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用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642发布日期:2020-05-26 17:4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用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摄像用光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体育赛事和娱乐节目的直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直播画面画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摄像机需要集可接电、可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现有技术中由于输电线、电信号线和光通信部件的外径各不相同,集成在同一根缆内,会使内部外径较小的电信号线和光通信部件在缆芯内移动,在摄像移动时,由于电信号线和光通信部件的晃动而使传输信号不稳定,影响摄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所述缆芯和外护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和包带层,包带层位于屏蔽层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加强单元和位于加强单元外的多根输电线,位于相邻两根输电线之间的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和至少一根电信号线构成,所述缆芯内空隙填充棉线。

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所述缆芯和外护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和包带层,包带层位于屏蔽层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骨架、电信号线、加强单元、光通信部件和输电线构成,所述骨架由骨架主体构成,骨架主体中部形成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四周形成多个第一放置槽,相邻两各第一放置槽的间隔处形成至少一个第三放置槽或至少一个第四放置槽,骨架主体内至少具有一个第三放置槽和一个第四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外壁分别设有一个嵌入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放置槽内设有输电线,第二放置槽内设有加强单元,第三放置槽内设有电信号线,第四放置槽内设有光通信部件。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主体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电信号线、加强单元、光通信部件和输电线位于骨架内,使光缆在成缆时可以不使用扎纱,且骨架为内部的电信号线、光通信部件和输电线提供了一定的保护,防止电信号线、光通信部件和输电线受到侧压力而影响传输效果。

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所述缆芯和外护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和包带层,包带层位于屏蔽层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加强单元和位于加强单元外的多根输电线,位于相邻两根输电线之间的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和至少一根电信号线构成,光通信部件外还设有光通信部件保护层,电信号线外还设有电信号线保护层,所述光通信部件保护层和电信号线保护层四边为弧形,与周围的加强单元外缘、输电线外缘和包带层内缘相贴合,用以固定缆芯内各单元的位置。

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所述缆芯和外护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和包带层,包带层位于屏蔽层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加强单元和位于加强单元外的多根输电线,位于相邻两根输电线之间的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和至少一根电信号线构成,所述的包带层向不含电信号线的输电线之间的间隙内凹进,凹进部的包带层外侧还设有两根光通信部件,使光通信部件与输电线隔离,隔离输电线长期工作所发出的热量,延长光通信部件的使用寿命,所述缆芯内空隙填充棉线。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和光通信部件的最外侧离光缆轴心的距离小于输电线的最外侧离光缆轴心的距离。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带层是无纺布带或石棉带或阻水带。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是由软铜丝编织成的编织密度大于等于%的编织带。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通信部件是紧套光纤。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通信部件是紧套光纤,所述紧套光纤的光纤是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是具有绝缘护套的铜导体或铝导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是具有绝缘护套的铜导体或铝导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层材料是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单元材料为钢丝或非金属玻璃纤维杆。

当然,为了增加光缆的柔软度,在保证拉伸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加强单元材料还可以是多根钢丝绞合而成的钢绞线,或由多根非金属玻璃纤维杆绞合而成的非金属玻璃纤维杆绞线,所述的钢丝和非金属玻璃纤维杆越细,光缆的柔软度越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柔软,弯曲性能好,抗压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骨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护层、2.屏蔽层、3.包带层、4.电信号线、41.电信号线保护层、5.加强单元、6.光通信部件、61.光通信部件保护层、7.输电线、8.骨架、81.骨架主体、82.第一放置槽、83.第二放置槽、84.第三放置槽、85.第四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1,所述缆芯和外护层1之间还设有屏蔽层2和包带层3,包带层3位于屏蔽层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加强单元5和位于加强单元5外的四根输电线7,位于相邻两根输电线7之间的两根光通信部件6和两根电信号线4构成,所述缆芯内空隙填充棉线。

实施例2

请见图2和图3,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1,所述缆芯和外护层1之间还设有屏蔽层2和包带层3,包带层3位于屏蔽层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骨架8、电信号线4、加强单元5、光通信部件6和输电线7构成,所述骨架8由骨架主体81构成,骨架主体81中部形成第二放置槽83,第二放置槽83四周形成四个第一放置槽82,相邻两个第一放置槽82的间隔处形成至少一个第三放置槽84或至少一个第四放置槽85,骨架主体81内至少具有两个第三放置槽84和两个第四放置槽85,所述第一放置槽82、第三放置槽84和第四放置槽85外壁分别设有一个嵌入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放置槽82内设有输电线7,第二放置槽83内设有加强单元5,第三放置槽84内设有电信号线4,第四放置槽85内设有光通信部件6。

上述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主体81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

本实施例中,电信号线4、加强单元5、光通信部件6和输电线7位于骨架8内,使光缆在成缆时可以不使用扎纱,且骨架8为内部的电信号线4、光通信部件6和输电线7提供了一定的保护,防止电信号线4、光通信部件6和输电线7受到侧压力而影响传输效果。

实施例3

请见图4,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1,所述缆芯和外护层1之间还设有屏蔽层2和包带层3,包带层3位于屏蔽层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加强单元5和位于加强单元5外的四根输电线7,位于相邻两根输电线7之间的两根光通信部件6和两根电信号线4构成,光通信部件6外还设有光通信部件保护层61,电信号线4外还设有电信号线保护层41,所述光通信部件保护层61和电信号线保护层41四边为弧形,与周围的加强单元5外缘、输电线7外缘和包带层3内缘相贴合,用以固定缆芯内各单元的位置。

实施例4

请见图5,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具有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外护层1,所述缆芯和外护层1之间还设有屏蔽层2和包带层3,包带层3位于屏蔽层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加强单元5和位于加强单元5外的四根输电线7,位于相邻两根输电线7之间的两根电信号线4构成,所述的包带层3向不含电信号线4的输电线7之间的间隙内凹进,凹进部的包带层3外侧还设有两根光通信部件6,使光通信部件6与输电线7隔离,隔离输电线7长期工作所发出的热量,延长光通信部件的使用寿命,所述缆芯内空隙填充棉线。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4和光通信部件6的最外侧离光缆轴心的距离小于输电线7的最外侧离光缆轴心的距离。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带层3是无纺布带或石棉带或阻水带。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2是由软铜丝编织成的编织密度大于等于90%的编织带。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通信部件6是紧套光纤,所述紧套光纤的光纤是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a1c型。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线4是具有绝缘护套的铜导体或铝导体。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7是具有绝缘护套的铜导体或铝导体。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层1材料是阻燃聚烯烃或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摄像用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单元5材料为钢丝或非金属玻璃纤维杆。

当然,为了增加光缆的柔软度,在保证拉伸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加强单元材料还可以是多根钢丝绞合而成的钢绞线,或由多根非金属玻璃纤维杆绞合而成的非金属玻璃纤维杆绞线,所述的钢丝和非金属玻璃纤维杆越细,光缆的柔软度越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摄像移动时,由于电信号线和光通信部件的晃动而使传输信号不稳定,影响摄像效果的问题。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