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型端子、自散热结构车用预充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3408发布日期:2020-01-07 09:1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接型端子、自散热结构车用预充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超大功率电阻器。



背景技术:

电阻器是指用电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结构形式的,且能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通过作用的二端电子元件。其中,电阻器由电阻体、骨架和引出端三部分构成。

传统的绕线电阻器主要依靠自身散热,而大功率的绕线电阻器表面温度较高,其散热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增加体积以达到散热效果,但散热效果不太好,也影响了电阻器的功率,而尺寸和功率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公开号为cn208225630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用超大功率电阻器,包括有陶瓷外壳、电阻器和陶瓷盖板,所述电阻器的两端上均设有绝缘支架,所述电阻器的中部设置有复数个绕线电阻,且依次首尾串联连接,所述每个绕线电阻之间均为等距分布,所述每个绕线电阻的两端分别与2个绝缘支架相连,所述电阻器的一侧上设有2个引出端,所述陶瓷外壳的内部灌注有水泥,所述陶瓷盖板通过水泥与陶瓷外壳固定连接。该电阻器采用多个绕线电阻串联,且绕线电阻之间的间隙采用等间距模式分布,两端在绝缘支架上焊接,在串联电阻的两端分别引出两个引出端,将电阻器安装在陶瓷外壳内后,灌注水泥,用以吸收电阻上的热量,使电阻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虽然陶瓷外壳具备绝缘特性,但是采用陶瓷外壳导致电阻器整体散热效果较差,因为温度对电阻工作效率起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散热效果较差将影响整个电阻的性能,并且将引出端设置在电阻器的一侧,导致两个引出端之间的爬电距离太近,在电阻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爬电距离太近造成短路进而发生线路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稳定,散热效果更好的插接型端子、自散热结构车用预充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适于推广使用插接型端子、自散热结构车用预充电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接型端子、自散热结构车用预充电阻器,该车用电阻器包括金属外壳、电阻器组件、绝缘组件和陶瓷盖板,所述电阻器组件设置在金属外壳和陶瓷盖板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绝缘组件设置在金属外壳与电阻器组件之间,所述电阻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电路连接的引出片,所述引出片在电阻器组件两端对角位置上,所述陶瓷盖板对角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引出片的容纳槽。其中,金属外壳可以为铝,铜等材料。通过金属外壳的使用增加了电阻器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内部温度对电阻器的影响,另外金属外壳坚硬,防护效果更好,金属外壳的使用提升了电阻器的性能和对电阻器组件的保护。绝缘组件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电阻器组件与金属外壳的直接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安全性的同时也避免了发生绝缘失效的危险。且引出片在电阻器对角的设计增加了引出片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爬电距离太近造成短路进而发生线路危险的情况。该电阻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电阻器组件和绝缘组件均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金属外壳的上侧设有与陶瓷盖板相适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金属外壳的两外侧均设有固定孔,每个所述固定孔的上侧均设有u形槽,所述金属外壳外侧壁上设置有条形柱,所述条形柱均匀分布在固定孔一侧的金属外壳侧壁上。金属外壳上第一固定槽的设计使金属外壳与陶瓷盖板能形成稳定密闭的连接,通过将电阻器组件设置在金属外壳内部,有效的防止电阻器组件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的同时也防止电阻器组件与人为的接触,避免造成人体伤害。金属外壳上固定孔与u形槽的设计使电阻器能够随时随地的安装与固定。