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7578发布日期:2020-05-22 21:1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具体涉及隔离开关领域。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isolatingswitch)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用以连通和切断小电流电路”,无灭弧功能的开关器件。隔离开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一般用作高压隔离开关,即额定电压在1kv以上的隔离开关,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隔离开关的主要特点是无灭弧能力,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

现有隔离开关,尤其是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应用在高铁的高压环境下,由于其结构大多采用铜排连接,即裸露在空气中的铜排,通过升降装置来执行连通或断开的动作。这样,铜排始终裸露在空气当中并进行插接,基本依靠空气绝缘的方式来实现绝缘,当空气湿度较大或环境较为污秽时,会导致安全性非常低。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的安全性高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主要解决了现有高铁上应用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由于铜排裸露在空气当中进行插接,从而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绝缘触头盒,壳体设置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固定设置有u型铜管,u型铜管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u型铜管包括弯管和两个直管,所述两个直管靠近与弯管连接处的绝缘层外侧镜像固定设置有干式终端。增设干式终端可以避免直管该位置处场强过高从而产生的系统不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u型铜管弯管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增设电流互感器可以实时监测u型铜管的电流强度,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将u型铜管的弯管全包,将u型铜管的两个直管半包,u型铜管两个直管未被绝缘层包裹的部分插入绝缘触头盒的连接金具内。尽可能增加绝缘层的长度,即保证了连接处金属件的直接连接,又完全避免了金属件在空气中裸露,整体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u型铜管两个直管包覆绝缘层部分的外侧位置相同处均冷缩设置有锥形头,锥形头与绝缘触头盒相适配。锥形头的设置,更加有利于插拔动作的执行以及连接位置处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u型铜管通过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升降机构顶部。设置在固定架顶部时,便于检修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半包围式抱箍型支架,两个半包围式抱箍型支架分别用于固定两个直管。半包围式抱箍结构较为简单,支撑强度大,针对u型铜管结构的固定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干式终端、绝缘层均为硅橡胶、环氧或sm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由于将现有技术中的铜排替换为u型铜管,并在u型铜管外侧增设绝缘层,这样不但流通电流增大,同时绝缘层的设置避免了空气绝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且性能全面提升,安全性进一步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设锥形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明细如下:

1-壳体;2-u型铜管;3-绝缘层;4-干式终端;5-电流互感器;6-升降机构;7-固定架;8-绝缘触头盒;9-锥形头;21-直管;22-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依据的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裸露铜排进行改进,首先增加绝缘层3,避免裸露于空气当中,采用实体绝缘以克服空气绝缘的问题;其次,将铜排改为铜管,增大流通能力,更加适用于高压环境。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如图1、图2所示:

该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设置有绝缘触头盒8,壳体1设置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上固定设置有u型铜管2,u型铜管2外侧设置有绝缘层3。绝缘层3的目的在于克服空气绝缘所带来的问题,可选用硅橡胶、环氧或smc材质等。使用时,开启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带动u型铜管2运动,使u型铜管2插入绝缘触头盒8中并与连接金具连接,或使u型铜管2从绝缘触头盒8中的连接金具中脱出。为了进一步提升插拔动作的执行以及连接位置处的可靠性,可在u型铜管2两个直管21包覆绝缘层3部分的外侧位置相同处冷缩设置有锥形头9,锥形头9与绝缘触头盒8相适配。

u型铜管2包括弯管22和两个直管21,若需要避免u型铜管2两个直管21靠近与弯管22连接处的场强过高引起系统不稳定,可以在该位置处增设干式终端4。还可在弯管22处增设电流互感器5,从而监测u型铜管2的电流,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设置绝缘层3时,应满足连接时无金属裸露于空气中,因此,建议绝缘层3将u型铜管2的弯管22全包,将u型铜管2的两个直管21半包,u型铜管2两个直管21未被绝缘层3包裹的部分插入绝缘触头盒8的连接金具内。尽可能增加绝缘层3的长度,即保证了连接处金属件的直接连接,又完全避免了金属件在空气中裸露,整体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u型铜管2的固定方式以及固定结构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但应以保证u型铜管2能够在升降机构6的带动下执行相应动作。一种较佳的结构是,直接将u型铜管2通过固定架7固定设置于升降机构6顶部。设置在升降机构6顶部时,便于检修更换。而固定架7同样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应以多次上下运动,完成插入或脱出动作后依然固定牢靠为前提,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包围式抱箍型固定架7,该固定架7包括两个半包围式抱箍型支架,两个半包围式抱箍型支架分别用于固定两个直管21。半包围式抱箍型支架结构较为简单,且支撑强度大,针对u型铜管2结构的固定可靠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绝缘触头盒,壳体设置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固定设置有u型铜管,u型铜管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铜管包括弯管和两个直管,所述两个直管靠近与弯管连接处的绝缘层外侧镜像固定设置有干式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铜管弯管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将u型铜管的弯管全包,将u型铜管的两个直管半包,u型铜管两个直管未被绝缘层包裹的部分插入绝缘触头盒的连接金具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铜管两个直管包覆绝缘层部分的外侧位置相同处均冷缩设置有锥形头,锥形头与绝缘触头盒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铜管通过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升降机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半包围式抱箍型支架,两个半包围式抱箍型支架分别用于固定两个直管。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终端、绝缘层均为硅橡胶、环氧或smc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主要解决了现有高铁上应用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由于铜排裸露在空气当中进行插接,从而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该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绝缘触头盒,壳体设置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固定设置有U型铜管,U型铜管外侧设置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管型母线插头,由于将现有技术中的铜排替换为U型铜管,并在U型铜管外侧增设绝缘层,这样不但流通电流增大,同时绝缘层的设置避免了空气绝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且性能全面提升,安全性进一步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宫衍圣;王继来;叶霖;刘刚;杨筱安;林志海;李景坤;刘洋;靳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神电高压电器有限公司;西安神电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