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6734发布日期:2021-02-20 12:1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0003]
现有的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不具有多重保护结构,从而使得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拐角处进行铺设操作时,容易受应力影响而出现开裂现象,从而降低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无法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使用,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自身不具有防水层,从而降低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防水效果;其次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进行挤出操作时,需要对挤出后的电缆结构进行冷却降温操作,从而增加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挤出操作时所需的时间,降低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加工效率;同时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进行护套的挤出加工操作时,护套原料容易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阻塞现象,从而使得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加工中断,降低了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生产操作时的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不具有多重保护结构,从而使得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拐角处进行铺设操作时,容易受应力影响而出现开裂现象,从而降低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无法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使用,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自身不具有防水层,从而降低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防水效果;其次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进行挤出操作时,需要对挤出后的电缆结构进行冷却降温操作,从而增加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挤出操作时所需的时间,降低了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加工效率;同时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进行护套的挤出加工操作时,护套原料容易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阻塞现象,从而使得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加工中断,降低了传统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生产操作时的稳定性,而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包括护套层、阻燃层、阻水层、绝缘体和导体,所述绝缘体包裹在导体的外表面,所述绝缘体的侧边外表面设置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外表面缠绕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侧边外表面挤出有护套层,所述绝缘体设置在导体和阻水层之间,所述阻燃层设置在阻水层和护套层之间;
[0007]
该直流电缆的加工步骤为:
[0008]
步骤一,将包裹有阻水层和阻燃层的绝缘体,穿过挤出设备中第一螺杆的穿线槽,开启进料斗侧边的侧旋盖板,将护套胶倒入进料斗的内部,启动进料斗上的第一电机,使得
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固定侧杆带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旋转,利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清理进料斗侧边粘附的护套胶,同时利用转动杆的旋转带动第二螺杆转动,利用第二螺杆的螺旋结构,将进料斗内的护套胶通过输料槽输送至挤塑箱内;
[0009]
步骤二,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通过皮带配合传动台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利用第一螺杆的旋转将护套胶挤出至挤塑卡座处,配合第三电机带动绕卷杆,使得绕卷杆拉动导体在穿线槽内移动,配合护套胶的挤出,在导体移动时,将护套胶包裹在阻燃层的外表面,当导体进入散热罩时,启动散热扇,使得空气通过进气管导入至散热罩的内部,降低散热罩内的温度,使得包裹后的护套胶在散热罩内冷却,使得护套胶在阻燃层的外表面形成护套层,多余气体由散热罩的排气槽排出;
[0010]
