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70195发布日期:2020-11-19 21: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份计,将20份氮化碳前驱体、1~10份氟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热处理,450~600℃并保温2~5小时,得到氟掺杂氮化碳粉末a;然后将0.1~1份粉末a、0.2~0.8份钠盐、2份聚合物基体与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b进行成膜处理,干燥得到氟掺杂氮化碳-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

将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研磨混合得到粉末c,然后将粉末c、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搅拌混合得到正极浆料d,将正极浆料d涂布在铝箔上并真空干燥得到正极片;

将正极片、氟掺杂氮化碳-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与负极材料采用热压方式组装在一起,用电池外壳封装构成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混合为在乙醇水溶液中混合并烘干、研磨或球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前驱体为三聚氰胺、氰胺、二氰二胺及尿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氟源为氟化钠和氟乙烯中的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盐为高氯酸钠、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双氟磺酰基亚胺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偏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丙烯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环氧丙烷、聚偏氯乙烯、聚磷嗪和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nafepo4、fefe(cn)6、na3v2(po4)3、na0.61[mn0.27fe0.34ti0.39]o2、na4fe3(po4)2p2o7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导电剂为superp、科琴黑、乙炔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与聚合物和钠盐混合形成的粘结剂的比例为(7~8):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是由聚合物和钠盐混合形成的粘结剂,钠盐占聚合物质量百分比的5~40wt%,所述粘结剂的固含为3~10wt%。

8.一种高性能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在电池外壳内的正极片、固态电解质与负极材料,所述固态电解质为氟掺杂氮化碳-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所述正极片、氟掺杂氮化碳-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与负极材料采用热压方式组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钠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的制备过程为:

按重量份计,将20份氮化碳前驱体、1~10份氟源混合后进行热处理,450~600℃并保温2~5小时,得到氟掺杂氮化碳粉末a;然后将0.1~1份粉末a、0.2~0.8份钠盐、2份聚合物基体与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b进行成膜处理,干燥得到氟掺杂氮化碳-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钠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为钠片或钠箔,所述电池外壳为扣式电池壳或铝塑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计,将氮化碳前驱体、氟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氟掺杂氮化碳粉末A;然后将粉末A、钠盐、聚合物基体与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B进行成膜处理,干燥得到氟掺杂氮化碳‑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将正极片、氟掺杂氮化碳‑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与负极材料采用热压方式组装在一起,用电池外壳封装构成全固态钠离子电池。本发明电池制备方法实现了离子导电性、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统一,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全固态电池的组装工艺明显改善了电极/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花;孙立宇;费贵强;马永宁;刘璇;胡光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20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