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采样结构、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768发布日期:2020-05-22 21:29阅读:1870来源:国知局
FPC采样结构、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fpc采样结构、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电动汽车,而动力电池包是电动汽车重要组成部分,模组又是动力电池包的核心,它能够为电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现有技术中,模组内部是靠fpc板实现电压与温度的采集,fpc从结构上分为单层板和双层板,传统的单层板无法满足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的布置要求,而目前双层板是在基膜层上下两面设置铜箔层,由于模组高度限制,温感采样线需朝下设置,即从底面的铜箔层引出,进一步地,为了与低压插件相连接,双层板会在端部弯折,由此温感采样线将位于背离低压插件的一面,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布线方便,电压采样线则需从顶面的铜箔层引出与低压插件相连。

但是,由于双层板的价格要比单层板更为昂贵,采用双层板设计模组零部件的成本会增加,产品的市场上竞争会处于劣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使得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能够布置在fpc单层板的同一平面上,方便采样线的走线的fpc采样结构、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fpc采样结构,包括汇流排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汇流排支架上的fpc板和低压插件,所述fpc板为单层板且包括铜箔层和基膜层,所述fpc板包括平板部和位于所述平板部端部的弯折部,所述平板部的所述基膜层位于所述铜箔层上方,所述弯折部的所述铜箔层位于朝向所述低压插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包括u型弯折部,所述u型弯折部的所述铜箔层位于所述基膜层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u型弯折部的补强板。

可选地,所述补强板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fpc板设置为沿所述补强板一面向下延伸且在所述补强板底部弯折后沿所述补强板的另一面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u型弯折部。

可选地,所述汇流排支架内部设有插设所述补强板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低压插件位于所述补强板的另一面。

可选地,所述fpc采样结构包括沿所述铜箔层引出的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所述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的端部均连接于所述低压插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芯上方的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fpc采样结构,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设有汇流排,所述fpc板与所述汇流排之间通过镍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fpc采样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fpc采样结构采用具有铜箔层和基膜层的fpc单层板,通过将fpc板设置为平板部和弯折部,使其既能满足向下延伸的温感采样线的布置,同时由于弯折后的铜箔层位于朝向低压插件的一侧,又能满足电压采样线的布置,使得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能够布置在fpc单层板的同一平面上,方便采样线的走线,由此,能够利用fpc单层板替代传统双层板的设计,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fpc采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fpc采样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fpc采样结构中fpc板的平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fpc采样结构中低压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汇流排支架、2—fpc板、3—低压插件、4—铜箔层、5—基膜层、6—平板部、7—弯折部、8—补强板、9—温感采样线、10—电压采样线、11—电芯、12—汇流排、13—镍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fpc采样结构,包括汇流排支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的fpc板2和低压插件3,所述fpc板2为单层板且包括铜箔层4和基膜层5,所述fpc板2包括平板部6和位于所述平板部6端部的弯折部7,所述平板部6的所述基膜层5位于所述铜箔层4上方,所述弯折部7的所述铜箔层4位于朝向所述低压插件3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fpc板用于采集电芯的温度和电压,分为单层板和双层板,采样线只能从铜箔层一侧采集温度和电压。本实用新型中的fpc板2为单层板,铜箔层4和基膜层5层叠设置,二者之间通过胶粘在一起,而双层板则具有两层铜箔层,分别位于基膜层的上下两面,采用双层板虽然布线方便,电压采样线和温感采样线可以分别从上下两层铜箔层走线,但采用双层板成本高。而普通的单层板设计也可能存在弯折,且普遍为90°弯折,弯折后,铜箔层4位于背离低压插件3的一侧,基膜层5位于朝向低压插件3的一侧,此时若考虑同时在铜箔层布置两种采样线且让采样线与低压插件3相连则存在走线难度,无法实现。反之,若铜箔层4位于朝向低压插件3的一侧,则可满足两种采样线同时布置在铜箔层4的需求。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fpc采样结构通过将fpc板设置为平板部和弯折部,使其既能满足向下延伸的温感采样线的布置,同时由于弯折后的铜箔层位于朝向低压插件的一侧,又能满足电压采样线的布置,使得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能够布置在fpc单层板的同一平面上,即铜箔层上,方便采样线的走线,由此,能够利用fpc单层板替代传统双层板的设计,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若铜箔层位于背离低压插件的一侧,而基膜层位于朝向低压插件的一侧,由于走线方面的限制,则无法满足将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同时布置在铜箔层的要求,此时只能采用双层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结合图2,fpc板2和低压插件3均设置在汇流排支架1,通常低压插件3设置在汇流排支架1的端部,而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弯折部7的目的是为了铜箔层4位于朝向低压插件3的一侧,以便于采样线走线布置以及与低压插件3之间的连接。

当然,弯折部7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弯折形式,只要能够满足fpc板2弯折后铜箔层4位于朝向低压插件3的一侧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7包括u型弯折部,所述u型弯折部的所述铜箔层4位于所述基膜层5的外侧,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平板部6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模组高度的限制,温感采样线需朝下布置,相应地,平板部6部分的铜箔层4必须位于基膜层5的下方,而弯折后在弯折部7部分,铜箔层4位于朝向低压插件3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平板部6与u型弯折部之间的配合,利用fpc单层板同时实现了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的走线布置,从而避免使用双层板,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功能的可行性。

为了对弯折部7结构进行定位,提升弯折部7的结构强度,所述汇流排支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u型弯折部的补强板8。当然,补强板8可以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任意适宜结构的选择。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8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fpc板2设置为沿所述补强板8一面向下延伸且在所述补强板8底部弯折后沿所述补强板8的另一面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u型弯折部。补强板8的设置可以防止采样线使用过程中由于弯折部7受到挤压碰撞而影响采样,保证采样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考虑到拆装方便,补强板8采用插设或卡接等方式安装在汇流排支架1上,具体来说,所述汇流排支架1内部设有插设所述补强板8的卡槽。卡槽与补强板8形状相配合,同样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延伸。另外,所述低压插件3位于所述补强板8的另一面,即背离平板部6的一面,也就是说,低压插件3和平板部6分别位于补强板8的两面,从而方便实现采样线的走线。

结合图4,一般来说,所述fpc采样结构包括沿所述铜箔层4引出的温感采样线9和电压采样线10,所述温感采样线9和电压采样线10的端部均连接于所述低压插件3。通过弯折部8的设置,铜箔层4位于朝向低压插件3的一侧,进而将方便温感采样线9和电压采样线10同时布置在同一面,即同时布置在铜箔层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u型弯折部整体设置为沿低压插件3高度方向延伸,以便于温感采样线9和电压采样线10在二者之间的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11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芯11上方的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fpc采样结构,所述汇流排支架1上设有汇流排12,所述fpc板2与所述汇流排12之间通过镍片13连接。具体来说,温感采样线9和电压采样线10从铜箔层4引出经镍片13后连接到低压插件3上,从而能够实现对电压和温度的采集,方便温感采样线9和电压采样线10的布置,同时利用fpc单层板满足采样需求。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模组。另外,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包。该电池包和车辆安装有具有上述fpc采样结构的电池模组,因此具有fpc采样结构的全部优点,利用fpc单层板满足温感采样线和电压采样线布置需求,方便两种采样线的走线,相对于双层板的设计来说,大大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