步骤三,配合绕卷杆的旋转,将电缆缠绕在绕卷杆上,使用者通过转动移动卡盘的螺纹卡套,使得移动卡盘在绕卷杆上移动,调节移动卡盘和固定挡盘之间的间距。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挤出设备包括挤塑箱、第一螺杆、挤塑卡座和散热罩,所述挤塑卡座固定安装在括挤塑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活动安装在挤塑箱的内部靠近挤塑卡座的一侧,所述散热罩固定安装在挤塑箱的内部靠近挤塑卡座的另一侧,所述挤塑箱的顶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和散热罩之间设有进气管,且散热扇和散热罩之间通过进气管贯通连接,所述散热罩的侧边内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排气槽。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挤塑箱的上部内表面开设有输料槽,所述挤塑箱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散热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刮板,且转动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所述转动杆的侧边外表面固定焊接有两组固定侧杆,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转动杆之间均通过固定侧杆对接固定。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的下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螺杆,所述进料斗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卡架,所述进料斗和挤塑箱之间通过支撑卡架对接固定,所述进料斗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侧旋盖板。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挤塑箱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绕卷杆,且挤塑箱和绕卷杆之间设有支撑杆,挤塑箱和绕卷杆之间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
[0015]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所述绕卷杆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挡盘,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支撑杆和挤塑箱之间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下部位置设有第三电机。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绕卷杆的侧边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移动卡盘,所述移动卡盘的一端外边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螺纹卡套,且螺纹卡套的内侧开设有螺槽,所述螺纹卡套和绕卷杆之间通过螺槽活动连接。
[00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挤塑箱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底座,所述挤塑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台。
[001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台的侧边外表面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卡座,所述电机卡座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传动台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罩。
[001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挤塑卡座和散热罩的内侧中部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穿线槽,第一螺杆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对接卡槽,所述挤塑卡座的侧边外表
面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卡栓。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
1、通过设置阻燃层、阻水层和绝缘体,由乙丙胶材料制作绝缘体,并适当增加其厚度,以提高电缆的防水性能,同时增加高阻燃玻璃纤维带厚度和绕包层的层数,从而达到取消挤包隔氧层的目的,阻水层包覆在绝缘体上,其作用是阻止水通过绝缘体和阻燃层之间的间隙沿着电缆纵向迁移,选用遇水膨胀型的复合阻水带,采用双层绕包的形式,使得阻水带包裹在绝缘体上,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保证电缆每处阻水带不小于2层,从而有效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防水效果,避免其出现进水短路现象,同时阻燃层采用无卤玻璃纤维带绕包,采用双层绕包的方式,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使得电缆每处无卤玻璃纤维带不小于4层,从而使得阻燃层不但具有高阻燃特性,且兼顾良好的弯曲效果,从而避免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拐角铺设的过程中出现开裂现象,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2]
2、通过设置散热罩,当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护套层的挤出操作时,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通过皮带配合传动台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利用第一螺杆的旋转将护套胶挤出至挤塑卡座处,配合第三电机带动绕卷杆,使得绕卷杆拉动导体在穿线槽内移动,从而完成对导体的移动操作,配合护套胶的挤出,在导体移动时,将护套胶包裹在阻燃层的外表面,完成对导体的护套层包裹操作,当包裹有护套层的导体进入散热罩时,使用者可以启动散热扇,使得散热扇通过进气管导入至散热罩的内部,降低散热罩内的温度,使得包裹后的护套胶在散热罩内冷却,使得护套胶在阻燃层的外表面形成护套层,多余气体由散热罩的排气槽排出,利用散热罩的设置,可以在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护套层的挤出操作时,对其进行辅助降温操作,从而有效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加工效率。
