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脚共阴全彩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9240发布日期:2019-06-21 23:09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脚共阴全彩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脚共阴全彩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封装是指发光芯片的封装,现有全彩LED是将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封装在一颗灯珠内,通过三基色的不同混合方式呈现出各种颜色出来。由于三基色混光比例不同,所以如果目前全彩LED灯珠要实现颜色变化,需要通过单独驱动芯片来控制RGB混光比例。

目前现有的方式是在印刷电路板上分别安有全彩LED、驱动芯片、电流电阻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驱动芯片按照预设程序来驱动全彩LED,然后通过多个全彩LED的灯光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的LED显示屏。但是,由于需要安装驱动芯片、限流电阻灯器件,造成全彩LED灯珠之间距离过远,LED显示屏像素点不高,无法良好显示细致的图像。同时软性PCB板容易扭曲、弯折,容易造成器件焊点接触不良,引起电路误操作。同时,驱动芯片外露,易受到电磁干扰(EMI)。所以,如何将驱动芯片、LED灯珠、限流电阻放置在同一灯珠内,减少灯珠使用空间,为一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LED灯在上电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功耗,一部分功耗以光信号的的形式释放,另一部分信号以热能的形式向外释放。这部分热能会使LED灯温度升高。LED温度过高,会使LED发光效率降低,产生明显的光衰,甚至造成破坏。同时,LED灯多以环氧树脂封装,若温度超过固相转变温度(Tg),封装材料会向橡胶状转变并且热膨胀系数骤升,从而导致LED开路或者失效。由于全彩LED内部发光芯片有3颗,还有一颗驱动芯片,所以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如何降低LED功耗,减小工作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全彩LED灯中有红灯芯片、绿灯芯片和蓝光芯片,目前市面上的全彩LED采用的办法是将如上三颗芯片的正极同时接到同一个电源上,为了照顾到蓝灯、绿灯的大VF电压,所以电源电压必须高于3.3V,这样会导致红灯上浪费大量的能量,导致LED过热,降低可靠性,缩短寿命,也不节能环保。所以如平衡四脚全彩LED灯珠内的3颗LED芯片电压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脚共阴全彩发光二极管。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四脚共阴全彩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岛及基岛外周通过支架与基岛相连的四个管脚,所述四个管脚内分别设有电源脚、数据输入脚、数据输出脚及地线脚,基岛内部分别设有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和驱动芯片,所述各芯片通过导电胶或绝缘胶固定在基岛上,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的负极与地线脚连接,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驱动芯片对应PAD电气连接,所述驱动芯片通过导线与基岛连接、通过各管脚与外部完成电气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所述驱动芯片固晶在内部基岛之上。

其中,所述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固晶在内部基岛之上。

其中,所述驱动芯片通过导线输出高电平来控制对应LED灯珠的亮度。

其中,所述驱动芯片通过输入数据的脉宽宽度来决定LED灯珠的亮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全彩LED灯能够同时将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关芯片、驱动芯片四颗芯片集成在一起,从而使全彩LED灯可以用更小的空间,达到更丰富的色彩;

(2)本实用新型当电源管脚上电之后,数据输入脚再输入不同脉宽的控制信号,驱动芯片接收到该信号之后控制LED灯发出不同的光,从而达到控制灯颜色的目的,同时驱动芯片再将数据信号通过数据输出脚输出信号,传导到下一灯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四脚共阴全彩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岛1及基岛外周通过支架与基岛相连的四个管脚,所述四个管脚内分别设有电源脚2、数据输入脚3、数据输出脚4及地线脚5,基岛1内部分别设有红光芯片6、绿光芯片7、蓝光芯片8和驱动芯片9,所述各芯片通过导电胶或绝缘胶固定在基岛上,红光芯片6、绿光芯片7、蓝光芯片8的负极与地线脚5连接,红光芯片6、绿光芯片7、蓝光芯片8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驱动芯片9对应PAD电气连接,所述驱动芯片9通过导线与基岛1连接、通过各管脚与外部完成电气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实施例2:

参考实施例1,优选地,所述驱动芯片固晶在内部基岛之上,所述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固晶在内部基岛之上。

实施例3:

参考实施例1,优选地,所述驱动芯片通过导线输出高电平来控制对应LED灯珠的亮度,且所述驱动芯片通过输入数据的脉宽宽度来决定LED灯珠的亮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