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阶梯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4391发布日期:2019-12-20 21:0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阶梯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阶梯型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现有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通常为长方体状,但是有一些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呈阶梯状,而现有的长方体状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无法有效地利用该阶梯状空间。为了对该阶梯状空间进行有效利用,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作成阶梯状,成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现有的长方体状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内部的电芯通常为卷绕式电芯或叠片式电芯,卷绕式电芯的生产工艺难度比叠片式电芯低,故卷绕式电芯的生产成本比叠片式电芯低。若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作成阶梯状,其内部的电芯显然无法采用卷绕式结构,只能采用叠片式结构,并且还需要采用“一大一小”这两种叠片,比普通的叠片式电芯的生产成本会更高。如何改进阶梯型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芯结构,成为了一个需要正视和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阶梯型锂离子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阶梯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有铝塑膜、第一电芯、第二电芯、正极耳、负极耳、pcb板,所述铝塑膜将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包覆在一起,所述第二电芯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电芯,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并联;所述正极耳的一端包覆于所述铝塑膜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连接;所述正极耳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铝塑膜,并与所述pcb板处的正极触点连接;所述负极耳的一端包覆于所述铝塑膜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连接,所述负极耳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铝塑膜,并与所述pcb板处的负极触点连接。

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均为卷绕式电芯。

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二电芯设于所述第一电芯的一侧,所述pcb板设于所述第一电芯的另一侧。

进一步阐述,还包括有u型封纸、环形封纸,所述pcb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电芯的一面相重叠,所述u型封纸从所述pcb板的另一面向所述第一电芯的另一面包覆,所述环形封纸卷绕于所述u型封纸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卷绕式电芯相互并联的方式的巧妙设计,在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阶梯型结构设计的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其内部电芯的生产成本上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注:已将环形封纸隐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注:已将u型封纸和环形封纸隐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注:已将u型封纸和环形封纸隐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注:已将u型封纸和环形封纸隐藏)。

附图标号:10、铝塑膜;20、第一电芯;30、第二电芯;40、正极耳;50、负极耳;60、pcb板;70、u型封纸;80、环形封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的阶梯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有铝塑膜10、第一电芯20、第二电芯30、正极耳40、负极耳50、pcb板60,所述铝塑膜10将所述第一电芯20与所述第二电芯30包覆在一起,所述第二电芯3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电芯20,所述第一电芯20与所述第二电芯30并联;所述正极耳40的一端包覆于所述铝塑膜10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20连接;所述正极耳40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铝塑膜10,并与所述pcb板60处的正极触点连接;所述负极耳50的一端包覆于所述铝塑膜10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20连接,所述负极耳50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铝塑膜10,并与所述pcb板60处的负极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电芯20与所述第二电芯30均为卷绕式电芯。由于采用所述第一电芯20与所述第二电芯30并联的方式,则无需将阶梯型锂离子电池内部做成单个电芯,采用两个电芯进行并联的方式,则两个电芯均可做成卷绕式电芯,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附图5所示,所述第二电芯30设于所述第一电芯20的一侧,所述pcb板60设于所述第一电芯20的另一侧。pcb板60与第二电芯30设置于第一电芯20的不同侧,可避免阶梯型锂离子电池的pcb板60在放置时受压。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还包括有u型封纸70、环形封纸80,所述pcb板60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电芯20的一面相重叠,所述u型封纸70从所述pcb板60的另一面向所述第一电芯20的另一面包覆,所述环形封纸80卷绕于所述u型封纸70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