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6227发布日期:2020-06-09 19:5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使用越来越广泛,功能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的电子设备,现有的智能手机的显示屏组件屏占比较低,使得用户体验欠佳。为了提高屏占比,会将摄像头设于显示屏的下方。通常,显示屏用于显示画面的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及与多个像素电性连接的多条纵横交错的走线。然而,屏下摄像头在成像的过程中,外界的光线在经过显示屏进入摄像头时,多条走线会造成光线在交错的两个方向上均发生衍射,导致屏下摄像头所成的像在交错的两个方向上均不清晰并具有多重成像,成像品质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包括透光的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像素阵列、电路结构及第一遮光层。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所述电路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路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电路图案和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电路图案。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接,所述第一电路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投影及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二投影,多个所述第一投影与多个所述第二投影相互交错。第一遮光层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衬底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发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上,所述第二电路图案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一电路图案。光线照射所述第二显示区形成第一显示图案,所述第一显示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仅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四方向排列的第三投影。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及第一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包括透光的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像素阵列、电路结构及第一遮光层。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所述电路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路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电路图案和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电路图案。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接,所述第一电路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投影及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二投影,多个所述第一投影与多个所述第二投影相互交错。第一遮光层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衬底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发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上,所述第二电路图案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一电路图案。光线照射所述第二显示区形成第一显示图案,所述第一显示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仅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四方向排列的第三投影。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口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以使外界光线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后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口。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将显示屏分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在第二显示区内设置第一遮光层,以使得光线照射第二显示区会形成第一显示图案,该第一显示图案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只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四方向排列的第三投影,相较于将摄像头设置在具有纵横交错的走线的屏幕区域下方造成两个方向的衍射而言,摄像头设置在与第二显示区下方最多只会造成一个方向(第四方向)的衍射,成像更为清晰,图像品质较高。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一种显示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沿ii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另一种显示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图像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电子设备的一种显示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电子设备沿viii-v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电子设备的一种显示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电子设备的一种显示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电子设备沿xiii-x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图像的场景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目标图像的场景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重合区域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包括显示屏100及第一摄像头400。显示屏100包括透明的衬底10、设置在衬底10上的像素阵列20、电路结构30及第一遮光层40。其中像素阵列2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21,每个像素单元21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22。电路结构30用于驱动发光元件22,电路结构30包括位于显示屏100的第一显示区110内的第一电路图案31和位于显示屏100的第二显示区120内的第二电路图案32。第一电路图案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1延伸并沿第二方向x2排列的第一投影及多个沿第二方向x2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1排列的第二投影,多个第一投影与多个第二投影相互交错,第二显示区120与第一显示区110相接。第一遮光层40形成在第二显示区120内的衬底10上,位于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2均设置在第一遮光层40上,第二电路图案32连接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2及第一电路图案31,光线照射第二显示区120形成第一显示图案33,第一显示图案33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仅包括沿第三方向x3延伸并沿第四方向x4排列的第三投影。第一摄像头400设置在显示屏100的一侧,第一摄像头400的入光口410与第二显示区120对应,以使外界光线经过第二显示区120后进入第一摄像头400的入光口410。

其中,在一个例子中,第二显示区120可以位于显示屏100的边缘处(可以是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或右边缘),第一显示区110为显示屏100的除了第二显示区120的其他区域,因此,第一显示区110包围第二显示区120,或者说,第二显示区120的三面都是第一显示区110。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显示区120可以与显示屏100的边缘(可以是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或右边缘)相距一定距离,第一显示区110为显示屏100的除了第二显示区120的其他区域,因此,第一显示区110环绕第二显示区120,或者说,第二显示区120的四面都是第一显示区110。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将显示屏100分为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在第二显示区120内设置第一遮光层40,以使得光线照射第二显示区120会形成第一显示图案33,该第一显示图案33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只包括沿第三方向x3延伸并沿第四方向x4排列的第三投影,相较于将第一摄像头400设置在具有纵横交错的走线的屏幕区域下方造成两个方向的衍射而言,第一摄像头400设置在与第二显示区120下方最多只会造成一个方向的衍射,对应的,所成的像也只会在一个方向上不清楚,在其他方向上的成像较清晰,因此图像的整体品质较高。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具体地,衬底10可采用聚酰亚胺(pi)制成,以使得衬底10在具有强韧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像素阵列2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21,每个像素单元21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22。发光元件22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其中,像素单元21可包括多个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蓝色像素单元等,对应的,发光元件22可包括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22可包括透光的阴极221、阳极222、及处于阴极221和阳极222之间的发光层223。第一显示区110内的发光元件22中的阴极221和阳极222可与第一显示区110内的走线电性连接。透光的阴极221可采用银镁合金或者其他透光的导电材质制成。

