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5516发布日期:2020-05-19 20:4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是一种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rj连接器包括rj45连接器和rj11连接器两种,其中rj45连接器属于计算机网络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电信通用接口,而rj11连接器主要应用于电话网络、程控交换机等领域。rj45连接器共有8根端子,所述8根端子在宽度方向上呈一横排且直线分布。rj45连接器的宽度尺寸约11.70mm。现有市场需求要求多个接口并列分布,此时对载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要求也会增加,满足不了现有市场对于高密度安装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插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节省了宽度方向上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插头端子以及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所述插头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所述芯线与插头端子连接,所述绝缘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具有两侧壁,两侧壁之间限定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插头端子呈两竖列对称排布于绝缘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壁的内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延伸且前后延伸的第一绝缘块、安装于第一绝缘块前端左侧的第二绝缘块以及安装于第一绝缘块前端右侧的第三绝缘块,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分布有若干前后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绝缘块和第三绝缘块围设形成上述收容空间,所述插头端子固持于第一凹槽内的固持臂、自固持臂的前端向前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臂以及自固持臂的后端弯折延伸且与芯线卡合连接的尾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将第一绝缘块、插头端子和芯线包围扣合的扣板组件,所述扣板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左扣板和右扣板,第一绝缘块具有第一扣合部,左、右扣板具有与第一扣合部对应的第二扣合部,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其中一个是凸台且另外一个是扣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台是非圆凸台,所述扣孔是非圆扣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台是圆柱,所述扣孔是圆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右扣板均包括塑胶板以及与塑胶板固持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包括嵌入塑胶板内的基部以及自基部的上下两端横向弯折延伸的若干第一扣持部,所述扣孔位于第一扣持部上且露出于塑胶板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塑胶板于面向第一绝缘块的内侧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每一个第二凹槽具有塑胶对向延伸形成的缩口,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左右两侧面对称设有位于第一凹槽后方的若干卡点,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收容芯线,芯线的前部由缩口卡位固定,芯线的后部由卡点压迫固定,所述芯线的中部与插头端子的尾部卡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套设于第二、第三绝缘块外的插头组件以及组设于扣板组件外的外壳,所述金属件包括露出于塑胶板前方的第二扣持部以及露出于塑胶板后方的第三扣持部,所述第二扣持部设有前扣板孔,所述第三扣持部设有后扣板孔,所述插头组件设有扣合在前扣板孔内的锁止凸部,所述外壳设有扣合在后扣板孔内的锁止凸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组件的顶部安装有解锁拉环,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压制解锁拉环而使解锁拉环限位滑动的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销,所述插头组件一体延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自由末端具有第一圆孔,所述解锁拉环具有第二圆孔,所述固定销穿设于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中而将解锁拉环枢接安装于拉杆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组件于面向插座连接器的前方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外壳于远离插座连接器的后方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之间穿设有导光条。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端子系在宽度方向上呈两排固持在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且对称式分布,从而节省了宽度方向上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另一部分分解图。

图5为图4中扣板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4中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1的主视图。

图8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9为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11为图10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13为图12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14为与本发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15为与本发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6为与本发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16,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连接器100以及与插头连接器100对接的插座连接器200。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rj连接器,然,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rj连接器,即,本发明适用于其他类的插头和插座配合的线缆连接器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13,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1、若干插头端子12以及具有若干芯线131的线缆13。所述插头端子12收容于绝缘本体11内,所述芯线131与插头端子12连接。所述绝缘本体11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具有两侧壁,两侧壁之间限定有一收容空间110。所述插头端子12呈两竖列对称排布于绝缘本体11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壁的内表面。每侧的插头端子12至少具有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两对。

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延伸且前后延伸的第一绝缘块111、安装于第一绝缘块111前端左侧的第二绝缘块112以及安装于第一绝缘块111前端右侧的第三绝缘块113。所述第一绝缘块111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分布有若干前后延伸的第一凹槽1110,所述第二绝缘块112和第三绝缘块113围设形成上述收容空间110。所述插头端子12固持于第一凹槽1110内的固持臂121、自固持臂121的前端向前延伸入收容空间110内的接触臂122以及自固持臂121的后端弯折延伸且与芯线131卡合连接的尾部123。

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还包括将第一绝缘块111、插头端子12和芯线131包围扣合的扣板组件15。所述扣板组件15包括分体设置的左扣板151和右扣板152,第一绝缘块111具有第一扣合部,左、右扣板151、152具有与第一扣合部对应的第二扣合部,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其中一个是凸台1111且另外一个是扣孔150。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块111的上下两表面对称设有至少四个凸台1111,所述左、右扣板151、152分别设有与凸台1111对应扣合的四个扣孔150,从而保证左、右扣板151、152能够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上均能够紧密扣合于第一绝缘块111,不松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1111共8个,所述左扣板151具有与左侧4个凸台扣合的4个扣孔150,所述右扣板152也具有与右侧4个凸台扣合的4个扣孔150,即左扣板151和右扣板152分别安装至不同的凸台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1111也可以总共为4个,即,左扣板151的4个扣孔150安装至4个凸台后右扣板152的4个扣孔150再安装至同样的4个凸台上,此种情况下需要相应地提高凸台的高度。

