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980发布日期:2019-11-15 21:3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蔽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由于建设工程的不断迅速发展,对电缆的耐热、耐寒、抗拉、屏蔽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力传输、数据通信领域,为保证高质量数据传输,防止出现数据失真,屏蔽电缆得到广泛应用,屏蔽电缆是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把信号导体包裹起到的传输线,利用金属网状编织层起到屏蔽作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7135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屏蔽电缆,包括多个导体,导体外依次设置有绝缘层、绕包层、铜线层、保护层,保护层内设置有抗拉力装置,绕包层内设置有填充物,填充物为石棉填充物,抗拉力装置为钢丝,绕包层为铝箔绕包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利用铜线层和铝箔绕包层对外界高频电磁信号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但在低频、强电磁场干扰区域内,无法满足信号的正常传输,容易导致数据泄露和数据失真,造成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性强、屏蔽性能强、适应性强的一种屏蔽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屏蔽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设置有绝缘层、绕包带、内屏蔽层、内衬层、外屏蔽层、铠装层和外护套,所述内屏蔽层和所述外屏蔽层均采用铜线编织而成的铜线网,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绕包带之间设置有镀锡铜层,所述镀锡铜层的外表面绕制有地线,所述地线一端接地,所述镀锡铜层与所述绕包带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绝缘层、绕包带、内衬层、铠装层和外护套对导体起到基础保护作用,内衬层的绝缘作用,使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实现电缆的双层屏蔽,通过铜线网构成的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对外界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趋肤效应,有效地减少了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镀锡铜层减少了电缆内部信号辐射至外界,地线一端接地进一步提高了镀锡铜层的屏蔽效果,实现了电缆的双向信号屏蔽,有效地防止了信息泄露以及外界信号的干扰,保障了电缆传输信号的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屏蔽层和所述外屏蔽层所采用的铜线的直径均为1.5-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的屏蔽效能更好,保障了信号屏蔽性能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屏蔽层和所述外屏蔽层的所采用的铜线网沿径向的缝隙长均为5-1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对电缆上高频感应电流的影响,提高了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的屏蔽性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采用聚乙烯薄膜制成,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5-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镀锡铜层的内外绝缘,起到保护镀锡铜层的作用,镀锡铜层的屏蔽性能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衬层采用多层结构的网格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的绝缘隔离,保障了双层屏蔽作用,网格布可多层缠绕,从而实现厚度的可调。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包带采用三层云母带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包带的材质更加稳定,三层云母带加强电缆整体的耐火耐高温性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铠装层采用双层铝带质层,铝带均由预成型带体拼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带起到保护和隔离作用,同时隔离外界电磁干扰。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套采用硅橡胶挤包结构,所述外护套的厚度为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护套一方面对内部的导体起到保护作用,对铠装层起到束缚效果,同时其自身也带有绝缘能力,使用更加稳定和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绝缘层、绕包带、内衬层、铠装层和外护套对导体起到基础保护作用,结构简单且稳定,电缆的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

(2)利用内衬层实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的双层屏蔽作用,加强了电缆整体的抗干扰性能和屏蔽性能,保障了电缆传输信号的质量,减少了信号失真情况;

(3)利用镀锡铜层对电缆内部信号进行隔离,减少电缆所传输的信息泄露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体;2、绝缘层;3、绕包带;4、内屏蔽层;5、内衬层;6、外屏蔽层;7、铠装层;8、外护套;9、镀锡铜层;10、地线;11、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屏蔽电缆,包括导体1,导体1外设置有绝缘层2、绕包带3、内屏蔽层4、内衬层5、外屏蔽层6、铠装层7和外护套8。

导体1外包裹有绝缘层2,导体1和绝缘层2共同构成电缆的缆芯,绝缘层2外部包裹有镀锡铜层9,镀锡铜层9外部绕制有地线10,地线10一端接地。镀锡铜层9减少了电缆内部信号辐射至外界,地线10一端接地进一步提高了镀锡铜层9的屏蔽效果。

镀锡铜层9的外部包裹有隔离层11,隔离层11采用聚乙烯薄膜制成,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5-1mm。实现镀锡铜层9的内外绝缘,起到保护镀锡铜层9的作用,镀锡铜层9的屏蔽性能更加稳定。

隔离层11的外部缠绕有绕包带3,绕包带3采用三层云母带制成。绕包带3的材质更加稳定,三层云母带加强了电缆整体的耐火耐高温性能,保障了电缆的性能稳定性。

绕包带3外部包裹有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之间包裹有内衬层5,内衬层5采用多层结构的网格布。内衬层5的绝缘作用,使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实现电缆的双层屏蔽,网格布可多层缠绕,从而实现厚度的可调。

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均采用铜线编织而成的铜线网,通过铜线网构成的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对外界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趋肤效应,有效地减少了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所采用的铜线的直径均为1.5-2mm。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的屏蔽效能更好,保障了信号屏蔽性能的稳定性。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的所采用的铜线网沿径向的缝隙长均为5-10mm。减少了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对电缆上高频感应电流的影响,提高了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的屏蔽性能。

外屏蔽层6的外部包裹有铠装层7,铠装层7采用双层铝带质层,铝带均由预成型带体拼接而成。铝带起到保护和隔离作用,同时隔离外界电磁干扰。

铠装层7外部包裹有外护套8,外护套8采用硅橡胶挤包结构,外护套8的厚度为2-5mm。外护套8一方面对内部的导体1起到保护作用,对铠装层7起到束缚效果,同时其自身也带有绝缘能力,使用更加稳定和安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利用绝缘层2、绕包带3、内衬层5、铠装层7和外护套8对导体1起到基础保护作用,利用内屏蔽层4和外屏蔽层6的屏蔽作用,实现双层屏蔽,提高了电缆的屏蔽性能,传输的数据过程更加稳定,传输的数据质量更高,利用镀锡铜层9对电缆内部的信号隔离屏蔽,接地的地线10加强镀锡铜层9的屏蔽效果,减少了电缆传输的信号泄露情况,并减少了对其他电缆信号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保障了电缆传输信号的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