电路结构30用于驱动发光元件22,电路结构30可用于控制各个发光元件22的发光,该电路结构30可为像素单元21提供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电源电压等。相应的,电路结构30中可包括为提供这些信号和电源的各种走线,例如数据线、扫描线、电源线等。

更具体地,第一电路图案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1延伸并沿第二方向x2排列的第一投影及多个沿第二方向x2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1排列的第二投影,多个第一投影与多个第二投影相互交错。其中,第一方向x1与第二方向x2为不同的两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1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为竖直方向,或者,第一方向x1为竖直,第二方向x2为水平方向,此时,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互相垂直;当然,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可为其他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1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为倾斜45度等等。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向x1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为竖直方向,以便于显示屏100内像素单元21进行矩阵式排列。

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为第一显示区110内的第一电路图案31在衬底10上的投影,第一电路图案31在衬底10上的投影可为电路结构30中的走线在衬底10上的投影。以第一方向x1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则第一投影为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排列的条纹状,第二投影为沿竖直方向延伸并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条纹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可以是如图2及图4所示的直线,也可不是直线,例如,多个第一电路图案31在衬底10上的投影也可为多条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曲线,此时的第一方向为曲线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仍然可为直线方向。

更具体地,第一电路图案31可包括多条第一走线311及多条第二走线312。例如,第一走线311可为数据线,第二走线312为扫描线。或者,第一走线311为扫描线,第二走线312为数据线。当然,第一走线311和第二走线312还可为其他线路,例如,为发光元件22提供电源的电源线等。其中,每条第一走线311均沿第一方向x1延伸,多条第一走线311彼此间隔且沿第二方向x2排列。也即是说,第一投影为第一走线31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每条第二走线312均沿第二方向x2延伸,多条第二走线312彼此间隔且沿第一方向x1排列。也即是说,第二投影为第二走线31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多条第一走线311和多条第二走线312交错形成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域。例如,在第一方向x1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为竖直方向时,多条第一走线311与多条第二走线312形成多个矩形区域,则多个矩形区域形成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域。第一显示区110内的每个发光元件22均位于一个像素区域内,并且电性连接对应的一条第一走线311和一条第二走线312。其中,第一显示区110内的发光元件22的阴极221可与第一走线311电性连接,阳极222可与第二走线312电性连接。或者,第一显示区110内的发光元件22的阴极221可与第二走线312电性连接,阳极222可与第一走线311电性连接。

在第二显示区120内,两两相邻的发光元件2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而衬底10是透光的,且间隙很小,光线从发光元件22之间的间隙中穿过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因此,将发光元件22设置第一遮光层40上,以防止光线穿过两两发光元件22之间的间隙,使得光线在经过第二显示区120时,仅形成沿第三方向x3延伸并沿第四方向x4排列的第三投影。即,光线经过第二电路图案32时,由于第一遮光层40能防止光线从第四方向x4上穿过,光线仅会在一个方向(例如第三方向x3)上发生衍射,在另一个方向(例如第四方向x4)上不会发生衍射现象。也就是说,第三投影可为第二显示区120内的第一遮光层4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其中,第三方向x3和第四方向x4为两个不同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x3为水平方向,第四方向x4为竖直方向,或者第三方向x3为竖直方向,第四方向x4为水平方向。当然,第三方向x3和第四方向x4可为其他方向,例如,第三方向x3为水平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第四方向x4为竖直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第三投影可以是如图2及图4所示的直线,也可不是直线,例如,多个第三投影也可为多条沿着第三方向延伸且沿第四方向排列的曲线,此时的第四方向为曲线的延伸方向,第四方向仍然可为直线方向。