金属壳侧壁上条形柱的设计有效的增加了金属外壳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使电阻器组件的散热面积更大,使电阻器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组件包括两个绝缘支架、一个绝缘隔板和两个绝缘片,所述绝缘支架上均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绝缘支架分别与电阻器组件的两端连接,所述绝缘片分别在电阻器组件两端的绝缘支架与金属外壳之间,所述绝缘隔板在电阻器组件与金属外壳底侧之间,所述绝缘支架向两端延伸形成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支撑在电阻器组件另外两端的金属外壳侧壁上。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通过绝缘组件的设计避免电阻器组件与金属外壳的连接,防止电阻器绝缘失效。通过支撑脚与金属外壳侧面的抵持,避免了金属外壳在本侧面与电阻器组件的接触,起到了电阻器组件的固定作用,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绝缘材料的使用。卡接槽的设计使电阻器组件与绝缘支架的连接更稳定。绝缘支架向两端延伸形成支撑脚以及支撑脚与电阻器组件另外两端的金属外壳接触,有效的避免了电阻器组件另外两端与金属外壳的接触。绝缘隔板在电阻器组件与金属外壳底侧之间,防止电阻器组件底侧与金属外壳底侧额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器组件包括绕线电阻、金属引线和引出片,所述绕线电阻设置为奇数个,所述绕线电阻与金属引线连接,形成绕线电阻首尾串联连接,所述绕线电阻串联后形成s形且每个绕线电阻之间均为等距分布,每个绕线电阻两端的金属引线分别与两个绝缘支架上的卡接槽连接,所述绝缘片分别在两个绝缘支架卡接槽上的金属引线与金属外壳之间,所述电阻器组件上设有两个引出片,所述引出片分别位于串联后的绕线电阻的首尾两端上,即引出片在串联后的绕线电阻两端对角位置上。通过将绕线电阻设置为奇数个并串联连接,以及串联后形成s形使引出片在固定到串联后的绕线电阻上以后能够保持在电阻器组件的对角位置上,引出片对角设计可以增加两个引出片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因为爬电距离太近造成短路进而发生线路危险。金属引线的设计使各个绕线电阻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同时金属引线与绝缘支架上卡接槽的卡接使电阻器组件与绝缘支架的连接更稳定。绝缘片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金属引线与卡接槽卡接后裸露在绝缘支架外侧的金属引线与金属外壳的接触。绝缘支架设计为两个确保每个绕线电阻的两端均与金属外壳绝缘。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绕线电阻不限于奇数个,只要绕线电阻连接后,引出片在对角位置上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电阻包括有陶瓷棒,以及缠绕在陶瓷棒上的电阻丝,所述陶瓷棒的两端上设有金属帽盖,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对应的两个金属帽盖上,所述引出片焊接在串联后的绕线电阻首尾两端的金属帽盖上。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陶瓷棒主要用于电阻丝的缠绕,通过陶瓷棒绝缘性的利用使绕线电阻能够正常运行,金属帽盖作为绕线电阻的电极,方便绕线电阻的连接。通过将引出片焊接在金属帽盖上实现电阻丝与引出片的连接,保证电阻器组件与电路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棒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陶瓷棒的外径尺寸为9mm、长度为48mm,所述电阻丝的材质为镍铬合金。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镍铬合金丝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耐热性,且可塑性强,是一种良好的绕线电阻材料,陶瓷棒的体积小,使电阻器的整体体积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容纳槽和通孔,所述容纳槽设置在陶瓷盖板对角位置上且与引出片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槽适配。陶瓷盖板上第二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槽的适配设计实现陶瓷盖板与金属外壳的稳定密闭连接,防止电阻器组件与外部的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的同时也防止电阻器组件与人为的接触,避免造成人体伤害。容纳槽的设计为引出片的安装存放提供稳定空间,在保护引出片的同时也电阻器能够与电路的连接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内部其他空间灌注水泥。水泥通过陶瓷盖板上的通孔灌注到金属外壳内部的空间里,水泥实现对电阻器组件的固化作用,防止内部组件因为结构的不稳定造成碰撞进而损坏电阻器的内部组件,同时水泥具有绝缘性和较好的吸热作用,能够吸收电阻上的热量,使电阻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该车用电阻器包括散热效果良好的金属外壳、电阻器组件、绝缘组件和陶瓷盖板,所述金属外壳通过绝缘组件与电阻器组件连接,所述电阻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电路连接的引出片,所述引出片在电阻器组件两端对角位置上,所述陶瓷盖板对角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引出片的容纳槽。