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907发布日期:2020-06-23 22:1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平价上网时代来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仍需不断降本提效,从而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在电池端,金属化的成本占据电池成本的50%以上,且金属化是决定电池效率的重要环节。银浆和硅基体的接触,存在极大的金属复合,对于p型电池,前表面为磷掺杂的n+发射极结构,经过丝网印刷、烧结之后金属接触区域的暗饱和电流密度(j0,metal)为800-1000fa/cm2;n型电池,前表面为磷掺杂的p+发射极结构,经过丝网印刷、烧结之后金属接触区域的暗饱和电流密度为1000-2000fa/cm2;而采用分步印刷技术制作金属电极,印刷主栅可以采用腐蚀性低,电阻率小的银浆,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主栅金属接触区域的复合,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细栅收集的载流子汇聚主栅的传输损失,提升电池的填充因子;同时印刷细栅时可以采用更窄线宽的银浆,降低电池前表面的遮光面积,提高电池对光的吸收,从而提升电池的短路电流;综上,采用分布印刷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

然而,采用分布印刷技术,由于主副栅搭接处重复印刷银浆,烧结以后搭接处整体的高度高于主栅和细栅,造成电池片主栅两边存在局部高度差,在使用分布印刷技术批量生产电池片时,容易划伤背电场,造成外观和el不良,影响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分步印刷技术批量生产电池片时容易划伤背电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包括硅电池本体和其上表面上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电极包括有相互呈垂直网状交错的主栅和细栅,主栅和细栅之间连接有防断栅,防断栅为下底宽、上底窄的梯形状,其上底与细栅搭接,下底与主栅一次印刷成型,所述细栅与防断栅搭接的一端设为搭接头,搭接头宽度为逐渐增宽设置,搭接头整体位于防断栅覆盖范围内。

主栅与防断栅为一次印刷,细栅与搭接头为一次印刷,搭接头与防断栅为相互重叠覆盖设置。搭接头以及防断栅的宽度都远宽于细栅的宽度,因此两者连接后的导电效果更好,电流损失小,不容易发生断栅,同时由于搭接头的宽度较大,即使其产生一定的高度差,也不容易划伤堆叠在一起的其他硅电池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搭接头搭接在防断栅的上侧。

作为优选,防断栅为等腰梯形,且关于主栅镜像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搭接头外轮廓为圆弧形,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划伤堆叠在一起的其他硅电池片。

本文还提供另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包括硅电池本体1和其上表面上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电极包括有相互呈垂直网状交错的主栅和细栅,细栅上靠近主栅的一端连接有防断栅,且防断栅为逐步增宽设置,主栅的两侧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搭接槽,防断栅的外端为正好完全嵌合搭接槽设置。

防断栅与细栅为一体印刷,防断栅为正好完全嵌合搭接槽内,两者之间几乎没有重叠区域,因此几乎没有高度差的产生,避免划伤堆叠在一起的其他硅电池片;同时由于防断栅的末端宽度较宽,可以保证与主栅的连接,不容易发生断栅。

作为优选,所述的搭接槽为矩形,防断栅的外端形状与搭接槽匹配。这样可以增长与搭接槽的接触长度,提高导电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主栅与防断栅为一次印刷,细栅与搭接头为一次印刷,搭接头与防断栅为相互重叠覆盖设置,同时由于搭接头的宽度较大,即使其产生一定的高度差,也不容易划伤堆叠在一起的其他硅电池片;2.防断栅与细栅为一体印刷,防断栅为正好完全嵌合搭接槽内,两者之间几乎没有重叠区域,因此几乎没有高度差的产生,避免划伤堆叠在一起的其他硅电池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引用实施例1的a部放大图;

附图3是附图1引用实施例2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1和图2,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包括硅电池本体1和其上表面上的正面电极,正面电极包括有相互呈垂直网状交错的主栅2和细栅3,主栅2和细栅3之间连接有防断栅4,防断栅4为下底宽、上底窄的梯形状,其上底与细栅3搭接,下底与主栅2一次印刷成型,细栅3与防断栅4搭接的一端设为搭接头31,搭接头31宽度为逐渐增宽设置,搭接头31整体位于防断栅4覆盖范围内,搭接头与防断栅覆盖部分的长度为0.05~0.5mm,最宽处为0.03~0.15mm。

见图2,搭接头31搭接在防断栅4的上侧。

见图2,防断栅4为等腰梯形,且关于主栅2镜像对称设置。

见图2,搭接头31外轮廓为圆弧形,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划伤堆叠在一起的其他硅电池片。

实施例2:见图1和图3,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包括硅电池本体1和其上表面上的正面电极,正面电极包括有相互呈垂直网状交错的主栅2和细栅3,细栅3上靠近主栅2的一端连接有防断栅4,且防断栅4为逐步增宽设置,主栅2的两侧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搭接槽21,防断栅4的外端为正好完全嵌合搭接槽21设置。

见图3,搭接槽21为矩形,防断栅4的外端形状与搭接槽21匹配。搭接槽的宽度为0.05~0.5mm,搭接槽的深度为0.03~0.5mm。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包括硅电池本体(1)和其上表面上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电极包括有相互呈垂直网状交错的主栅(2)和细栅(3),主栅(2)和细栅(3)之间连接有防断栅(4),防断栅(4)为下底宽、上底窄的梯形状,其上底与细栅(3)搭接,下底与主栅(2)一次印刷成型,所述细栅(3)与防断栅(4)搭接的一端设为搭接头(31),搭接头(31)宽度为逐渐增宽设置,搭接头(31)整体位于防断栅(4)覆盖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接头(31)搭接在防断栅(4)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其特征在于:防断栅(4)为等腰梯形,且关于主栅(2)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接头(31)外轮廓为圆弧形。

5.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包括硅电池本体(1)和其上表面上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电极包括有相互呈垂直网状交错的主栅(2)和细栅(3),细栅(3)上靠近主栅(2)的一端连接有防断栅(4),且防断栅(4)为逐步增宽设置,主栅(2)的两侧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搭接槽(21),防断栅(4)的外端为正好完全嵌合搭接槽(2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接槽(21)为矩形,防断栅(4)的外端形状与搭接槽(21)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新型分步印刷正面电极的硅电池。它包括硅电池本体和其上表面上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电极包括有相互呈垂直网状交错的主栅和细栅,主栅和细栅之间连接有防断栅,防断栅为下底宽、上底窄的梯形状,其上底与细栅搭接,下底与主栅一次印刷成型,所述细栅与防断栅搭接的一端设为搭接头,搭接头宽度为逐渐增宽设置,搭接头整体位于防断栅覆盖范围内。搭接头以及防断栅的宽度都远宽于细栅的宽度,因此两者连接后的导电效果更好,电流损失小,不容易发生断栅,同时由于搭接头的宽度较大,即使其产生一定的高度差,也不容易划伤堆叠在一起的其他硅电池片。

技术研发人员:丰明璋;林纲正;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