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式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5339发布日期:2019-10-09 05:0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式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领域,尤指一种散热式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池箱是由若干单体电池、箱体、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安装结构件等组成的成组电池,具备符合标准的电池箱结构、电池箱监控设备、电池箱接插件、电池箱环控设备等。

传统的电池箱为保障电池的散热多为开放式电池箱,然而开放式的电池箱易使电池收到外力损伤,且电池接线口外露危险性较大,安全系数较低,现有的电池箱对电池的散热方式多为直接向电池吹风,从而带走电池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使电池受潮、灰尘堆积等问题造成电池的损坏,易损坏电池,造成经济损失,现有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多为单侧吸气,这种结构散热效率较低,当电池数量过多,电池箱内热量过大时,电池箱的散热效果不理想,使得电池在高温环境内工作,使得电池寿命降低,易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式电池箱,其散热效果佳,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式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连接有箱盖,且箱盖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箱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散热仓,且箱体散热仓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箱体内左侧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源仓,且第一电源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贯穿至散热仓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片,所述第一导热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池,所述箱体内右侧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源仓,且第二电源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池,且第二导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贯穿至散热仓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的顶端中间设置有把手,所述电池上端两侧设置有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导热管为纯铜导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数量设有若干组,所述散热片为铝制散热片。

其中,所述导热管的数量为四组,其中两组导热管与第一导热板连接,另外两组导热管与第二导热板连接,所述导热管分别与散热片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吸液芯和冷却液。

其中,所述第二风扇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第二风扇均与箱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散热式电池箱通过设置有箱体、箱盖、第一电源仓和第二电源仓,使得电池处于封闭的空间内,不易受到外力的损坏,且电池接口处不易被触碰,增强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有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导热管和散热片,使得电池的散热方式由风扇直接向电池吹风的方式,更改为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导至导热管,再由导热管传导至多组散热片的方式进行散热,使得电池不易被灰尘和水分损坏,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经济的损失;此外,通过在导热管内设置有填充物,使得热传导效率得到提升,散热仓两侧设置的第一风扇和顶端的第二风扇提高了散热效率,使得散热仓内部的热量能及时散出,提高了电池箱的散热量,增强了电池箱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箱体;2.箱盖;3.第一电源仓;4.第二电源仓;5.散热仓;6.第一导热板;7.第二导热板;8.导热管;9.散热片;10.电池;11.填充物;12.接口;13.把手;14.第一风扇;15.第二风扇;16.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散热式电池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端连接有箱盖2,且箱盖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16,所述出风口16的位置安装有第二风扇15,所述箱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散热仓5,且箱体1散热仓5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风扇14,所述箱体1内左侧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源仓3,且第一电源仓3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导热板6,所述第一导热板6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8,所述导热管8贯穿至散热仓5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片9,所述第一导热板6的顶端安装有电池10,所述箱体1内右侧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源仓4,且第二电源仓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导热板7,所述第二导热板7的顶端安装有电池10,且第二导热板7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8,所述导热管8贯穿至散热仓5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片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箱体1、箱盖2、第一电源仓3和第二电源仓4,使得电池10处于封闭的空间内,不易受到外力的损坏,且电池10接口处不易被触碰,增强了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有第一导热板6、第二导热板7、导热管8和散热片9,使得电池10的散热方式由风扇直接向电池10吹风的方式,更改为电池10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导至导热管8,再由导热管8传导至多组散热片9的方式进行散热,使得电池10不易被灰尘和水分损坏,延长了电池10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经济的损失;此外,通过在导热管8内设置有填充物11,使得热传导效率得到提升,散热仓5两端设置的第一风扇14和顶端的第二风扇15提高了散热效率,使得散热仓5内部的热量能及时散出,提高了电池箱的散热量,增强了电池箱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散热片9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散热片9均为铝制散热片,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0的顶端中间设置有把手13,所述电池10上端两侧设置有接口12,并且箱盖2设有与接口12相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导热管8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且导热管8为纯铜导热管8。通过上述结构,纯铜材质导热率更高,节省了经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管8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导热管8分别连接至第一导热板6和第二导热板7,且四组导热管8均与散热片9焊接,提高了热传导效率,增强了散热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导热管8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物11,且填充物11为吸液芯和冷却液,增强了导管的热传导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扇15的数量为三组,第二风扇15均与箱盖2固定连接,优化了箱体1的散热结构,提升了散热的效率。

本实施例散热式电池箱在安装时,首先将电池10放入电源仓的内部,再将电池10的散热面安装在第一导热板6的顶端,接通电池10的电源接口12,直至装满两组电源仓,盖上箱盖2使得两组电源仓形成密闭的空间。然后,接通第一风扇14的电源,第一风扇14将外界的空气吹向散热仓5的内部,散热片9的连接方式由导热管8贯穿多组散热片9垂直连接,所以吹入的风通过多组散热片9连接的缝隙处,使得散热片9的热量能被吹走;再接通第二风扇15的电源,第二风扇15将散热仓5内部的空气抽出外界,从而把内部热量抽出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池10开始工作时电池10产生的热量通过底端导热板传导至导热管8下端的内部,导热管8的填充物11受热,使得吸液芯中的冷却液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导热管8另一端放出热量,热量传导至多组散热片9上,第一风扇14吹出的风带走热量,带走的热量通过散热仓5顶端的第二风扇15带出电池箱,导热管8内部的冷却液蒸汽失去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吸液芯流回蒸发位置,如此循环,使得热量由导热管8的一端传导至另—端,再由与导热管连接的散热片9进行散热。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