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座结构及充电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6401发布日期:2020-05-20 02:3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充电座结构及充电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对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结构及充电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自主充电机构充电电极裸露在外,容易因外部原因(金属物体接触、水溅、人体触碰等)导致正负极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充电座结构及充电对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电座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极片,所述本体的侧壁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充电座结构配合的充电头上的充电棒穿过,使充电棒与所述电极片接触。电极片位于安装腔内,避免了因电极片外露而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内具有限位槽,所述电极片一侧具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或者是,所述安装腔内具有限位块,所述电极片一侧具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安装腔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配合本体,另一端连接电极片,所述弹性件用于使充电棒与所述电极片接触更加紧密。电极片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可以调整自身的高度和角度,与电极棒能够紧密贴合,另外,限位槽和限位块的设置限制了电极片上下移动的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极片与电极棒对接的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组安装腔,每组安装腔包括两个安装腔,相邻安装腔之间采用挡板分隔开。每组安装腔对应相适配的充电头,多组安装腔可同时完成多个充电主体的充电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内具有限位槽,所述电极片一侧具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电极片靠近开口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拉簧或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片靠近开口一端的上表面具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为斜面或弧面。导向结构的设置减小了电极棒与电极片之间的平面度误差,提高对接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对接机构,包括充电座结构和充电头,所述充电座结构为上文所述的充电座结构,所述充电头包括电极棒。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头还包括安装件,所述电极棒安装在安装件上,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在充电主体上。充电主体可以为电动汽车、电瓶车、扫地机器人或其他需要充电的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棒为两根,所述两根电极棒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腔的宽度,这种设计防止两根电极棒与同一安装腔内的电极片接触,避免短路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片为板片状,所述电极片的长度大于等于电极棒的长度。充电时,电极片与电极棒为面与面接触,这种设计可确保电极棒与电极片充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极片位于安装腔内,避免了因电极片外露而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充电对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一b-b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充电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充电座结构,11、本体,111、安装腔,1111、电极片,11111、限位块,11112、导向结构,1112、弹性件,1113、供电线,1114、限位槽,112、挡板,2、充电头,21、电极棒,22、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充电对接机构,包括充电座结构1和充电头2,充电头2包括电极棒21。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充电座结构1,包括本体11,本体11具有安装腔111,安装腔111内安装有电极片1111,电极片1111与供电线1113的一端相接形成电连接,本体11的侧壁具有开口,开口用于与充电座结构1配合的充电头2上的充电棒21穿过,使充电棒21与电极片1111接触。电极片1111位于安装腔111内,避免了因电极片1111外露而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保护作用。

于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1内具有限位槽1114,电极片1111靠近开口的一侧具有与限位槽1114配合的限位块11111,安装腔111还包括弹性件1112,弹性件1112一端配合本体11,另一端连接电极片1111,弹性件1112用于使充电棒21与电极片1111接触更加紧密。电极片1111在弹性件1112的作用下可以调整自身的高度和角度,与电极棒21能够紧密贴合,另外,限位槽1114和限位块11111的设置限制了电极片1111上下移动的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极片1111与电极棒21对接的精度。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腔内可具有限位块,电极片一侧具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1具有至少一组安装腔111,每组安装腔111包括两个安装腔111,相邻安装腔111之间采用挡板112分隔开。每组安装腔对应相适配的充电头,多组安装腔可同时完成多个充电主体的充电工作。

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12为复位弹簧,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可以为拉簧或扭簧。

于本实施例中,电极片1111靠近开口一端的上表面具有导向结构11112,导向结构11112为斜面或弧面。导向结构的设置减小了电极棒与电极片之间的平面度误差,提高对接的精准度。

于本实施例中,充电头2还包括安装件22,电极棒21安装在安装件22上,安装件22用于安装在充电主体上。充电主体可以为电动汽车、电瓶车、扫地机器人或其他需要充电的设备。

于本实施例中,电极棒21为两根,两根电极棒21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腔111的宽度,这种设计防止两根电极棒与同一安装腔内的电极片接触,避免短路的发生。

于本实施例中,电极片1111为板片状,电极片1111的长度大于等于电极棒21的长度。充电时,电极片与电极棒为面与面接触,这种设计可确保电极棒与电极片充分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极片,所述本体的侧壁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充电座结构配合的充电头上的充电棒穿过,使充电棒与所述电极片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具有限位槽,所述电极片一侧具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或者是,所述安装腔内具有限位块,所述电极片一侧具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安装腔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配合本体,另一端连接电极片,所述弹性件用于使充电棒与所述电极片接触更加紧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组安装腔,每组安装腔包括两个安装腔,相邻安装腔之间采用挡板分隔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具有限位槽,所述电极片一侧具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电极片靠近开口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拉簧或扭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靠近开口一端的上表面具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为斜面或弧面。

7.一种充电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结构和充电头,所述充电座结构为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座结构,所述充电头包括电极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还包括安装件,所述电极棒安装在安装件上,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在充电主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棒为两根,所述两根电极棒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腔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为板片状,所述电极片的长度大于等于电极棒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座结构及充电对接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极片,所述本体的侧壁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充电座结构配合的充电头上的充电棒穿过,使充电棒与所述电极片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之处:电极片位于安装腔内,避免了因电极片外露而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举;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成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