第三方向x3可与第一方向x1相同,第四方向x4可与第二方向x2相同。例如,第三方向x3和第一方向x1均为水平方向,第四方向x4和第二方向x2均为竖直方向;或者,第三方向x3和第一方向x1均为竖直方向,第四方向x4和第二方向x2均为水平方向。第三方向x3与第一方向x1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二方向x2相同,使得显示屏100中的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阵列20排布更加规范,使得显示屏100的整体显示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方向x3与第一方向x1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二方向x2相同时,第三投影与第一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均相同。

第二显示区120与第一显示区110相接。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12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第一显示区110同一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在第二显示区120内的第二电路图案32中包括透光的多条第三走线321。请结合图3,在第二显示区120内,每个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均设置在第一遮光层40上,并通过一条第三走线321与第一电路图案31电性连接。第二显示区12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可通过第三走线321与第一显示区110同一侧的第二走线312电性连接。以第三方向x3与第一方向x1均为水平方向,第四方向x4与第二方向x2均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第二显示区120内包括三行第二电路图案32及3*3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22,每行中的三个发光元件22均通过第三走线321与第一显示区110左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或者,每行中的三个发光元件22均通过第三走线321与第一显示区110右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图未示出)。显示屏100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中的第三走线321将发光元件22与第一显示区110内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例如,将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发光元件22的数据线、电源线等引至第一显示区110内,避免了数据线、电源线在第二显示区120内形成狭小间隙,造成光线在这些间隙中发生衍射,影响成像效果。其中,第二电路图案32中的第三走线321可与第一电路图案31中的第一走线311电性连接,或者第二电路图案32中的第三走线321可与第一电路图案31中的第二走线312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120内的部分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第一显示区110一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其余部分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第一显示区110其他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以第三方向x3与第一方向x1均为水平方向,第四方向x4与第二方向x2均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第二显示区120中靠近左侧第一显示区110的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左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其他发光元件22则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右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例如,第二显示区120内包括三行第二电路图案32及3*3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22,其中,每行中的左边两个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左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每行中的右边一个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右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当然,还可以是一行中的左边两个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左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另一个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右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其他两行的发光元件22中的左边一个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左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另两个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右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当然,还可根据不同数量的发光元件22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将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各个发光元件22分别与第一显示区110较近的一侧连接,节约了第二显示区120中第二电路图案32与第一电路图案31的连接结构,简化了显示屏100内的电路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路图案32与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可为第二电路图案32中的第三走线321与第一电路图案31中的第一走线311和第二走线312电性连接。

具体地,第三走线321可采用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制成。该ito材料制成的第三走线321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避免了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与第一显示区110电性连接时由于第三走线321的不透光性导致第三走线321形成多个间隙,从而避免对光线发生衍射现象。当然,第三走线321还可为其他导电的透光材料,在此不做限制。

更具体地,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2的阴极221彼此电性连接。在一个例子中,第二显示区120内的两两相邻发光元件22之间的阴极221之间可通过透光导电的导线(ito导线)进行连接。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显示区12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的阴极221共同形成一个阴极层,该阴极层可采用银镁合金制成,以使得该阴极层为透光层。

第一遮光层40使用光线透过率较低的材料制备。例如,该材料的光透过率小于5%,或者该材料的光透过率小于1%等等。具体地,第一遮光层40可采用单金属层制作,例如,金属钼(mo)层、金属银(ag)层、金属铝(al)层等等。当然,第一遮光层40还可为叠层结构,例如,在金属银层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层氧化铟锡(ito)层,以使金属银层免受氧化或腐蚀,从而提高显示屏100的使用寿命。

