条长框固定在所述基座2的安装槽中并通过胶固定,所述磁芯8的两侧短框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绕线盘1的两端面紧贴并通过胶固定。

另外,由于磁芯往往由氧化铁混合物烧结得到,而在烧结过程中,如果材料产生的气体、水汽、胶水、有机物等不能及时从胚料中排出,则容易造成磁芯出现开裂破损的情况,因此,在两个所述c形构件81、82除了插接到中心通孔中的部分外的其他部分的表面形成有凹槽(图中未示出),并且在所述凹槽内形成有排气槽(图中未示出),从而便于较深的部位产生的上述物质排出以保证成品率。

并且,两个所述c形构件还可以通过绝缘胶带(图中未示出)绑缚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保证两者之间不会分离。

具体加工时,在所述绕线盘的两个线槽中分别通过铜线绕制形成绕组,并将绕线盘组装到基座2上,将至少两个绕组的线头分别与引脚3连接,在连接之前先在线头上套保护套管9,接着将磁芯8的两个c形构件的相对端涂胶,拼接成型并固定在绕线盘及基座上,最后将外护套卡接在所述基座上完成加工;当然上述步骤不是唯一的实现顺序,例如先将磁芯拼接并固定在绕线盘上,再固定在基座上并连接引脚。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