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7365发布日期:2020-05-29 12:41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搬运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兴起,锂电池相对于其他类电池的优势愈发明显,将锂电池组装成电池模组便于提高锂电池的应用性能,组装锂电池的技术也随之成熟。锂电池组装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搬运,便于将锂电池模组从线上移动至线下,继而流转至仓库或下一产线。

对锂电池模组的搬运涉及到搬运工装,目前的搬运工装分为手动和半自动两类,由于半自动的搬运工装价格昂贵,手动的搬运工装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价格实惠,因而更适合小规模的工厂装配。

但是,传统的手动搬运工装存在有如下缺陷:1、采用胀套膨胀抵住电池模组的安装孔,进而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搬运,而胀套容易磨损,胀套的跟换频率高;2、采用无兜底式设计,仅依靠四角的胀套进行固定和搬运,电池模组存在掉落的风险;3、采用把手90°翻转实现胀套膨胀的形式,使得在搬运电池模组时把手一值存在向外翻转的反作用力,不便于员工的操作。

经检索,申请日为2018.07.10,申请号为20182108653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模组夹具,该夹具便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实现降低搬运工装的磨损率以及电池模组掉落的风险,提升搬运工装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包括:

一第一把手;

一固定板,上端固设所述第一把手,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通孔;

两个u型板,上端均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锁付;

一夹持部,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并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之间;

两个缓冲片,分别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的下端;

两个导向销,分别对应穿过一所述缓冲片与一所述u型板的下端锁付。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包括:

一第二把手,下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两个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下端,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的下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抵接;

两个连接杆,包括一倾斜段、一竖直段以及一l型段;所述竖直段设于倾斜段与l型段之间;两个所述倾斜段分别设有一长槽孔;两个所述竖直段的侧面分别设有一第二通孔;

一滑动杆,穿过两个所述长槽孔与第二把手的下端连接;

一转轴,两端分别穿过一所述第二通孔与一所述u型板的侧面连接;

一第一垫块,与两个所述竖直段固接;

一第二垫块,与两个所述l型段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还包括:

两个隔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分别位于两个竖直段与u型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把手两个下端的侧面均环设一法兰件,底端设有一矩形的延伸部;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法兰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抵接;

两个所述延伸部的侧面均设有一第三通孔,所述滑动杆穿过两个所述长槽孔,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把手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将所述第二把手向上提起时,带动所述滑动杆在第一长槽孔内向上移动,进而联动所述连接杆绕转轴转动,夹紧电池模组,相对于传统上采用胀套膨胀的原理,极大的降低了搬运工装的磨损率。

2、通过所述连接杆的下段设为l型段,在搬运电池模组时为电池模组兜底,相对于传统上仅依靠四角的胀套进行固定和搬运,极大的降低了电池模组掉落的风险。

3、通过所述第二把手的竖直运动实现电池模组的夹紧与释放,相对于传统上采用把手90°翻转实现胀套膨胀的形式,无向外翻转的反作用力,便于员工的操作,极大的提升了搬运工装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00-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1-第一把手,2-固定板,3-u型板,4-夹持部,5-缓冲片,6-导向销,7-电池模组,21-第一通孔,41-第二把手,411-法兰件,412-延伸部,4121-第三通孔,42-弹簧,43-连接杆,431-倾斜段,4311-长槽孔,432-竖直段,4321-第二通孔,433-l型段,44-滑动杆,45-转轴,46-第一垫块,47-第二垫块,48-隔套,71-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

一第一把手1;所述第一把手1用于向上拉起第二把手31时提供支撑;

一固定板2,上端固设所述第一把手1,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1;

两个u型板3,上端均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的下端锁付;所述u型板3用于固定夹持部4、缓冲片5以及导向销6;

一夹持部4,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1,并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3之间;所述夹持部4用于夹持电池模组7;

两个缓冲片5,分别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3的下端;所述缓存片5用于电池模组7与搬运工装100接触时提供缓冲,避免电池模组7磕碰损坏;

