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却线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4540发布日期:2020-01-15 00:4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却线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却线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在生产过程中,塑化后被挤出的物料经过热切割造粒成型形成线缆结构,刚成型的线缆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因此冷却设备是线缆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器械之一。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的线缆冷却装置大多为水冷结构,通过将温度较高的线缆置入流动的水中进行冷却,而后将冷却完成的线缆导出,由于冷却过程中需要大量水作为冷却剂,冷却水循环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吸热后的水进行降温,同时完成冷却后线缆上粘附的水珠也需要另外去除,需要另外添加冷却水降温和残留水吸附结构,冷却成本较高,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风冷却线缆的装置,通过延长冷却风与线缆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线缆的冷却效果,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却线缆的装置,包括风冷箱和进风组件,所述风冷箱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一支撑架,且所述进风组件设置于该风冷箱正面,所述风冷箱内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且多个所述隔板沿该风冷箱长度方向前后交错分布;

所述风冷箱顶部设置有一封闭该风冷箱的盖板,所述风冷箱靠近进风组件一侧设置有进线管,且该风冷箱另一侧设置有一出线管,所述进线管与所述出线管轴线重合且均延伸到所述风冷箱内部,且所述风冷箱靠近出线管一侧设置有一通孔状排风口。

采用上述一种风冷却线缆的装置,需要对线缆进行冷却处理时,将所述风冷箱的盖板开启,风冷箱顶部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将温度较高的线缆穿入进线管内,而后将线缆绕过隔板与风冷箱侧壁之间的间隙,将线缆沿风冷箱内蛇形弯曲状的气体流动通道分布,且将线缆端部通过出线管送出,将所述盖板关闭后,通过所述进风组件向风冷箱内送风,进入风冷箱内的空气沿线缆分布线路流动,从而将线缆在高速流动的空气中进行降温,风冷箱内流动的气体通过排风口排出,从而将线缆的热量冷却送出。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底部设置有一安装架,所述气泵出风端设置有一波纹管,该波纹管另一端与所述风冷箱靠近进线管一侧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一端与所述风冷箱内侧壁相接,该隔板另一端与风冷箱侧壁组成气体流动通道,且多组隔板的气体流动通道共同组成一蛇形气体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与风冷箱侧壁间的蛇形气体流道内设置有多组引导组件,且多组所述引导组件与所述隔板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组件包括一转轴和设置于该转轴两端的两组支撑板,所述转轴贯穿该支撑板,且该支撑板固定于所述风冷箱内壁,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转轴上转动设置有一支撑辊。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伸出支撑板处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支撑辊的u形转动杆,该转动杆包括两条平行杆和一竖直杆,所述平行杆贯穿转轴且与该转轴间隙配合,所述平行杆远离竖直杆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和所述转轴之间的平行杆上均套接有弹簧,所述竖直杆上转动设置有一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中部设置有一环形凹槽,且该导向辊外侧壁与所述支撑辊外侧壁相贴紧。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冷箱内设置多组交错分布的隔板,从而通过隔板将风冷箱内形成蛇形气体流道,以引导风冷气流通过该蛇形气体流道流动,延长冷却风与线缆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线缆的冷却效果,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导组件的左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风冷箱;101、盖板;102、出线管;103、进线管;104、排风口;2、进风组件;201、气泵;202、安装架;203、波纹管;3、隔板;4、引导组件;401、支撑板;402、转轴;403、支撑辊;404、转动杆;405、导向辊;406、挡块;40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却线缆的装置,包括风冷箱1和进风组件2,风冷箱1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一支撑架,且进风组件2设置于该风冷箱1正面,风冷箱1内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3,且多个隔板3沿该风冷箱1长度方向前后交错分布。

风冷箱1顶部设置有一封闭该风冷箱1的盖板101,盖板101一侧与风冷箱1通过锁扣连接,另一侧与风冷箱1通过铰链铰接,风冷箱1靠近进风组件2一侧设置有进线管103,且该风冷箱1另一侧设置有一出线管102,进线管103与出线管102轴线重合且均延伸到风冷箱1内部,且风冷箱1靠近出线管102一侧设置有一通孔状排风口104。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进风组件2包括气泵201,气泵201底部设置有一安装架202,气泵201出风端设置有一波纹管203,该波纹管203另一端与风冷箱1靠近进线管103一侧连通,通过气泵201将外界空气导入波纹管203内,而后通过波纹管203将高速流动的气体导入风冷箱1内对线缆进行冷却,隔板3一端与风冷箱1内侧壁相接,该隔板3另一端与风冷箱1侧壁组成气体流动通道,且多组隔板3的气体流动通道共同组成一蛇形气体流道。

隔板3与风冷箱1侧壁间的蛇形气体流道内设置有多组引导组件4,且多组引导组件4与隔板3一一对应,引导组件4用以支撑并引导需要冷却的线缆沿蛇形气体流道移动,引导组件4包括一转轴402和设置于该转轴402两端的两组支撑板401,转轴402贯穿该支撑板401,且该支撑板401固定于风冷箱1内壁,两组支撑板401之间的转轴402上转动设置有一支撑辊403,转轴402伸出支撑板401处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支撑辊403的u形转动杆404,该转动杆404包括两条平行杆和一竖直杆,平行杆贯穿转轴402且与该转轴402间隙配合,平行杆远离竖直杆一端设置有挡块406,挡块406和转轴402之间的平行杆上均套接有弹簧407,竖直杆上转动设置有一导向辊405,导向辊405中部设置有一环形凹槽,且该导向辊405外侧壁与支撑辊403外侧壁相贴紧,通过拉动导向辊405,通过导向辊405拉动转动杆404移动,从而带动挡块406挤压弹簧407,弹簧407压缩,导向辊405与支撑辊403分离,将线缆穿过导向辊405和支撑辊403之间的间隙,而后松开导向辊405,弹簧407支撑挡块406复位,从而通过挡块406依次拉动转动杆404和导向辊405,通过导向辊405将线缆与支撑辊403相贴紧,从而通过支撑辊403配合导向辊405对需要冷却线缆的移动状态进行导向支撑。

采用上述结构,需要对线缆进行冷却处理时,将风冷箱1的盖板101开启,风冷箱1顶部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将温度较高的线缆穿入进线管103内,而后将线缆绕过隔板3与风冷箱1侧壁之间的间隙,将线缆沿风冷箱1内蛇形弯曲状的气体流动通道分布,且将线缆端部通过出线管102送出,将盖板101关闭后,通过进风组件2向风冷箱1内送风,进入风冷箱1内的空气沿线缆分布线路流动,从而将线缆在高速流动的空气中进行降温,风冷箱1内流动的气体通过排风口104排出,从而将线缆的热量冷却送出;

通过在风冷箱1内设置多组交错分布的隔板3,从而通过隔板3将风冷箱1内形成蛇形气体流道,以引导风冷气流通过该蛇形气体流道流动,延长冷却风与线缆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线缆的冷却效果,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