通过金属外壳的使用增加了电阻器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内部温度对电阻器的影响,另外金属外壳坚硬,防护效果更好,金属外壳的使用提升了电阻器的性能和对电阻器组件的保护。绝缘组件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电阻器组件与金属外壳的直接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安全性的同时也避免了发生触电的危险。且引出片在电阻器对角的设计增加了引出片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爬电距离太近造成短路进而发生线路危险的情况。该电阻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器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一种插接型端子、自散热结构车用预充电阻器,该插接型端子、自散热结构车用预充电阻器包括散热效果良好的金属外壳1、电阻器组件2、绝缘组件3和陶瓷盖板4,所述电阻器组件2设置在金属外壳1和陶瓷盖板4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绝缘组件3设置在金属外壳1与电阻器组件2之间,所述电阻器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与电路连接的引出片5,所述引出片5在电阻器组件2两端对角位置上,所述陶瓷盖板4对角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引出片5的容纳槽41。通过金属外壳1的使用增加了电阻器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内部温度对电阻器的影响,另外金属外壳1坚硬,防护效果更好,金属外壳1的使用提升了电阻器的性能和对电阻器组件2的保护。绝缘组件3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电阻器组件2与金属外壳1的直接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2安全性的同时也避免了发生触电的危险。且引出片5在电阻器对角的设计增加了引出片5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爬电距离太近造成短路进而发生线路危险的情况。该电阻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1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1,所述电阻器组件2和绝缘组件3均设置在安装槽11内,所述金属外壳1的上侧设有与陶瓷盖板4相适配的第一固定槽12,所述金属外壳1的两外侧均设有固定孔13,每个所述固定孔13的上侧均设有u形槽14,所述金属外壳1外侧壁上设置有条形柱15,所述条形柱15均匀分布在固定孔13一侧的金属外壳1侧壁上。金属外壳1上第一固定槽12的设计使金属外壳1与陶瓷盖板4能形成稳定密闭的连接,通过将电阻器组件2设置在金属外壳1内部,有效的防止电阻器组件2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2的同时也防止电阻器组件2与人为的接触,避免造成人体伤害。金属外壳1上固定孔13与u形槽14的设计使电阻器能够随时随地的安装与固定。金属外壳1侧壁上条形柱15的设计有效的增加了金属外壳1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使电阻器组件2的散热面积更大,使电阻器散热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组件3包括两个绝缘支架31、一个绝缘隔板(图未示)和两个绝缘片,所述绝缘支架31上均设置有卡接槽311,所述绝缘支架31分别与电阻器组件2的两端连接,所述绝缘片分别在电阻器组件2两端的绝缘支架31与金属外壳1之间,所述绝缘隔板在电阻器组件2与金属外壳1底侧之间,所述绝缘支架31向两端延伸形成支撑脚312,所述支撑脚312支撑在电阻器组件2另外两端的金属外壳1侧壁上。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通过绝缘组件3的设计避免电阻器组件2与金属外壳1的连接,防止电阻器绝缘失效。通过支撑脚312与金属外壳1侧面的抵持,避免了金属外壳1在本侧面与电阻器组件2的接触,起到了电阻器组件2的固定作用,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绝缘材料的使用。卡接槽311的设计使电阻器组件2与绝缘支架31的连接更稳定。绝缘支架31向两端延伸形成支撑脚312以及支撑脚312与电阻器组件2另外两端的金属外壳1接触,有效的避免了电阻器组件2另外两端与金属外壳1的接触。