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2496发布日期:2020-03-27 14:0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容量的电极负极逐渐被采用,但由于其首次效率低,需要补充锂源。通常的方法是直接在负极表面掺混锂粉,但是由于锂是活泼金属,容易发生反应,补锂的环境要求很苛刻。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能够对负极进行补锂,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其中,所述隔膜朝向正极片的一面形成有补锂层,所述补锂层由li7ti5o12经涂覆形成。

进一步,所述li7ti5o12补锂层完全涂覆在所述隔膜朝向正极片的一面上。

进一步,所述li7ti5o12条纹间隔涂覆在所述朝向正极片的一面上。

进一步,所述li7ti5o12的粒径为10-500nm。

进一步,涂覆形成的补锂层的厚度为2-30μm。

进一步,所述负极片包括有硅碳负极。

进一步,所述硅碳负极为碳包覆纳米硅材料或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li7ti5o12在电池化成时发生氧化反应,li7ti5o12释放出三个锂离子和三个电子,锂离子穿过所述隔膜对负极片进行补锂。由li7ti5o12形成的补锂层朝向正极片一侧设置,由于正极片为高电位,使得补锂层能够发生氧化实现补锂功能。如果补锂层设置在朝向负极片一侧,由于负极片是低电位,补锂层不能氧化,从而不能释放出锂离子,起不到补锂作用。

二、在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好的电芯后,在0.001-0.2c电流化成作用下进行补锂,li7ti5o12释放的锂离子迁移到负极片实现负极片的补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补锂层条纹间隔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正极片1;负极片2;隔膜3;补锂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隔膜3和电解液,所述隔膜3位于所述正极片1和负极片2之间,所述隔膜3朝向正极片1的一面形成有补锂层4,所述补锂层4由li7ti5o12经涂覆形成。优选地,所述li7ti5o12的粒径为10-500nm。更进一步的,所述li7ti5o12的粒径为100-300nm,优选为200nm。

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li7ti5o12在电池化成时发生氧化反应,li7ti5o12释放出三个锂离子和三个电子,锂离子穿过所述隔膜3对负极片2进行补锂。由li7ti5o12形成的补锂层4朝向正极片1一侧设置,由于正极片1为高电位,使得补锂层4能够发生氧化实现补锂功能。如果补锂层4设置在朝向负极片2一侧,由于负极片2是低电位,补锂层4不能氧化,从而不能释放出锂离子,起不到补锂作用。

在隔膜3、正极片1和负极片2卷绕好的电芯后,在0.001-0.2c电流化成作用下进行补锂,li7ti5o12释放的锂离子迁移到负极片2实现负极片2的补锂。

优选地,所述li7ti5o12补锂层完全涂覆在所述隔膜朝向正极片的一面上。

作为补锂层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li7ti5o12条纹间隔涂覆在所述朝向正极片的一面上。所述补锂层的条纹方向为所述隔膜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所述补锂层占所述隔膜朝向正极片的一面的面积比为50%。

优选的,所述li7ti5o12和粘合剂混合后,再涂覆至隔膜3朝向正极片1的一面,涂覆形成的补锂层4的厚度为2-30μm。更进一步的,所述补锂层4为10μm或20μm。

优选地,所述负极片2包括有硅碳负极。所述硅碳负极为碳包覆纳米硅材料或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低的脱锂电位,并且对于环境友好、储量丰富,非常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如图2所示,所述正极片1和负极片2间隔设置,正极片1和负极片2之间设置有隔膜3,所述隔膜3朝向正极片1的一面形成有补锂层4。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