光线在经过显示屏100的第二显示区120时,会在一个方向(例如第三方向x3)上发生衍射现象,在另一个方向(例如第四方向x4)上不会发生衍射现象,从而使得处于第二显示区120下方的第一摄像头400得到在第三方向x3上为模糊,在第四方向x4上为清晰的第一图像。以第三方向x3为水平方向,第四方向x4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5,图5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中的第一摄像头400拍摄的第一图像的场景示意图,由图5中可以看出,该第一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多重影像,从而导致第一图像在水平方向上比较模糊,而在竖直方向较为清晰,因此图像的整体品质较高。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0上还设有封装膜层60,封装膜层60设于发光元件22的远离衬底10的一侧。封装膜层60可包括保护层、过渡层和缓冲层等多层结构,其中,保护层可由氮化硅形成,缓冲层可由高分子材料(例如含氟树脂)形成,过渡层可由氧化硅或者氮氧化硅形成。封装膜层60可防止外界的水气、氧气等进入显示屏1000的内部对发光元件22造成损害。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x3与第二方向x2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一方向x1相同。例如,第三方向x3和第二方向x2均为水平方向,第四方向x4和第一方向x1均为竖直方向;或者,第三方向x3和第二方向x2均为竖直方向,第四方向x4和第一方向x1均为水平方向。第三方向x3与第二方向x2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一方向x1相同,使得显示屏100中的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阵列20排布更加规范,使得显示屏100的整体显示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方向x3与第二方向x2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一方向x1相同时,第三投影与第二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均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x3与第二方向x2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一方向x1相同的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发光元件22和第一显示区1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的第三方向x3与第一方向x1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二方向x2相同的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发光元件22和第一显示区110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时,光线在经过显示屏100的第二显示区120时,会在第三方向x3上发生衍射现象,在第四方向x4上不会发生衍射现象,从而使得处于第二显示区120下方的第一摄像头400得到在第三方向x3上为模糊,在第四方向x4上为清晰的第一图像。以第三方向x3为竖直方向,第四方向x4为水平方向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4,图14可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400拍摄的第一图像的场景示意图,由图14中可以看出,该第一图像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多重影像,从而导致第一图像在竖直方向上比较模糊,而在水平方向较为清晰,因此图像的整体品质较高。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x3与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均不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均不相同。例如,第一方向x1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为竖直方向,第三方向x3为水平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第四方向x4为竖直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当然,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还可为其他方向,第三方向x3和第四方向x4也还可为其他方向,在此不一一列举。由于第三方向x3与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均不相同,第四方向x4与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均不相同,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像素阵列20排布方向不同,因此,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可分别显示不同的图像,以满足不同的显示效果。以第三方向x3为水平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第四方向x4为竖直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为例进行说明。即,第三投影为沿水平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的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的方向排列的条纹状。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120与第一显示区110的相接方式可与上述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2和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路结构30还可包括位于显示屏100的第三显示区130的第三电路图案34。第三显示区130内的衬底10上还设有第二遮光层50,第二遮光层50可与第一遮光层40材料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第三显示区130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2均设置在第二遮光层50上,第二遮光层50可将多个发光元件22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以防止光线在两两发光元件22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并发生衍射。

