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6054发布日期:2019-11-29 17:4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开关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的按键开关都采用独立泡点接触或是滑片夹簧设计,触点容易变形,而且焊接后塑胶或是弹片有收缩现象,从而导致通电是闪烁或是不通电现象;通电脚与通电脚5间容易出现距离太近,高温高湿环境下有不绝缘隐患;弹片4单点与通电脚接触面接触,同时弹片容易变形,有接触不充分现象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其能够解决市场按键开关通电不能完全杜绝通电不良状况的问题,有效保障通电接触面接触充分,尤其适合在电开关的生产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键开关,包括盖板、推轴、基座、弹片,所述的盖板设在基座上,推轴穿过盖板,且设在基座内,在推轴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推轴的下端外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左弹片、两个右弹片,在基座内分别设有四个通电脚,两个所述的通电脚与两个左弹片对应设置,另外的两个所述的通电脚与两个右弹片对应设置,

所述的推轴包括推轴本体、连接块,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供推轴本体穿过的通槽,推轴本体的下端穿过通槽,且与连接块相连,所述的连接块的底壁上设有通腔体,在连接块上的左壁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在连接块上的右壁上设有两个与第一缺口对称设置的第二缺口,两个所述的左弹片的下端分别插入到与其对应的第一缺口内,两个所述的右弹片的下端分别插入到与其对应的第二缺口内,所述的左弹片、右弹片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弹片包括横弹片、斜弹片和弧形弹片,所述的横弹片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缺口内,且横弹片的另一端与斜弹片的一端相连,所述的斜弹片的另一端与弧形弹片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弧形弹片的另一端靠近推轴本体的外壁设置,且顶在推轴本体的外壁设置,所述的弧形弹片的凸起外壁与盖板内壁之间设有通电脚,

所述的基座内设有引导柱,该引导柱与通腔体配合设置,在通腔体与引导柱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设在通腔体的顶壁上,所述的弹簧的另一端设在引导柱底端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左、右两侧下端对称设有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在基座的左、右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相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卡板卡设在第一卡槽内,第二卡板卡设在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块的竖截面为倒梯形。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左弹片之间设有左分隔柱,两个右弹片之间设有右分隔柱,所述的左分隔柱、右分隔柱分别设在连接块的两侧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片的双重弹力,让弹片与通电脚接触面接触完全充分,从而达到通电过程中通电状态更优越的效果;在产品经过过炉后,如果塑胶出现轻微缩小变形情况,也能保障弹片与通电脚接触面的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按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左弹片与通电脚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5是延伸弹片表现结构方式。

图中:

1、盖板2、推轴本体3、基座

4、弹片5、通电脚6、弹簧

7、左弹片8、右弹片9、连接块

10、通腔体11、横弹片12、斜弹片

13、弧形弹片14、引导柱15、折弯点

16、弹片与通电脚接触点17、弹片与推轴塑胶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键开关,包括盖板1、推轴、基座3、弹片,所述的盖板1设在基座3上,推轴2穿过盖板1,且设在基座3内,在推轴2与基座3之间设有弹簧6,推轴2的下端外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左弹片7、两个右弹片8,在基座内分别设有四个通电脚5,两个所述的通电脚与两个左弹片7对应设置,另外的两个所述的通电脚5与两个右弹片8对应设置,

所述的推轴包括推轴本体2、连接块9,所述的盖板1上设有供推轴本体2穿过的通槽,推轴本体2的下端穿过通槽,且与连接块9相连,所述的连接块9的底壁上设有通腔体10,在连接块9上的左壁上设有两个第一缺口,在连接块上的右壁上设有两个与第一缺口对称设置的第二缺口,两个所述的左弹片7的下端分别插入到与其对应的第一缺口内,两个所述的右弹片8的下端分别插入到与其对应的第二缺口内,所述的左弹片7、右弹片8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弹片7包括横弹片11、斜弹片12和弧形弹片13,所述的横弹片11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缺口内,且横弹片11的另一端与斜弹片12的一端相连,所述的斜弹片12的另一端与弧形弹片13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弧形弹片13的另一端靠近推轴本体2的外壁设置,且顶在推轴本体2的外壁设置,所述的弧形弹片13的凸起外壁与盖板1内壁之间设有通电脚5,

所述的基座3内设有引导柱14,该引导柱14与通腔体10配合设置,在通腔10与引导柱14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的弹簧6的一端设在通腔体10的顶壁上,所述的弹簧6的另一端设在引导柱14底端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盖板1左、右两侧下端对称设有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在基座3的左、右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相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卡板卡设在第一卡槽内,第二卡板卡设在第二卡槽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块9的竖截面为倒梯形。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的左弹片7之间设有左分隔柱,两个右弹片8之间设有右分隔柱,所述的左分隔柱、右分隔柱分别设在连接块9的两侧上。

实施例2

图5是左弹片7、右弹片8的延伸弹片表现结构方式,其余结构不仅限于此。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此结构是通过设置的左弹片7、右弹片8,将弹片双重弹力,让弹片与通电脚接触面接触完全充分,从而达到通电过程中通电状态更优越。

首先通过左弹片7、右弹片8的折弯点15(以下将左弹片、右弹片统称为弹片)将弹片折弯到有效弯度,保障弹片与通电脚接触点16过赢配合,充分保障装配后此位置的接触;同时,装配后设计弹片与推轴塑胶接触点17采用过赢接触,通过此过赢接触将弹片往通电脚接触面顶,在原有接触基础上再让其接触更加充分,能有效保障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弹片与通电脚能有效保持充分接触。此结构在产品经过过炉(回流焊或是波峰焊)后(部分回返修回反复焊接多次),如果塑胶出现轻微缩小变形情况,也能保障弹片与通电脚接触面的充分接触。

通过通电脚咋基座内的位置,可以改变不同的通电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