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盖体分合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6458发布日期:2020-12-11 18:5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盖体分合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装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断路器盖体分合盖组件。



背景技术:

现如今,小型断路器已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控制开关,断路器的装配可见十分重要。断路器通常包括两个盖体,两个盖体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装配孔和插接柱,通过插接柱插入至装配孔实现分开到合盖。断路器完整的装配过程中必然需要经过合盖的操作,甚至有些装配过程中会需要分盖的操作,然而现阶段断路器分盖或者合盖过程基本采用人工操作,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非常不适合用于大批量断路器的盖体分开或合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盖体分合盖组件,解决断路器分盖或者合盖过程还采用人工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有两个夹瓣、中心轴、两组曲臂组、曲臂固定架以及分合盖驱动件;两个所述夹瓣相对一侧内分别配合夹持对应一个盖体,两个所述夹瓣呈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与分合盖驱动件的输出轴联动连接;所述曲臂固定架固定设置,两组所述曲臂组分别位于两个夹瓣的相背一侧,所述曲臂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个夹瓣、曲臂固定架铰接,所述分合盖驱动件驱动时,带动中心轴升降以驱使两个夹瓣绕曲臂组与曲臂固定架的铰接处张开或合拢,使盖体在两个夹瓣完成张开的位置上分盖以及完成合拢的位置上合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分合盖驱动件带动中心轴升降,使两个夹瓣夹持着盖体张开或合拢,如此实现盖体的分开与合并,结构设计简单,分盖和合盖过程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过多介入,大幅减少操作工人数量,装配效率明显提升,适合于大批量的分合盖操作;整个过程中,中心轴处为驱动升降受力点,夹瓣绕两侧曲臂组端部转动移位,能够达到充分的分盖、合盖;两夹瓣还通过同一分合盖驱动件操作,动作同步统一,合盖动作更加准确。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曲臂组包括有第一曲臂、第二曲臂以及连杆,所述第一曲臂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个夹瓣、曲臂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二曲臂的一端与对应一个夹瓣铰接,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臂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一曲臂位于第二曲臂以及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曲臂的长度小于第二曲臂与连杆的长度和。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位于下方的第二曲臂相较于第一曲臂需要更长距离的位移,故通过连杆补偿第二曲臂的展开长度,使夹瓣张开和收拢更加充分,可以实现夹瓣在竖直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自如的切换移动。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夹瓣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呈向内弯折的直角夹持部。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直角夹持部可以紧贴夹持盖体的顶部和底部,使夹瓣可以顺利分开或合并盖体。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夹瓣的前侧方向上具有供盖体进出的通道。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通道用于作为移入或移出盖体的出入口,便于外部机构移入或移出盖体。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夹瓣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依照中心轴移动轨迹布置的限位长孔,所述中心轴穿入限位长孔内形成限位配合;位于通道前的所述限位板内还开设有供盖体进出的出入孔;所述曲臂固定架固定于两个限位板之间,所述夹瓣在两个限位板之间移动。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限位板对夹瓣具有一定的限位导向作用,避免夹瓣移动过程中振动偏移,限位长孔则用于限位中心轴,使中心轴保持升降动作,从而夹瓣的移位过程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限位板底部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分合盖驱动件固定安装于固定底板的下方,且分合盖驱动件的输出轴自由贯穿于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一侧还固定有导轨架;所述分合盖驱动件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7”字型且包括有竖直条、水平条以及位于水平条上的连接凸耳,所述中心轴穿入至连接凸耳内形成转动配合,所述水平条与分合盖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条与导轨架通过一滑块导轨副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块导轨副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使连接头移动更加精准,使分盖、合盖过程中盖体能够达到预设位置,增加动作的精准度,防止连接头长距离移位时发生振动,避免夹瓣内零件因振动脱落或散乱。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夹瓣在完成合拢的位置上形成合盖工位,在完成张开的位置上形成分盖工位,所述合盖工位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分盖工位呈水平方向设置。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便于外部机构对推送分盖工位和合盖工位内盖体的移送,水平方向的盖体也便于向盖体内装入所需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合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省去一限位板);

图3为本发明分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省去一限位板);

图4为本发明分盖状态下的前视图(省去一限位板);