[0023]
3、通过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第二螺杆的设置,当使用者对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护套层的挤出操作时,使用者可以将包裹有阻水层和阻燃层的绝缘体,穿过挤出设备中第一螺杆的穿线槽,通过开启进料斗侧边的侧旋盖板,将护套胶倒入进料斗的内部,启动进料斗上的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固定侧杆带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旋转,利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清理进料斗侧边粘附的护套胶,从而有效避免护套胶在进料斗的侧壁出现粘附凝固现象,同时利用转动杆的旋转带动第二螺杆转动,利用第二螺杆的螺旋结构,将进料斗内的护套胶通过输料槽输送至挤塑箱内,从而有效避免护套胶在输料过程中出现阻塞现象,利用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第二螺杆的设置,可以有效提升该中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挤出操作时的稳定性。
[0024]
4、通过设置移动卡盘和螺纹卡套,当使用者对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绕线收卷操作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绕卷数量,通过转动移动卡盘的螺纹卡套,使得移动卡盘在绕卷杆上移动,调节移动卡盘和固定挡盘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移动卡盘和固定挡盘之间可以收卷不同数量的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收卷操作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中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整体结构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挤出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中挤塑箱的内部结构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中进料斗的内部结构图。
[0030]
图5是本发明中绕卷杆的平面结构图。
[0031]
图中:1、护套层;2、阻燃层;3、阻水层;4、绝缘体;5、导体;6、电机卡座;7、箱体底座;8、固定挡盘;9、绕卷杆;10、支撑杆;11、挤塑箱;12、散热扇;13、支撑卡架;14、侧旋盖板;15、第一电机;16、进料斗;17、传动台;18、密封罩;19、第二电机;20、第一螺杆;21、挤塑卡座;22、穿线槽;23、散热罩;24、排气槽;25、进气管;26、限位卡栓;27、输料槽;28、第一刮板;29、转动杆;30、第二刮板;31、第二螺杆;32、移动卡盘;33、螺纹卡套;34、第三电机;35、转动轴;36、固定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如图1-5所示,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包括护套层1、阻燃层2阻水层3、绝缘体4和导体5,绝缘体4包裹在导体5的外表面,绝缘体4的侧边外表面设置有阻水层3,阻水层3的外表面缠绕有阻水层3,阻水层3的侧边外表面挤出有护套层1,绝缘体4设置在导体5和阻水层3之间,阻燃层2设置在阻水层3和护套层1之间;
[0034]
该直流电缆的加工步骤为:
[0035]
步骤一,将包裹有阻水层3和阻燃层2的绝缘体4,穿过挤出设备中第一螺杆20的穿线槽22,开启进料斗16侧边的侧旋盖板14,将护套胶倒入进料斗16的内部,启动进料斗16上的第一电机15,使得第一电机15驱动转动杆29转动,转动杆29通过固定侧杆36带动第一刮板28和第二刮板30旋转,利用第一刮板28和第二刮板30清理进料斗16侧边粘附的护套胶,同时利用转动杆29的旋转带动第二螺杆31转动,利用第二螺杆31的螺旋结构,将进料斗16内的护套胶通过输料槽27输送至挤塑箱11内;
[0036]
步骤二,启动第二电机19,使得第二电机19通过皮带配合传动台17带动第一螺杆20转动,利用第一螺杆20的旋转将护套胶挤出至挤塑卡座21处,配合第三电机34带动绕卷杆9,使得绕卷杆9拉动导体5在穿线槽22内移动,配合护套胶的挤出,在导体5移动时,将护套胶包裹在阻燃层2的外表面,当导体5进入散热罩23时,启动散热扇12,使得空气通过进气管25导入至散热罩23的内部,降低散热罩23内的温度,使得包裹后的护套胶在散热罩23内冷却,使得护套胶在阻燃层2的外表面形成护套层1,多余气体由散热罩23的排气槽24排出;
[0037]
步骤三,配合绕卷杆9的旋转,将电缆缠绕在绕卷杆9上,使用者通过转动移动卡盘32的螺纹卡套33,使得移动卡盘32在绕卷杆9上移动,调节移动卡盘32和固定挡盘8之间的间距。
[0038]
挤出设备包括挤塑箱11、第一螺杆20、挤塑卡座21和散热罩23,挤塑卡座21固定安装在括挤塑箱11的内部,第一螺杆20活动安装在挤塑箱11的内部靠近挤塑卡座21的一侧,散热罩23固定安装在挤塑箱11的内部靠近挤塑卡座21的另一侧,挤塑箱11的顶端外表面固
定安装有散热扇12,散热扇12和散热罩23之间设有进气管25,且散热扇12和散热罩23之间通过进气管25贯通连接,散热罩23的侧边内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排气槽24,利用排气槽24可以将散热罩23内多余的气体排出。
[0039]
挤塑箱11的上部内表面开设有输料槽27,挤塑箱1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散热扇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16,进料斗1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15的下端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转动杆29,转动杆2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刮板30,且转动杆29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28,转动杆29的侧边外表面固定焊接有两组固定侧杆36,第一刮板28、第二刮板30和转动杆29之间均通过固定侧杆36对接固定,通过第一刮板28和第二刮板30的旋转,可以对进料斗16侧壁的原料起到清理作用。
