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专用信号传输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6569发布日期:2019-11-12 22:4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中心专用信号传输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中心专用信号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数据传输用电缆的使用越来越多,数据传输用电缆主要用于信号控制或数据传输,目前很多实际应用中,数据缆都用普通的控制电缆或者计算机电缆来代替使用,但对于数据中心等对电缆的传输参数要求较高的场合,数据专用传输电缆要求电缆在电容、电感、EMC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若这些场合还采用普通控制电缆或计算机电缆是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会造成信号衰减、失真等问题,参照专利文献(CN101819826B)中公开了一种作为屏蔽电缆而使用的电缆,虽然对信号具有一定的屏蔽效果,但是仅有一层屏蔽层屏蔽效果不强,且电缆内部结构易发生形变,且电缆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绞合后的铜丝进行剪切,进行分段,实际加工中,工人常切割剪刀进行人工切割,由于铜丝绞合后强度大,切割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专用信号传输电缆,以解决目前很多实际应用中,数据缆都用普通的控制电缆或者计算机电缆来代替使用,但对于数据中心等对电缆的传输参数要求较高的场合,数据专用传输电缆要求电缆在电容、电感、EMC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若这些场合还采用普通控制电缆或计算机电缆是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会造成信号衰减、失真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数据中心专用信号传输电缆,该电缆包括缆芯、内护层、复合屏蔽层和外护层,所述缆芯由四对屏蔽线对绞合成型,所述屏蔽线包括导电线、绝缘层和分屏蔽层,分屏蔽层的内部均设有护套,护套的内部设有两根导电线,两根导电线的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两个绝缘层外侧与小护套的内壁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内护层包括内护套以及隔离层与内护套之间的填充物,内护套的内部设有四个隔离层,且四个隔离层均匀的分布在内护套的内部,四个隔离层分别包裹在四个分屏蔽层的外侧,所述复合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第一屏蔽层包裹在内护套的外侧,第二屏蔽层包裹在第一屏蔽层的外侧,所述外护层包裹在第二屏蔽层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缆心中的四对绝缘层对采用不同节距绞合而成,其绞合节距均不大于60mm,每对绝缘层对绞合后,外挤包小护套,采用较小绞合节距绞合而成,且线对绞合节距各不相同,这样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线路受到强电线路的电磁干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层由交联聚乙烯绝缘组成,小护套和外护层均由低烟无卤聚烯烃组成,在绝缘层与分屏蔽层之间增加小护套,保证电缆线对具有较小的工作电容,达到数据传输专用电缆的信号传输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屏蔽层通过铜线编制而成,隔离层采用通过聚酯带制成,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通过铝塑带和铜丝编织制成,复合屏蔽层采用铝塑带和铜丝编织复合屏蔽,大大减少了外界对电路的静电干扰,增加电缆的屏蔽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缆心中的四对绝缘层对采用不同节距绞合而成,其绞合节距均不大于60mm,每对绝缘层对绞合后,外挤包小护套,采用较小绞合节距绞合而成,且线对绞合节距各不相同,这样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线路受到强电线路的电磁干扰;

2、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由交联聚乙烯绝缘组成,小护套和外护层均由低烟无卤聚烯烃组成,在绝缘层与分屏蔽层之间增加小护套,保证电缆线对具有较小的工作电容,达到数据传输专用电缆的信号传输要求;

3、本实用新型中,分屏蔽层通过铜线编制而成,隔离层采用通过聚酯带制成,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通过铝塑带和铜丝编织制成,复合屏蔽层采用铝塑带和铜丝编织复合屏蔽,大大减少了外界对电路的静电干扰,增加电缆的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中心专用信号传输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线;2、绝缘层;3、小护套;4、分屏蔽层;5、隔离层;6、内护套;7、第一屏蔽层;8、第二屏蔽层;9、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中心专用信号传输电缆,该电缆包括缆芯、内护层、复合屏蔽层和外护层9,所述缆芯由四对屏蔽线对绞合成型,所述屏蔽线包括导电线1、绝缘层2和分屏蔽层4,分屏蔽层4的内部均设有护套3,护套3的内部设有两根导电线1,两根导电线1的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2,两个绝缘层2外侧与小护套3的内壁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内护层包括内护套6以及隔离层5与内护套6之间的填充物,内护套6的内部设有四个隔离层5,且四个隔离层5均匀的分布在内护套6的内部,四个隔离层5分别包裹在四个分屏蔽层4的外侧,所述复合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层7和第二屏蔽层8,第一屏蔽层7包裹在内护套6的外侧,第二屏蔽层8包裹在第一屏蔽层7的外侧,所述外护层9包裹在第二屏蔽层8的外侧。

缆心中的四对绝缘层2对采用不同节距绞合而成,其绞合节距均不大于60mm,每对绝缘层2对绞合后,外挤包小护套3,采用较小绞合节距绞合而成,且线对绞合节距各不相同,这样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线路受到强电线路的电磁干扰。

绝缘层2由交联聚乙烯绝缘组成,小护套3和外护层9均由低烟无卤聚烯烃组成,在绝缘层2与分屏蔽层4之间增加小护套3,保证电缆线对具有较小的工作电容,达到数据传输专用电缆的信号传输要求。

分屏蔽层4通过铜线编制而成,隔离层5采用通过聚酯带制成,第一屏蔽层7和第二屏蔽层8通过铝塑带和铜丝编织制成,复合屏蔽层采用铝塑带和铜丝编织复合屏蔽,大大减少了外界对电路的静电干扰,增加电缆的屏蔽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缆芯由四对屏蔽线对绞合成型,所述屏蔽线包括导电线1、绝缘层2和分屏蔽层4,分屏蔽层4的内部均设有护套3,护套3的内部设有两根导电线1,两根导电线1的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2,两个绝缘层2外侧与小护套3的内壁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内护层包括内护套6以及隔离层5与内护套6之间的填充物,内护套6的内部设有四个隔离层5,且四个隔离层5均匀的分布在内护套6的内部,四个隔离层5分别包裹在四个分屏蔽层4的外侧,所述复合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层7和第二屏蔽层8,第一屏蔽层7包裹在内护套6的外侧,第二屏蔽层8包裹在第一屏蔽层7的外侧,所述外护层9包裹在第二屏蔽层8的外侧。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