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5913发布日期:2020-09-01 18:15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锂电池封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加大。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关键,软包电池相对于方形和圆柱形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设计灵活、安全性能好等优点,需求量逐渐增多,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高。在动力电池领域,对电池功率输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极耳具备较大的过电流能力,在极耳宽度受限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加极耳的厚度来实现。

为此,软包锂电池在封装过程中,封装的可靠性是生产软包锂电池的重要工序之一,当前顶封主要采用硬封工艺,在设计上为避免极耳未落入极耳凹槽内引起的封装不良,极耳封装槽大于极耳宽度3mm左右,极耳胶大于极耳宽度10mm左右,当极耳金属导体厚度超过0.3mm时,在极耳与非极耳的结合部位落差大,封边强度不够,容易导致软包锂电池出现漏气、鼓胀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包括带有上封头的上模座和带有下封头的下模座,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相对应,且均带有若干极耳封装槽和位于极耳封装槽两侧的压制面,所述压制面和极耳封装槽之间设置有极耳胶封装槽,所述极耳胶封装槽和极耳封装槽之间设置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头上开槽对应极耳、极耳胶封装位置,在封装时,各处受力均匀,减少了极耳与非极耳的结合部位因受力受热不均出现的溶胶效果不好导致的漏气和鼓胀问题,在极耳与极耳胶凹槽连接处设为圆弧面,利用圆弧面的边界既能减少极耳两侧封装存在的空隙,又能减少因极耳偏移引起的封装不良现象。

优选为,所述弧面的弧度为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使得极耳封装槽和极耳胶封装槽之间的底面,在过渡过程中能够较为自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极耳两侧封装存在的空隙。

优选为,上模座于相邻两极耳封装槽和下模座于相邻两极耳封装槽(111)之间分别设有导向筒和与导向筒相匹配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块和导向筒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使得上封头和下封头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接在一起,从而有利于保证极耳封装的质量。

优选为,所述导向块的端部边缘设有导向面一,所述导向筒的筒口内侧边缘设有导向面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一和导向面二有助于导向块和导向筒在配合过程中更为顺利。

优选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对面靠近自身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杆连接相互对应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杆能够调整限位块的高度,从而能够调整上下封头封装距离,在上下封头封装过程中,限位块既可以保护封头,也可以保证软包锂电池封印厚度的一致性。

优选为,上模座和下模座于靠近同一侧的限位块处均穿设有同一竖直的导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能够进一步提高上下封头之间的对准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极耳封装的质量。

优选为,所述导向柱的周面沿轴向开设有储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槽内可填充润滑油,这样有利于上模座在下压移动的过程中,减少与导向柱之间的摩擦,从而有利于提高润滑效果。

优选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均带有于储油槽匹配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有利于削弱上下模座围绕导向柱发生周向转动的趋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极耳封装槽和压制面之间设置极耳胶封装槽,这样能够使得各处受力均匀,减少了极耳与非极耳的结合部位因受力受热不均出现的溶胶效果不好导致的漏气和鼓胀问题;

2、极耳胶封装槽和极耳封装槽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这样能够减少极耳两侧封装存在的空隙;

3、限位块通过螺杆固定于上下模座的靠近端部处,这样利用螺杆就能够调整限位块的高度,从而能够调整上下封头封装距离,在上下封头封装过程中,限位块既可以保护封头,也可以保证软包锂电池封印厚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的封装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导向块和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处放大图。

图中,1、上模座;11、上封头;111、极耳封装槽;112、压制面;113、极耳胶封装槽;114、弧面;115、导向筒;1151、导向面二;2、下模座;21、下封头;22、限位块;23、导向块;231、导向面一;24、穿孔;241、凸块;3、导向柱;31、储油槽;4、极耳;5、极耳胶;6、铝塑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矩形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中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相向面分别一体设置了两组上封头11和下封头21,且上封头11和下封头21是匹配的。具体上封头11和下封头21之间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同时,结合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上封头11和下封头21均带有极耳封装槽111和位于极耳封装槽111两侧的压制面112,且极耳封装槽111和压制面112之间设置有极耳胶封装槽113,三者自极耳封装槽111向压制面112依次成阶梯形设置,这样能够使得各处受力均匀,减少了极耳4与铝塑膜6的结合部位因受力受热不均出现的极耳胶5的溶胶效果不好导致的漏气和鼓胀问题。另外,极耳胶封装槽113和极耳封装槽111之间通过弧面114过渡,且此处的弧面114的弧度为π,这样两者过渡较为平缓,从而既能减少极耳两侧封装存在的空隙,又能减少因极耳偏移引起的封装不良现象。

再者,如附图1所示,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对面靠近各自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螺杆固定了一限位块22,且位于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的限位块22时两两相对应的。这样方便了工作人员拆卸更换限位块22,以便调整限位块22的高度,从而便于调整上封头11和下封头21的封装距离,在上封头11和下封头21的封装过程中,限位块22既可以保护封头,也可以保证软包锂电池封印厚度的一致性。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上模座1于相邻两极耳封装槽111之间设置有导向筒115,且导向筒115位于上封头11的一外侧,而下模座2于相邻两极耳封装槽111之间设置有导向块23,且导向块23位于下封头21的一外侧。且导向筒115和导向块23之间是相对应的。再者,导向块23面向导向筒115一端的边缘设有导向面一231,而导向筒115的筒口内侧边缘设有导向面二1151,这样方便了导向块23和导向筒115能够更为顺利的对接在一起。这样使得上封头11和下封头21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接在一起,从而有利于保证极耳4的封装质量。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封装的顶封头结构,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6和附图7所示,上模座1和下模座2靠近同一侧的限位块22的位置均穿设置有同一竖直的限位块22。导向柱3的周面上开设了一条储油槽31,储油槽31内可添加润滑油。这样使得上模座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与导向柱3之间的润滑效果。而且,上模座1于导向柱3穿设过的穿孔24中还设有凸块241,且凸块241与储油槽31相匹配,这样进一步削弱了上模座1在移动过程中围绕导向柱3发生周向转动的趋势。从而有利于保证极耳的封装质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