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9315发布日期:2020-05-08 13:4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对高效、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共识,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易得、丰富、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如今已成为新能源开发中的热点。目前,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因而对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的提升,得到了光伏行业的重点关注。现有常规组件中电池片通过焊带串联焊接,再封装形成组件,因而电池片表面约有2~4%的区域被焊带所遮挡,无法接受光照,这意味着这部分光照会损失,从而导致发电量减少,因此为了将这部分光照利用,实现组件发电量增益,一种贴覆在焊带表面的光伏反光膜应运而生。但是由于作为封装材料的eva长期在户外接受光照和水汽,会产生醋酸,腐蚀反光膜表面金属铝反光层,降低光反射率,导致增益效果消失。所以技术人员都在研发如何而目前常见的保护层制备方法如镀膜或者淋涂成膜,成本高、工序较多、工艺复杂。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成本低、工序少且简单,反射效果好,不易被腐蚀的反光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包括:粘结层、载体层、棱柱层、反光层和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所述粘结层设置于所述载体层的下方,所述粘结层粘接在光伏组件电池片正面焊带上,所述棱柱层设置于所述载体层的上方,所述棱柱层的下表面呈平面状,所述棱柱层的上表面由多条棱柱结构平行且呈周期性排列构成,所述棱柱层上方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贴覆于所述棱柱层的上表面,所述反光层随着多条棱柱结构的起伏而起伏,所述反光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所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覆盖于所述反光层的上表面,所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随着多条棱柱结构的起伏而起伏。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棱柱层的纵向截面为多个三角形,所述棱柱层具有多条第一棱线,多个三角形的顶点分设于所述多条第一棱线上,所述反光层具有多条第二棱线,所述反光层的多个顶点分别位于所述多条第二棱线上,所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具有多条第三棱线,所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的多个顶点分别位于所述多条第三棱线上,每条第一棱线均和一条第二棱线、第三棱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棱柱层的底线至第一棱线的高度为25~5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结层的纵向截面为矩形,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0~40μm,所述粘结层的材料为改性聚氨酯树脂、eva、eea、sis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的纵向截面为矩形,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为35~90μm,所述载体层的材料为pp、pet、pbt膜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80~100nm,所述反光层的材料为金属铝。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的厚度为15~30nm,所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的材料为致密氧化铝,当所述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浸泡在0.1mol/l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中48h后,所述反光层表面掉铝面积小于或等于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当组件封装材料eva在户外受光照和水汽影响,生成酸性物质时,通过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有效保护反光层不受腐蚀,极大延长反光膜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其对光伏组件发电量增益的效果;第二,与常规保护层制备方法相比,工艺简便、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第三,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1为粘结层、2为载体层、3为棱柱层、4为反光层、5为保护层、6为第一棱线、7为第二棱线、8为第三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如图1~2所示,从下到上共分为5层,分别为:粘结层1、载体层2、棱柱层3、反光层4、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粘结层1的材料为改性聚氨酯树脂、eva、eea、sis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厚度为10~40μm,粘结层1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载体层2的厚度为35~90μm,可以采用pp、pet、pbt膜中的任意一种,载体层2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棱柱层3由多条棱柱结构平行且呈周期性排列构成,其下表面呈平面状,上表面为起伏状,其底线至棱线的高度为25~50μm,在图2中,棱柱层3的纵向截面为多个三角形。反光层4的厚度为80~100nm,材料为金属铝,从图2可以看出,从纵向截面来看,反光层4的任意一个最高点的垂线与棱柱层3的其中一个最高点的垂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沿反光层4表面覆盖,厚度为15~30nm,从图2可以看出,从纵向截面来看,反光层4的任意一个最高点的垂线与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的其中一个最高点的垂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的材料为致密氧化铝,当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浸泡在0.1mol/l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中48h后,反光层4表面掉铝面积不大于20%。

上述如图1所示的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条棱柱结构预先制备于压辊表面,然后在载体层2表面涂覆紫外固化胶树脂并通过压辊,同时进行通过紫外灯进行紫外固化,使多条棱柱结构贴覆于载体层2上,形成棱柱层3;

(2)采用蒸镀、电镀、磁控溅射、电子束沉积中的任意一种工艺在棱柱层3的上表面镀覆一层金属铝,形成沿多条棱柱结构复合的反光层4;

(3)采用液体氧化或等离子氧化工艺对反光层4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得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

(4)将改性聚氨酯树脂、eva、eea、sis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共混造粒,再通过熔融挤出在载体层2下表面涂覆形成粘结层1,获得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下述实施例1-5: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为五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粘结层1、载体层2、棱柱层3、反光层4、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粘结层1的厚度为30μm,载体层的1厚度40μm,棱柱层3的高度为25μm,反光层4的厚度为80nm,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的厚度为15nm。