在光线照射第三显示区130形成第二显示图像35,该第二显示图像35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仅包括沿第五方向x5延伸并沿第六方向x6排列的第四投影。其中,第五方向x5和第六方向x6为两个不同的方向。例如,第五方向x5为竖直方向,第六方向x6为水平方向,或者第五方向x5为水平方向,第六方向x6为竖直方向。当然,第五方向x5和第六方向x6还可为其他方向。以第五方向x5为竖直方向,第六方向x6为水平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则第四投影与第二投影相同,均为以竖直方向延伸并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条纹状。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投影可为第三显示区130内的第二遮光层5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四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与第三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均不相同,例如,第三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与第一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相同,第四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与第二投的延伸方向与排布方向影相同,其中,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为相互交错的结构。以第一方向x1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投影为多个沿第一方向x1延伸并沿第二方向x2排列的投影,第二投影为多个沿第二方向x2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1排列的投影,第三投影为多个沿第三方向x3延伸并沿第四方向x4排列的投影,第四投影为多个沿第五方向x5延伸并沿第六方向x6排列的投影。则第一方向x1、第三方向x3及第六方向x6相同,均可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x2、第四方向x4及第五方向x5相同,均可为竖直方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区130与第一显示区110相接。其中,第三显示区130内的第三电路图案34与第三显示区130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2连接,并且与第一显示区110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

具体地,第三电路图案34包括透光的多条第四走线341,第三显示区130内的每个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均设置在第二遮光层50上,并且每个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均通过一条第四走线341与第一显示区110内的第一电路图案31电性连接。例如,第三显示区13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中的阳极222通过第四走线341与第一显示区110的最靠近的一侧中的第一走线311电性连接;或者第三显示区13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通过第四走线341与第一显示区110的最靠近的一侧中的第二走线312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走线341的材料可与第三走线321的材料相同,第四走线341和第三走线321均可采用氧化铟锡(ito)制成。

第三显示区130在显示屏100上的位置设置与前述的第二显示区120在显示屏100上的位置设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区130与第二显示区120相接形成一个整体区域,该整体区域的至少三面都是第一显示区1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区130与第二显示区120相间隔,以形成两个独立的显示区域,每个独立显示区域的至少三面都是第一显示区11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区130与第一显示区110相接,并且第三显示区130与第二显示区120间隔。其中,第二显示区12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通过第二电路图案32与第一显示区110一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第三显示区13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通过第三电路图案34与第一显示区110另一侧的第一电路图案31连接。即,第三显示区130的第三电路图案34与第二显示区120的第二电路图案32没有连接。

具体地,第二显示区12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通过第三走线321与第一显示区110一侧的第一走线311或第二走线312电性连接,第三显示区130内的所有发光元件22的阳极222通过第四走线341与第一显示区110另一侧的第一走线311或第二走线31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显示区130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2的阴极221的连接方式可与第二显示区120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2的阴极221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第二摄像头500,第二摄像头500也设于显示屏100的一侧。第二摄像头500的入光口510与第三显示区130对应,以使得外界光线经过第三显示区130后进入第二摄像头500的入光口510。第三显示区130的第三电路图案34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为第四投影,该第四投影包括沿第五方向x5延伸并沿第六方向x6排列的条纹状。因此,光线在经过第三显示区130时,会在第五方向x5发生衍射现象,在第六方向x6上则不会发生衍射现象。从而使得处于第三显示区130下的第二摄像头500得到在第五方向x5上为模糊,在第六方向x6上为清晰的第二图像。其中,第五方向x5与第四方向x4相同,第六方向x6与第三方向x3相同。例如,第五方向x5与第四方向x4均为竖直方向,第六方向x6与第三方向x3均为水平方向。以第五方向为竖直方向,第六方向为水平方向为例进行说,请参阅图14,图14可为第二摄像头500拍摄的第二图像的场景示意图。由图14可以看出,该第二图像在竖直方式上具有多重影像,从而导致第二图像在竖直方向上比较模糊,而在水平方向较为清晰,因此该图像的整体品质较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处理器600,处理器600对第一摄像头400获取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头500获取的第二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为电子设备1000呈现给用户所看到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为同时拍摄,且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为同侧摄像头,例如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均为前置屏下摄像头或后置屏下摄像头。由于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为分别同时获取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使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摄像场景相同,且对应的曝光程度等因素也完全相同,便于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个例子中,处理器600可以第一图像(图5所示)为基础,将第二图像(图14所示)中相较第一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第一图像,并将融合后的第一图像作为目标图像输出。在另一个例子中,处理器600可以第二图像为基础,将第一图像中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第二图像,并将融合后的第二图像作为目标图像输出。在又一个例子中,处理器600可以先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做一个全景融合处理,再以第二图像为基础,将第一图像中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第二图像,并将融合后的第二图像作为目标图像输出。

