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电池连接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0483发布日期:2019-11-08 23: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通用型电池连接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之间的焊接连接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电池连接环。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能量包中,不同的车型能量包,电池之间的间距不一样,因此在电池之间相连接时需要采用不同长度的连接环,而连接环为冲压模生产,这样就需要开多种冲压模生产不同长度的连接环,造成生产成本及生产物料管理难度的增加。如果采用可调式连接环进行电池之间的连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连接环的通用性,但由于可调式连接环的设计较为复杂,实际进行电池之间连接生产时需要很多次焊接才能完成,生产效率较低且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焊接方便、可在不同间距的电池模块之中通用的通用型电池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通用型电池连接环,包括正极焊杯、负极焊杯和中间连接部,所述正极焊杯包括环边和截面呈圆形、侧视呈U型的凹台,凹台设置在环边的中部,凹台的底部开设第一圆孔,在第一圆孔的周边开设有若干个U型孔,所述第一圆孔和U型孔相连通,所述凹台与相对应电池的正极端相配套,所述第一圆孔与相对应电池的正极端端子相配套,所述负极焊杯为截面呈方形、侧视呈U型凹槽结构,所述负极焊杯的开口方向与正极焊杯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负极焊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圆孔,在第二圆孔的周边开设有若干个开口方向朝外的半包围结构孔,所述半包围结构孔将负极焊杯的底部分隔成若干个焊接部分和一个非焊接部分,所述负极焊杯底部的焊接部分的厚度小于非焊接部分的厚度且焊接部分的朝外一面与非焊接部分的朝外一面平齐,所述负极焊杯底部的非焊接部分的厚度与中间连接部的厚度相同,所述负极焊杯的深度不大于正极焊杯的凹台深度,所述负极焊杯横截面的长度、宽度均小于相对应电池外径,所述正极焊杯的环边与负极焊杯的顶部边缘通过中间连接部相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连接部的顶面、负极焊杯的顶面与正极焊杯的环边顶面相平齐且中间连接部的厚度与正极焊杯的环边厚度相同,所述正极焊杯的环边厚度大于正极焊杯的凹台底部的厚度,所述正极焊杯的凹台侧壁的厚度介于凹台底部的厚度与环边厚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焊杯的半包围结构孔呈C形、U形或V形。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焊杯的截面的四角均为弧形倒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部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焊杯的凹台底部的U型孔远离第一圆孔的一端设置在凹台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焊杯的凹台底部位于U型孔之间的位置上、负极焊杯底部的焊接部分上均设置有朝外凸起的焊点。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电池连接环,结构简单,焊接方便,负极焊杯为方形结构且尺寸小于相对应电池外径,可在不同间距的电池模块之中通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电池连接环的通用性,且无需再在负极焊杯上套绝缘环即可直接将电池组的正负极端焊接在一起,操作方便,且因正极焊杯、负极焊杯的尺寸、形状不同,可快速辨别并具有一定的防呆作用,降低操作难度,降低人工成本,节省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电池连接环,负极焊杯底部的焊接部分的厚度、正极焊杯的凹台底部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些,这种结构的设计,在不影响焊接的情况下极大地降低了内阻,提高了大电流放电性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环连接电池组组成的电池包,其电阻低、大电流放电性能好,可降低电池包的体积,生产及安装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通用型电池连接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通用型电池连接环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通用型电池连接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通用型电池连接环,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正极焊杯1、负极焊杯2和中间连接部3,正极焊杯1包括环边11和截面呈圆形、侧视呈U型的凹台12,凹台12设置在环边11的中部,凹台12的底部开设第一圆孔13,在第一圆孔13的周边开设有四个呈十字型分布的U型孔14,第一圆孔13和U型孔14相连通,U型孔14远离第一圆孔13的一端设置在凹台12侧壁上,凹台12与相对应电池的正极端相配套,第一圆孔13与相对应电池的正极端端子相配套,负极焊杯2为截面呈方形、侧视呈U型凹槽结构,负极焊杯2的截面的四角均为弧形倒角结构,负极焊杯2的开口方向与正极焊杯1的开口方向相同,负极焊杯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圆孔21,在第二圆孔21的周边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开口方向朝外的呈C形的半包围结构孔22,半包围结构孔22将负极焊杯2的底部分隔成四个焊接部分23和一个非焊接部分24,负极焊杯2底部的焊接部分23的厚度小于非焊接部分24的厚度且焊接部分23的朝外一面与非焊接部分24的朝外一面平齐,负极焊杯2底部的非焊接部分24的厚度与中间连接部3的厚度相同,负极焊杯2的深度为正极焊杯1的凹台12深度的30%,负极焊杯2横截面的长度、宽度均小于相对应电池外径,正极焊杯1的环边11与负极焊杯2的顶部边缘通过中间连接部3相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接部3的顶面、负极焊杯2的顶面与正极焊杯1的环边11顶面相平齐且中间连接部3的厚度与正极焊杯1的环边11厚度相同,中间连接部3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加强筋31,正极焊杯1的环边11厚度大于正极焊杯1的凹台12底部的厚度,正极焊杯1的凹台12侧壁的厚度介于凹台12底部的厚度与环边11厚度之间,正极焊杯1的凹台12底部位于U型孔14之间的位置上、负极焊杯2底部的焊接部分23上均设置有朝外凸起的焊点4。

实际使用时,将正极焊杯通过凹台的第一圆孔以凹台开口朝上的方式套在相对应电池的正极端端子上,正极焊杯的凹台的底部与相对应电池的正极端相接触,而负极焊杯的底部直接与相对应电池的负极端即外壳底部相接触,通过移动负极焊杯底部相接触的电池调整好两个待连接电池之间的距离,之后即可通过正极焊杯、负极焊杯的焊点焊接相对应电池的正极端、负极端,完成电池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2

一种电池连接环,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电池连接环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负极焊杯的深度为正极焊杯的凹台深度的50%,负极焊杯的半包围结构孔呈U形。

实施例3

一种电池连接环,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电池连接环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负极焊杯的深度为正极焊杯的凹台深度的85%,负极焊杯的半包围结构孔呈V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