上述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条棱柱结构预先制备于压辊表面,选用pet薄膜为载体层2的材料,在载体层2表面涂覆紫外固化胶树脂并通过压辊,同时进行通过紫外灯进行紫外固化,使多条棱柱结构贴覆于载体层2上,形成棱柱层3;再选用铝靶材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对棱柱层3表面镀覆,形成沿棱柱结构复合的铝金属反光层4;然后,对反光层4表面进行等离子氧化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得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最后,将eva和eea树脂共混造粒,再通过熔融挤出在载体层2下表面涂覆形成粘结层1,获得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

将制备的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进行酸碱溶液浸泡和pct测试,经过测试,在0.1mol/l醋酸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8.5%;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0.7%;pct老化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29%。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为五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粘结层1、载体层2、棱柱层3、反光层4、保护层5。粘结层1的厚度为30μm,载体层1的厚度50μm,棱柱层3的高度为35μm,反光层4的厚度为100nm,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的厚度30nm。

上述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条棱柱结构预先制备于压辊表面,选用pet薄膜为载体层2的材料,在载体层2表面涂覆紫外固化胶树脂并通过压辊,同时进行通过紫外灯进行紫外固化,使多条棱柱结构贴覆于载体层2上,形成棱柱层3;再选用铝靶材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对棱柱层3表面镀覆,形成沿棱柱结构复合的铝金属反光层4;然后,对反光层4表面进行等离子氧化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得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最后,将eva、eea和sis树脂共混造粒,再通过熔融挤出在载体层2下表面涂覆形成粘结层1,获得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

将制备的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进行酸碱溶液浸泡和pct测试,经过测试,在0.1mol/l醋酸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5.5%;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0.3%;pct48老化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23%。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为五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粘结层1、载体层2、棱柱层3、反光层4、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粘结层1的厚度为15μm,载体层1的厚度45μm,棱柱层3的高度为30μm,反光层4的厚度为90nm,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的厚度20nm。

上述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条棱柱结构预先制备于压辊表面,选用pet薄膜为载体层2的材料,在载体层2表面涂覆紫外固化胶树脂并通过压辊,同时进行通过紫外灯进行紫外固化,使多条棱柱结构贴覆于载体层2上,形成棱柱层3;再选用电镀工艺对棱柱层3表面镀覆,形成沿棱柱结构复合的铝金属反光层4;然后,对反光层4表面进行浓硝酸氧化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得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最后,将eva、eea和sis树脂共混造粒,再通过熔融挤出在载体层2下表面涂覆形成粘结层1,获得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

将制备的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进行酸碱溶液浸泡和pct测试,经过测试,在0.1mol/l醋酸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5.9%;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0.4%;pct48老化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25%。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为五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粘结层1、载体层2、棱柱层3、反光层4、保护层5。粘结层1的厚度为30μm,载体层1的厚度40μm,棱柱层3的高度为25μm,反光层4的厚度为80nm,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的厚度为30nm。

上述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条棱柱结构预先制备于压辊表面,选用pet薄膜为载体膜2,在载体层2表面涂覆紫外固化胶树脂并通过压辊,同时进行通过紫外灯进行紫外固化,使多条棱柱结构贴覆于所述载体层2上,形成棱柱层3;再选用电镀工艺对棱柱层3表面镀覆,形成沿棱柱结构复合的铝金属反光层4;然后,对反光层4表面进行等离子氧化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得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最后,将eva和eea树脂共混造粒,再通过熔融挤出在载体层2下表面涂覆形成粘结层1,获得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

将制备的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进行酸碱溶液浸泡和pct测试,经过测试,在0.1mol/l醋酸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9%;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0.8%;pct48老化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32%。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为五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粘结层1、载体层2、棱柱层3、反光层4、保护层5。粘结层1厚度为15μm,载体层1厚度45μm,棱柱层3高度为30μm,反光层4厚度为90nm,保护层5厚度20nm。

上述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条棱柱结构预先制备于压辊表面,选用pet薄膜为载体层2的材料,在载体层2表面涂覆紫外固化胶树脂并通过压辊,同时进行通过紫外灯进行紫外固化,使多条棱柱结构贴覆于载体层2上,形成棱柱层3;再选用电镀工艺对棱柱层3表面镀覆,形成沿棱柱结构复合的铝金属反光层4;然后,对反光层4表面进行等离子氧化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得到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5;最后,将eva、eea和sis树脂共混造粒,再通过熔融挤出在载体层2下表面涂覆形成粘结层1,获得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

将制备的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进行酸碱溶液浸泡和pct测试,经过测试,在0.1mol/l醋酸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5.1%;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腐蚀48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0.5%;pct48老化小时后,反光膜表面铝脱落面积为26%。

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或目的之一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酸碱功能光伏反光膜,通过增加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当组件封装材料eva在户外受光照和水汽影响,生成酸性物质时,通过耐酸碱功能性保护层有效保护反光层不受腐蚀,极大延长反光膜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其对光伏组件发电量增益的效果,与常规保护层制备方法相比,工艺简便、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