请参考图1至图9,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所述凸台1111是非圆凸台,所述扣孔150是非圆扣孔。实施方式一的凸台1111和扣孔150之间的配合系平行组装扣合而成,即,左扣板151/右扣板152上的4个扣孔150都是同时组装悬挂在对应的凸台1111上。

请参考图10至图11,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中,所述凸台1111是圆柱,所述扣孔150是圆孔。实施方式二的凸台1111和扣孔150之间的配合系旋转组装扣合而成,即,左扣板151/右扣板152位于前方且上下设置的两个扣孔150(可称之为旋转孔)先安装在对应的凸台1111(可称之为旋转凸台)上,然后左扣板151/右扣板152以旋转孔和旋转凸台为轴心旋转,最后再将位于后方且上下设置的两个扣孔150(可称之为挂孔)安装在对应的凸台1111(可称之为悬挂凸台)上。

所述左、右扣板151、152均包括塑胶板153以及与塑胶板153固持的金属件154,所述金属件154包括嵌入塑胶板153内的基部1541以及自基部1541的上下两端横向弯折延伸的若干第一扣持部1542,所述扣孔150位于第一扣持部1542上且露出于塑胶板153外。此扣孔特征优选形成于单独嵌入塑胶板153内的金属件154上,也可以是塑胶板153直接延伸出来。

所述塑胶板153于面向第一绝缘块111的内侧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1531,每一个第二凹槽1531具有塑胶对向延伸形成的缩口1532,所述第一绝缘块111的左右两侧面对称设有位于第一凹槽1110后方的若干卡点1112。所述第二凹槽1531对应收容芯线131,芯线131的前部由缩口1532卡位固定,防止芯线131串动,芯线131的后部由卡点1112压迫固定,起到止退作用,所述芯线131的中部与插头端子12的尾部123卡合连接。在插头端子12和芯线131连接并安装至绝缘本体11后,左扣板151从左侧且右扣板152从右侧组装至绝缘本体11上,从而将插头端子12和芯线131卡位固定好。

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还包括套设于第二、第三绝缘块112、113外的插头组件14以及组设于扣板组件15外的外壳16。所述金属件154包括露出于塑胶板153前方的第二扣持部1543以及露出于塑胶板153后方的第三扣持部1544,所述第二扣持部1543设有前扣板孔1545,所述第三扣持部1544设有后扣板孔1546,所述插头组件14插入至收容腔210从而所述插头端子12与所述插座端子22一一对接。所述插头组件14设有扣合在前扣板孔1545内的锁止凸部141,所述外壳16设有扣合在后扣板孔1546内的锁止凸块161。通过锁止凸部141和前扣板孔1545之间的扣合以及锁止凸块161和后扣板孔1546之间的扣合,将插头组件14和外壳16固定于左、右扣板151、152上。

所述插头组件14的顶部安装有解锁拉环17,所述外壳16的顶部设有限位块162。本发明还包括固定销18,所述插头组件14一体延设有拉杆142,所述拉杆142的自由末端具有第一圆孔1420,所述解锁拉环17具有第二圆孔171,所述固定销18穿设于第一圆孔1420和第二圆孔171中而将解锁拉环17枢接安装于拉杆142上。

请参考图12至图13,在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组件14于面向插座连接器200的前方设有第一开孔140,所述外壳16于远离插座连接器200的后方设有第二开孔160,所述第一开孔140和第二开孔160之间穿设有导光条(未标号)。所述插座连接器200设有led灯(未图示),当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对接时,led灯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孔140射入且经过导光条到达第二卡孔160处,如此,提供给使用者插接或传输状态的提示信号。

请参考图14至图16,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基座21和收容于绝缘基座21内的若干插座端子22。所述绝缘基座21包括围设形成收容腔210的塑胶外框211和由收容腔210围绕的板片状的塑胶内芯212,所述插座端子22呈两竖列对称排布于塑胶内芯212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外侧面。

所述插座端子22插入成型于塑胶内芯212而组成端子模组。所述塑胶外框211包括底墙2111、与底墙2111相对设置的顶墙2112、连接底墙2111和顶墙2112从而在上下方向上竖直延伸的左、右侧墙2113、2114以及在宽度方向上横向延伸而连接底墙2111、顶墙2112、左、右侧墙2113、2114的后墙2115,所述后墙2115设有开口2110。所述端子模组组装入该开口2110。

所述插座端子22包括镶埋成型于塑胶内芯212里的固持部221以及自固持部221一体延伸出塑胶内芯212外的接触部222。所述接触部222包括凸伸出塑胶内芯212左侧而面向左侧墙2113的第一接触部2221以及凸伸出塑胶内芯212右侧而面向右侧墙2114的第二接触部2222,所述第一接触部2221和第二接触部2222呈两竖列对称排布于塑胶内芯212的左右两侧。每侧的插座端子22与插头端子12相对应,也至少具有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两对。

当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对接时,所述解锁拉环17绕着固定销18旋转,所述限位块162压制解锁拉环17而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滑动。

本发明将现有rj45连接器的8pin端子的沿直线横向排列方式改成两竖列对称排布方式,缩小了连接器的接口空间,将连接器的宽度由现有的11.7mm缩减至5.8mm,相差近两倍。在同等空间尺寸下,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及与插头连接器100对接的插座连接器200,均能够完成近两倍的安装密度,解决了市场上高密度运用的需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