其中,夹瓣1,中心升降轴2,曲臂组3,曲臂固定架4,分合盖驱动件5,第一曲臂31,第二曲臂32,连杆33,直角夹持部11,通道12,限位板6,限位长孔61,出入孔62,固定底板7,导轨架8,连接头9,竖直条91,水平条92,连接凸耳93,滑块导轨副94,合盖工位13,分盖工位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断路器盖体分合盖组件,包括有两个夹瓣1、中心轴2、两组曲臂组3、曲臂固定架4以及分合盖驱动件5;两个夹瓣1相对一侧内分别配合夹持对应一个盖体0,两个夹瓣1呈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中心轴2转动连接,中心轴2与分合盖驱动件5的输出轴联动连接;曲臂固定架4固定设置,两组曲臂组3分别位于两个夹瓣1的相背一侧,曲臂组3的一端与对应一个夹瓣1铰接,另一端与曲臂固定架4铰接。在分合盖驱动件5驱动时,带动中心轴2升起或下降,两个夹瓣1与中心轴2的铰接处的升降会带动曲臂组3绕其与曲臂固定架4的铰接处转动,从而两个夹瓣1呈现出张开或合拢的动作状态,如此盖体0在两个夹瓣1完成张开的位置上分盖以及完成合拢的位置上合盖。中心轴2处为升降位移的受力点,夹瓣1随曲臂组3绕曲臂组3的端部转动移位,能够达到充分的分盖、合盖。

曲臂组3包括有第一曲臂31、第二曲臂32以及连杆33,第一曲臂3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个夹瓣1、曲臂固定架4铰接,第二曲臂32的一端与连杆33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曲臂32的另一端与对应一个夹瓣1铰接,连杆33的另一端与曲臂固定架4铰接;第一曲臂31位于第二曲臂32以及连杆的上方,第一曲臂31的长度小于第二曲臂32与连杆33的长度和。为了使夹瓣1在完全合拢的位置上呈竖直状态以及在完全张开的位置上呈水平状态,而由于第二曲臂32位于第一曲臂31的下方,第二曲臂32相较于第一曲臂31需要更长距离的位移,故需要通过连杆33补偿第二曲臂32的展开长度,使夹瓣1可以张开和合拢更加充分,如此实现夹瓣1在竖直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自如的切换移动。

夹瓣1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呈向内弯折的直角夹持部11,夹瓣1呈半包围环绕于盖体0的外围,直角夹持部11紧贴夹持盖体0的顶部和底部,使夹瓣1在张开或合拢时始终夹持着盖体0。为了使盖体0能够顺利进出夹瓣1,在夹瓣1的前侧方向上具有供盖体0进出的通道12。

夹瓣1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6,限位板6上开设有依照中心轴2移动轨迹布置的直线形的限位长孔61,中心轴2穿入限位长孔61内形成限位配合,在夹瓣1移位时,中心轴2在限位长孔61内滑移。位于通道12前的限位板6内还开设有出入孔62,以用于提供盖体0进出的通道。曲臂固定架4通过螺钉固定于两个限位板6之间,夹瓣1在两个限位板6之间移动,限位板6对夹瓣1的移动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夹瓣1的移位过程更加稳定。

限位板6底部设置有固定底板7,分合盖驱动件5固定安装于固定底板7的下方,且分合盖驱动件5的输出轴自由贯穿于固定底板7,固定底板7一侧还固定有导轨架8;分合盖驱动件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头9,连接头呈“7”字型且包括有竖直条91、水平条92以及位于水平条92上的连接凸耳93,中心轴2穿入至连接凸耳92内形成转动配合,水平条92与分合盖驱动件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竖直条91与导轨架8之间通过一滑块导轨副94滑动配合。分合盖驱动件5为气缸,气缸的活塞与连接头9固定连接,由分合盖驱动件5带动连接头9升降。为了使连接头9长距离升降动作更加稳定,通过滑块导轨副94传动使连接头9移动过程更具导向性。

夹瓣1在完成合拢的位置上形成合盖工位13,在完成张开的位置上形成分盖工位14,合盖工位13呈竖直方向设置,分盖工位14呈水平方向布置,夹瓣1的位移过程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切换的,便于推送分盖工位14和合盖工位13内盖体0的移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