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369发布日期:2019-11-08 23:45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煤矿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煤矿用采煤机电缆用于矿井下经常移动的场合,除了经受拉伸、弯曲的机械作用外,还随时会被下落的石头、煤块等砸到,是工作环境最恶劣的电缆之一。这就要求电缆结构设计一定要稳定、合理,并且因为煤矿中有瓦斯和煤尘,容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电缆应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

用于煤矿采煤机上的电缆,一般控制线芯的芯数为3~7芯,截面积为2.5mm2~10mm2;主要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设计。由于控制线芯芯数多、截面小,电缆不断经受弯曲、拉伸后,最先断的就是控制线芯,所以应该对控制线芯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在煤炭行业标准MT 818-2009中,要求控制线芯绞合、包覆后的外径应不小于主线芯外径的75%,但是这样结构设计仍然很不稳定,最合理的设计应为等芯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抗拉性能好的煤矿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煤矿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包括缆芯,绕包在缆芯外部的成缆包带,由内至外依次挤包在成缆包带外部的内护套和外护套,以及设置于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的编织加强层;所述缆芯包括地线芯和绞合在地线芯外部的控制线芯单元和多根动力线芯;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外径与动力线芯的外径一致。

所述地线芯包括地线芯导体和挤包在地线芯导体外部的地线芯绝缘层;所述地线芯绝缘层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边数与控制线芯单元和动力线芯的数量之和一致。

所述控制线芯单元包括中心填充条和绞合在中心填充条外部的多根控制线芯;所述控制线芯的外径与中心填充条的外径一致。

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中心填充条包括加强牵引绳和挤包在加强牵引绳外部的橡皮挤包层。

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控制线芯包括控制线芯导体,挤包在控制线芯导体外部的控制线芯绝缘层,以及绕包在控制线芯绝缘层外部的控制线芯绕包层。

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控制线芯的控制线芯导体由多根镀锡软铜线和多根铜箔丝一起绞合而成。

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挤包在动力线芯导体外部的动力线芯绝缘层以及绕包在动力线芯绝缘层外部的动力线芯绕包层。

所述成缆包带包括绕包在缆芯外部的用于增加电缆滑动性的第一包带。

所述成缆包带还包括绕包在第一包带外部的用于增加电缆阻燃性能的第二包带。

所述缆芯边隙设有边隙填充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线芯单元的外径与动力线芯的外径一致,结构稳定性好;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置的编织加强层有效提升了抗拉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地线芯绝缘层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边数与控制线芯单元和动力线芯的数量之和一致,这种结构使得地线芯正好可以填满成缆中心的空隙位置,从而使电缆结构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线芯单元的中心填充条包括加强牵引绳,不但能够增加控制线芯单元整体的抗拉性能,还能使控制线芯单元成缆圆整。

(4)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线芯单元的控制线芯的控制线芯绝缘层外部绕包有控制线芯绕包层,能够增加控制线芯与控制线芯之间的滑动性,使电缆容易弯曲。

(5)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线芯单元的控制线芯的控制线芯导体由多根镀锡软铜线和多根铜箔丝一起绞合而成,起到抗拉的作用,使控制线芯不易出现断芯的情况。

(6)本实用新型的缆芯边隙设有边隙填充条,能够将电缆填充圆整。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地线芯1、地线芯导体1-1、地线芯绝缘层1-2;

控制线芯单元2、中心填充条2-1、加强牵引绳2-1-1、橡皮挤包层2-1-2、控制线芯2-2、控制线芯导体2-2-1、控制线芯绝缘层2-2-2、控制线芯绕包层2-2-3;

动力线芯3、动力线芯导体3-1、动力线芯绝缘层3-2、动力线芯绕包层3-3;

内护套4;

编织加强层5;

外护套6;

第一包带7;

第二包带8;

边隙填充条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煤矿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包括缆芯,绕包在缆芯外部的成缆包带,由内至外依次挤包在成缆包带外部的内护套4和外护套6,以及设置于内护套4和外护套6之间的编织加强层5。

缆芯包括地线芯1和绞合在地线芯1外部的控制线芯单元2和多根动力线芯3。控制线芯单元2的外径与动力线芯3的外径一致。

地线芯1包括地线芯导体1-1和挤包在地线芯导体1-1外部的地线芯绝缘层1-2。地线芯导体1-1优选导电性能好且耐腐蚀的镀锡软铜线。地线芯绝缘层1-2优选半导电胶料。地线芯绝缘层1-2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边数与控制线芯单元和动力线芯的数量之和一致,使得地线芯1正好可以填满成缆中心的空隙位置,从而使电缆结构更加稳定。

