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5430发布日期:2019-10-09 05:0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箱。



背景技术:

车载储能装置是电动车的唯一能量来源,是电动车辆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现在发展的车载储能装置以电池为主,车载电源必须由数只甚至数百只单体电池串、并组合成电池组,形成能输出高电压、大电流的供电源。电池的规格大小不同,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箱只能放置一种规格的电池,想要更换另一种规格的电池则需要将电池箱一起换掉,成本较高,此外电池在电池箱内放置不稳定,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容易在电池箱中晃动,与箱体产生碰撞,容易受损,电池箱散热效果也较差,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出,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电池箱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电动车电池箱,能够灵活放置不同规格的电池,实用性较强,且电池被卡持在箱体内,不会与箱体发生碰撞,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可依次通过通孔、间隙、通风孔迅速排出箱体外,散热能力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横截面和第二箱体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箱体的每个内壁上均连接有压块,还包括若干个弹簧,所述箱体内壁和压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箱体内壁和压块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箱体长度比第二箱体长度长,所述第一箱体宽度比第二箱体宽度宽,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长边拼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每个面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间隙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块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间隙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块上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和通孔呈间隔交替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块为弹性橡胶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电池箱,能够灵活放置不同规格的电池,实用性较强,且电池被卡持在箱体内,不会与箱体发生碰撞,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可依次通过通孔、间隙、通风孔迅速排出箱体外,散热能力强,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电动车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箱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电动车电池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箱体11横截面和第二箱体12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第一箱体11长度比第二箱体12长度长,所述第一箱体11宽度比第二箱体12宽度宽,所述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通过长边拼接。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内可纵向放置第一电池51,也可横向放置第二电池52,从而灵活适合放置两种规格的电池,实用性较强。第一箱体11的长宽和第二箱体12的长宽可根据第一电池51和第二电池52的规格进行设计,具体地,第一电池51的长稍小于第一箱体11的长,第一电池51的宽稍小于第一箱体11的宽,第二电池52的长稍小于第一箱体11的宽与第二箱体12的宽之和,第二电池52的宽稍小于第二箱体12的长。

所述箱体1的每个内壁上均连接有压块2,每块压块2是独立的,所述压块2为弹性橡胶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电池起到了保护作用。

还包括若干个弹簧3,所述箱体1内壁和压块2之间通过弹簧3连接,电池放置在箱体1内时,电池挤压压块2,弹簧3处于被压缩状态,电池被牢牢卡持在箱体1内,不会与箱体1发生激烈碰撞,对电池起到了保护作用。当需要取出电池时仅需从电池底部上拉即可。

所述箱体1内壁和压块2之间形成有间隙4。所述箱体1的每个面均开设有通风孔10,所述通风孔10与间隙4连通。所述压块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0,所述通孔20与间隙4连通,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20散至间隙4中,再通过通风孔10散至箱体1外部,快速降低了电池的温度,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所述压块2上开设有若干个凸起21,凸起21与压块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起21和通孔20呈间隔交替布置,电池挤压凸起21放置,从而使电池与压块2之间留有间隙,便于电池散热。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