其中,处理器600以第一图像为基础,将第二图像中相较第一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第一图像的过程中,需要先获取第二图像中相较第一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例如,第一图像(如图5)中水平方向上比较模糊,竖直方向较为清晰,而在第二图像(图14)中的水平方向上比较清晰,竖直方向较为模糊。此时,处理器600就会从第二图像中获取到呈水平条纹排列的场景,如图14中的水平天台,以作为相较第一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另外,将第二图像中相较第一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第一图像可以是将第一图像中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低的场景区域替换为第二图像对应的该场景区域,例如,将图5中的水平天台替换为图14中的水平天台。将图5中的所有模糊的水平条纹替换为图14中的对应的场景的水平条纹之后,即可得到图15所示的清晰的目标图像。

处理器600以第二图像为基础,将第一图像中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第二图像的过程中,需要先获取第一图像中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例如,第一图像(如图5)中水平方向上比较模糊,竖直方向较为清晰,而在第二图像(图14)中的水平方向上比较清晰,竖直方向较为模糊。此时,处理器600就会从第一图像中获取到呈竖直条纹排列的场景,如图5中的竖直墙壁,以作为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另外,将第一图像中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第二图像可以是将第二图像中相较第一图像清晰度较低的场景区域替换为第一图像对应的该场景区域,例如,将图14中的竖直墙壁替换为图5中的竖直墙壁。将图14中的所有模糊的竖直条纹替换为图5中的对应的场景的竖直条纹之后,即可得到图15所示的清晰的目标图像。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2和图13,由图11可知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存在一定的视场角的差异,则对应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也会存在相应的视场角的差异,即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存在两个图像都没有的被摄场景,从而导致在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处理时,不论是以第一图像为基础还是以第二图像为基础,得到的目标图像中都可能存在两个方向上的条纹重影。例如,请参阅图16中第一图像的p1、p2、p3、p4、p5、p6这6个特征点围成的第一非重合区域,或者第二图像的p7、p8、p9、p10、p11、p12这6个特征点围成的第二非重合区域,这两个区域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没有重合的区域,第二图像中不具备第一非重合区域中的场景,第一图像中不具备第二非重合区域中的场景。因此,在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处理时,这两个非重合区域的场景的清晰度无法提升,从而导致得到的目标图像清晰度较低。因此,在处理器600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处理时,可先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重合区域,并将该重合区域作为中间图像。具体地,可先获取第一图像中各个特征点,例如,请参阅图16,第一图像包括p1、p2、p3、p4、p5、p6、p7、p8、p9等9个特征点,其中,p1、p2、p3、p7、p8、p9为第一图像的边界特征点。第二图像包括p4、p5、p6、p7、p8、p9、p10、p11、p12等9个特征点,其中,p4、p5、p6、p10、p11、p12为第二图像的边界特征点。通过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特征点对比后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重合区域,即为p4、p5、p6、p7、p8、p9这6个特征点围成的区域,并将该重合区域作为中间图像。接着,以中间图像为基础,将第一图像中相较第二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中间图像,及将第二图像中相较第一图像清晰度较高的场景区域融合进中间图像,最后将融合后的中间图像作为目标图像输出或将该目标图像存储至电子设备1000中的存储单元(图未示)。通过将两个图像中未重合的区域都进行去除,只保留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重合区域,并对重合区域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图像,提高了目标图像的整体清晰度。

在又一个例子中,可在电子设备1000的生产过程中,对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进行标定,以确定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之间存在的视场差数据,并将该视场差数据存储在电子设备1000中的存储单元中。用户在使用第一摄像头400和第二摄像头500时,处理器600可直接根据标定的视场差数据找出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重合区域。在得到重合区域之后的图像处理与前述将重合区域作为中间图像之后的处理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