控制线芯单元2包括中心填充条2-1和绞合在中心填充条2-1外部的多根控制线芯2-2。控制线芯2-2的外径与中心填充条2-1的外径一致。

中心填充条2-1包括加强牵引绳2-1-1和挤包在加强牵引绳2-1-1外部的橡皮挤包层2-1-2。加强牵引绳2-1-1采用高抗拉的芳纶丝,增加控制线芯单元2整体的抗拉性能,并使控制线芯成缆圆整。

控制线芯2-2包括控制线芯导体2-2-1,挤包在控制线芯导体2-2-1外部的控制线芯绝缘层2-2-2,以及绕包在控制线芯绝缘层2-2-2外部的控制线芯绕包层2-2-3。控制线芯导体2-2-1由多根镀锡软铜线和多根铜箔丝一起绞合而成,起到抗拉的作用,使控制线芯不易出现断芯的情况。控制线芯绝缘层2-2-2优选电性能好且柔软的三元乙丙橡皮。控制线芯绕包层2-2-3优选聚酯带,用于增加控制线芯2-2与控制线芯2-2之间的滑动性,使电缆容易弯曲。

动力线芯3包括动力线芯导体3-1,挤包在动力线芯导体3-1外部的动力线芯绝缘层3-2以及绕包在动力线芯绝缘层3-2外部的动力线芯绕包层3-3。动力线芯导体3-1优选导电性能好且耐腐蚀的镀锡软铜线,采用多根绞合的方法进行加工,保证电缆的柔软度及供电传输质量。动力线芯绝缘层3-2优选电性能好且柔软的三元乙丙橡皮,其抗张强度达到6.5MPa、断裂伸长率达到250%;动力线芯绕包层3-3优选半导电棉布带,作为屏蔽层。

成缆包带包括绕包在缆芯外部的用于增加电缆滑动性的第一包带7,第一包带7优选聚酯带。成缆包带还包括绕包在第一包带7外部的用于增加电缆阻燃性能的第二包带8,第二包带8优选高阻燃带。缆芯边隙设有边隙填充条9,边隙填充条9的作用是把电缆填充圆整。

内护套4和外护套6优选抗张强度达到11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00%、抗撕裂强度达到5.0N/mm,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性、阻燃性的氯化聚乙烯橡皮,采用挤压式的挤出方式,紧密的挤包在缆芯上。编织加强层5采用强度高的芳纶丝编织加强层,增加整体电缆的抗拉性能。

以电压等级为0.66/1.14kV,规格为3×70+1×16+6×4的煤矿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为例:

动力线芯导体3-1:采用361/0.5mm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绞合直径12.4mm;

动力线芯绝缘层3-2:采用三元乙丙橡皮,绝缘标称厚度为2.2mm,挤包后外径为16.8mm;

动力线芯绕包层3-3:在动力线芯绝缘层3-2外绕包一层半导电棉布带,其重叠率不低于25%;绕包后外径17.1mm;

地线芯导体1-1:采用126/0.4mm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绞合直径5.4mm;

地线芯绝缘层1-2:采用半导电胶料,其形状为正多边形,绝缘标称厚度约为0.8mm,挤包后直径为7.0mm;

控制线芯导体2-2-1:采用56/0.3mm镀锡软铜线与5根铜箔丝一起绞合而成,绞合直径2.5mm;

控制线芯绝缘层2-2-2:采用三元乙丙橡皮,绝缘标称厚度为1.6mm,挤包后外径为5.7mm;

控制线芯绕包层2-2-3:在控制线芯绝缘层2-2-2外绕包一层聚酯带,重叠率不低于25%,绕包后外径为5.7mm;中心填充条2-1采用芳纶丝作为牵引,外层挤包普通橡皮,中心填充条2-1外径与六根控制线芯2-2的外径保持一致,为5.7mm;中心填充条2-1与六根控制线芯2-2一起成缆,成缆外径为17.1mm,与动力线芯3外径保持一致;

六根控制线芯2-2绞合为一个控制线芯单元2(中心填充条2-1放在中心)再与三根动力线芯3一起成缆(地线芯1放在中心),成缆后先绕包一层聚酯带,重叠率不低于25%,再绕包一层高阻燃带,重叠率不低于25%;

内护套4采用氯化聚乙烯橡皮,标称厚度为3.0mm,挤包后外径为48.2mm;

内护套4与外护套6之间采用芳纶丝编织加强,编织密度控制在30%~40%之间;

外护套6采用氯化聚乙烯橡皮,标称厚度为4.0mm,挤包后外径为56.5mm。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