绝缘隔板在电阻器组件2与金属外壳1底侧之间,防止电阻器组件2底侧与金属外壳1底侧额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器组件2包括绕线电阻21、金属引线22和引出片5,所述绕线电阻21设置为奇数个,所述绕线电阻21与金属引线22连接,形成绕线电阻21首尾串联连接,所述绕线电阻21串联后形成s形且每个绕线电阻21之间均为等距分布,每个绕线电阻21两端的金属引线22分别与两个绝缘支架31上的卡接槽311连接,所述绝缘片分别在两个绝缘支架31卡接槽311上的金属引线22与金属外壳1之间,所述电阻器组件2上设有两个引出片5,所述引出片5分别位于串联后的绕线电阻21的首尾两端上,即引出片5在串联后的绕线电阻21两端对角位置上。通过将绕线电阻21设置为奇数个并串联连接,以及串联后形成s形使引出片5在固定到串联后的绕线电阻21上以后能够保持在电阻器组件2的对角位置上,引出片5对角设计可以增加两个引出片5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因为爬电距离太近造成短路进而发生线路危险。金属引线22的设计使各个绕线电阻21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同时金属引线22与绝缘支架31上卡接槽311的卡接使电阻器组件2与绝缘支架31的连接更稳定。绝缘片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金属引线22与卡接槽311卡接后裸露在绝缘支架31外侧的金属引线22与金属外壳1的接触。绝缘支架31设计为两个确保每个绕线电阻21的两端均与金属外壳1绝缘。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绕线电阻21不限于奇数个,只要绕线电阻21连接后,引出片5在对角位置上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电阻21包括有陶瓷棒211,以及缠绕在陶瓷棒上的电阻丝212,所述陶瓷棒211的两端上设有金属帽盖213,所述电阻丝21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对应的两个金属帽盖213上,所述引出片5焊接在串联后的绕线电阻21首尾两端的金属帽盖213上。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陶瓷棒211主要用于电阻丝212的缠绕,通过陶瓷棒211绝缘性的利用使绕线电阻21能够正常运行,金属帽盖213作为绕线电阻21的电极,方便绕线电阻21的连接。通过将引出片5焊接在金属帽盖213上实现电阻丝212与引出片5的连接,保证电阻器组件2与电路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棒21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陶瓷棒211的外径尺寸为9mm、长度为48mm,所述电阻丝212的材质为镍铬合金。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镍铬合金丝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耐热性,且可塑性强,是一种良好的绕线电阻21材料,陶瓷棒211的体积小,使电阻器的整体体积较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盖板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42,容纳槽41和通孔,所述容纳槽41设置在陶瓷盖板4对角位置上且与引出片5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槽42与第一固定槽12适配。陶瓷盖板4上第二固定槽42与第一固定槽12的适配设计实现陶瓷盖板4与金属外壳1的稳定密闭连接,防止电阻器组件2与外部的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2的同时也防止电阻器组件2与人为的接触,避免造成人体伤害。容纳槽41的设计为引出片5的安装存放提供稳定空间,在保护引出片5的同时也电阻器能够与电路的连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1内部其他空间灌注水泥(图未示)。水泥通过陶瓷盖板4上的通孔灌注到金属外壳1内部的空间里,水泥实现对电阻器组件2的固化作用,防止电阻器组件2因为结构的不稳定造成碰撞进而损坏电阻器组件2,同时水泥具有绝缘性和较好的吸热作用,能够吸收电阻上的热量,使电阻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该车用电阻器包括散热效果良好的金属外壳、电阻器组件、绝缘组件和陶瓷盖板,所述金属外壳通过绝缘组件与电阻器组件连接,所述电阻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电路连接的引出片,所述引出片在电阻器组件两端对角位置上,所述陶瓷盖板对角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引出片的容纳槽。通过金属外壳的使用增加了电阻器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内部温度对电阻器的影响,另外金属外壳坚硬,防护效果更好,金属外壳的使用提升了电阻器的性能和对电阻器组件的保护。绝缘组件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电阻器组件与金属外壳的直接接触,在保护电阻器组件安全性的同时也避免了发生触电的危险。且引出片在电阻器对角的设计增加了引出片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爬电距离太近造成短路进而发生线路危险的情况。该电阻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