两个导向销6,分别对应穿过一所述缓冲片5与一所述u型板3的下端锁付;所述导向销6用于插入电池模组7对应的孔洞71内,达到对电池模组7的固定。

通过将所述第二把手41向上提起时,带动所述滑动杆44在第一长槽孔4311内向上移动,进而联动所述连接杆43绕转轴45转动,夹紧电池模组7,相对于传统上采用胀套膨胀的原理,极大的降低了搬运工装的磨损率。

所述夹持部4包括:

一第二把手41,下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1;通过所述第二把手41的竖直运动实现电池模组7的夹紧与释放,相对于传统上采用把手90°翻转实现胀套膨胀的形式,无向外翻转的反作用力,便于员工的操作,极大的提升了搬运工装操作的便捷性;

两个弹簧4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把手41的下端,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41的下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的下端抵接;所述弹簧42用于向上拉起第二把手41时提供缓冲力,释放所述第二把手41时提供向下的弹力;

两个连接杆43,包括一倾斜段431、一竖直段432以及一l型段433;所述倾斜段431的倾角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所述竖直段432设于倾斜段431与l型段433之间;两个所述倾斜段431分别设有一长槽孔4311;两个所述竖直段432的侧面分别设有一第二通孔4321;通过所述连接杆43的下段设为l型段433,在搬运电池模组7时为电池模组7兜底,相对于传统上仅依靠四角的胀套进行固定和搬运,极大的降低了电池模组7掉落的风险;

一滑动杆44,穿过两个所述长槽孔4311与第二把手41的下端连接;所述滑动杆44通过长槽孔4311联动连接杆43进行转动;

一转轴45,两端分别穿过一所述第二通孔4321与一所述u型板3的侧面连接;

一第一垫块46,与两个所述竖直段432固接;

一第二垫块47,与两个所述l型段433固接。

所述夹持部4还包括:

两个隔套48,套设于所述转轴45上,并分别位于两个竖直段432与u型板3之间;所述隔套48用于保证连接杆43在限定的位置进行转动,避免移位。

所述第二把手41两个下端的侧面均环设一法兰件411,底端设有一矩形的延伸部412;通过设置所述延伸部412为矩形,便于螺栓的锁付;

所述弹簧42的一端与法兰件411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的下端抵接;

两个所述延伸部412的侧面均设有一第三通孔4121,所述滑动杆44穿过两个所述长槽孔4311,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三通孔4121与第二把手41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两手握住两个所述搬运工装100的第一把手1,移动至电池模组7的上方,在所述导向销6的导向作用下,将导向销6插入电池模组7对应的孔洞71内,所述缓冲片5与电池模组7接触并提供缓冲。

四指穿过所述第二把手41并向上提拉,将所述第一把手1以及第二把手41紧握于手中,带动所述滑动杆44在长槽孔4311内向上移动,进而联动所述连接杆43绕转轴45转动,所述第二垫块47转动至电池模组7的底部,完成电池模组7的夹紧,两手共同抬起,实现电池模组7的搬运。

搬运至指定位置后,四指松开,所述第二把手41在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自然向下运动,所述第二垫块47旋转离开电池模组7底部,两手握住所述第一把手1将搬运工装100向上抬起,使所述导向销6抽离电池模组7,完成所述搬运工装100的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将所述第二把手向上提起时,带动所述滑动杆在第一长槽孔内向上移动,进而联动所述连接杆绕转轴转动,夹紧电池模组,相对于传统上采用胀套膨胀的原理,极大的降低了搬运工装的磨损率。

2、通过所述连接杆的下段设为l型段,在搬运电池模组时为电池模组兜底,相对于传统上仅依靠四角的胀套进行固定和搬运,极大的降低了电池模组掉落的风险。

3、通过所述第二把手的竖直运动实现电池模组的夹紧与释放,相对于传统上采用把手90°翻转实现胀套膨胀的形式,无向外翻转的反作用力,便于员工的操作,极大的提升了搬运工装操作的便捷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