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215发布日期:2019-10-15 18:0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装设计,尤其是一种软包电池组。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重量轻、容量大、设计灵活,目前运用场合越来越多。为了获得更好的电池性能,需要将多个软包电池进行组装,形成电池组,此时由于电池的集中,系统的散热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软包电池多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或者温度升高时,铝塑膜会鼓气膨胀,彼此挤压造成内部液体流动受阻,造成电池组的性能损耗。尤其是在充放电倍率选择不当的情况下,常规的冷却系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热量导出,造成铝塑膜裂开,可能会出现电池爆炸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组,具有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该软包电池组采用浸没式冷却技术,利用氟碳冷却液平衡软包电池的过度膨胀,同时软包电池的体积变化又影响到氟碳冷却液的压力,进而起到一定程度上对温度的调节效果,避免氟碳冷却液过热。

在上述设计基础上,为了提升体系的安全性能,方便技术人员进行人工控制,在壳体侧壁设置压力传感器,检测壳体内氟碳冷却液的压力变化情况,以在充放电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倍率。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一种软包电池组,包括壳体和软包电池,所述壳体为硬质抗压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具有一个软包电池,多个所述软包电池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端口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总接口连接,所述总接口对侧的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内充满氟碳冷却液。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碳素钢壳体、低合金钢壳体或不锈钢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立方体、圆柱体或者圆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为铜排或者锌排。

进一步的,所述总接口为2个,包括总正接口和总负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无线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TOP201Z或者GPT243。

进一步的,所述氟碳冷却液为C3H4F4O或C6F12或C6F12O或C4H4F6O或C5H3F9O或C6H4F10O或者思康化学氟碳冷却工质FCM-110。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软包电池之间设置弹性垫,且所述软包电池之间的间距从所述壳体中心往外逐步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表面,除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总接口所在的侧壁以外,设置多个散热鳍片。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组安全性能高,散热性能好,体系温度稳定,具有较好的市场运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软包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软包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图1,软包电池组包括壳体1、软包电池2、连接器3和总接口4,多个软包电池2位于壳体1内,并通过连接器3相连接,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连接器3的端口与壳体1侧壁上的总接口4相连接,将系统的正极和负极引出,总接口4为2个,包括总正接口和总负接口。与总接口4所在侧壁的相对的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6,用于检测壳体1内填充的氟碳冷却液5的压力。

具体的,壳体1为圆柱体,多个软包电池2呈环形设置,以壳体1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壳体1应具有一定的抗压效果,优选碳素钢壳体、低合金钢壳体或不锈钢壳体。连接器为铜排,其具有较好的导电效果。压力传感器6为无线压力传感器,配合手机接收压力变化信号,方便及时进行人工控制,可选型号为TOP201Z或者GPT243。氟碳冷却液5为C3H4F4O或C6F12或C6F12O或C4H4F6O或C5H3F9O或C6H4F10O或者思康化学氟碳冷却工质FCM-110,视软包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选择。

其中思康化学氟碳冷却工质FCM-110无毒无害无刺激性,对环境友好,且电绝缘性好,具有极高的击穿电压大于50KV,属于非危险品不然不爆,无燃点闪点,能满足各种温控范围内的散热需求。

该软包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软包电池2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氟碳冷却液5,氟碳冷却液5吸收热量对体系进行降温;同时软包电池2的体积膨胀被氟碳冷却液5所抑制,而体系压力的抬升反过来又作用于氟碳冷却液5的温度变化,使得整个软包电池组内部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加上压力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可以随时发现软包电池充电点过程中倍率的是否合适,避免高倍率引发的危险。

实施例2:

参考图2,软包电池组包括壳体1、软包电池2、连接器3和总接口4,多个软包电池2位于壳体1内,并通过连接器3相连接,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连接器3的端口与壳体1侧壁上的总接口4相连接,将系统的正极和负极引出,总接口4为2个,包括总正接口和总负接口。与总接口4所在侧壁的相对的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6,用于检测壳体1内填充的氟碳冷却液5的压力。

由于电池组中心的温度通常要高于两端,因此对软包电池2的分布进行优化,壳体1为立方形,软包电池2之间的间距壳体1中心往外逐步减小,在软包电池2之间的间隙处设置弹性垫7,以缓冲相邻软包电池2因体积过度变化造成的挤压伤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在壳体1除压力传感器6和总接口4所在的侧壁以外设置多个散热鳍片,以增强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体系温度。该装置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的软包电池组。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