[0040]
转动杆29的下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螺杆31,进料斗16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卡架13,利用支撑卡架13的设置,可以对进料斗16的安装起到加固作用,避免进料斗16出现倾斜现象,进料斗16和挤塑箱11之间通过支撑卡架13对接固定,进料斗16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侧旋盖板14。
[0041]
挤塑箱11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绕卷杆9,且挤塑箱11和绕卷杆9之间设有支撑杆10,挤塑箱11和绕卷杆9之间通过支撑杆10活动连接。
[0042]
绕卷杆9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挡盘8,支撑杆10的一端设有转动轴35,支撑杆10和挤塑箱11之间通过转动轴35活动连接,支撑杆10的一端下部位置设有第三电机34。
[0043]
绕卷杆9的侧边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移动卡盘32,移动卡盘32的一端外边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螺纹卡套33,且螺纹卡套33的内侧开设有螺槽,螺纹卡套33和绕卷杆9之间通过螺槽活动连接。
[0044]
挤塑箱11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底座7,挤塑箱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台17。
[0045]
传动台17的侧边外表面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卡座6,电机卡座6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和传动台17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罩18。
[0046]
第一螺杆20、挤塑卡座21和散热罩23的内侧中部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穿线槽22,第一螺杆20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对接卡槽,挤塑卡座21的侧边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卡栓26,利用限位卡栓26对挤塑卡座21的安装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挤塑卡座21出现移动现象。
[004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通过设置阻燃层2、阻水层3和绝缘体4,由乙丙胶材料制作绝缘体4,并适当增加其厚度,以提高电缆的防水性能,同时增加高阻燃玻璃纤维带厚度和绕包层的层数,从而达到取消挤包隔氧层的目的,阻水层3包覆在绝缘体4上,其作用是阻止水通过绝缘体4和阻燃层2之间的间隙沿着电缆纵向迁移,选用遇水膨胀型的复合阻水带,采用双层绕包的形式,使得阻水带包裹在绝缘体4上,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保证电缆每处阻水带不小于2层,从而有效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防水效果,避免其出现进水短路现象,同时阻燃层2采用无卤玻璃纤维带绕包,采用双层绕包的方式,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使得电缆每处无卤玻璃纤维带不小于4层,从而使得阻燃层2不但具有高阻燃特性,且兼顾良好的弯曲效果,从而避免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在拐角铺设的过程中出现开裂现象,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
[0048]
通过设置散热罩23,当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护套层1的挤出操作时,启动第
二电机19,使得第二电机19通过皮带配合传动台17带动第一螺杆20转动,利用第一螺杆20的旋转将护套胶挤出至挤塑卡座21处,配合第三电机34带动绕卷杆9,使得绕卷杆9拉动导体5在穿线槽22内移动,从而完成对导体5的移动操作,配合护套胶的挤出,在导体5移动时,将护套胶包裹在阻燃层2的外表面,完成对导体5的护套层1包裹操作,当包裹有护套层1的导体5进入散热罩23时,使用者可以启动散热扇12,使得散热扇12通过进气管25导入至散热罩23的内部,降低散热罩23内的温度,使得包裹后的护套胶在散热罩23内冷却,使得护套胶在阻燃层2的外表面形成护套层1,多余气体由散热罩23的排气槽24排出,利用散热罩23的设置,可以在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护套层1的挤出操作时,对其进行辅助降温操作,从而有效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加工效率;
[0049]
通过第一刮板28、第二刮板30和第二螺杆31的设置,当使用者对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护套层1的挤出操作时,使用者可以将包裹有阻水层3和阻燃层2的绝缘体4,穿过挤出设备中第一螺杆20的穿线槽22,通过开启进料斗16侧边的侧旋盖板14,将护套胶倒入进料斗16的内部,启动进料斗16上的第一电机15,使得第一电机15驱动转动杆29转动,转动杆29通过固定侧杆36带动第一刮板28和第二刮板30旋转,利用第一刮板28和第二刮板30清理进料斗16侧边粘附的护套胶,从而有效避免护套胶在进料斗16的侧壁出现粘附凝固现象,同时利用转动杆29的旋转带动第二螺杆31转动,利用第二螺杆31的螺旋结构,将进料斗16内的护套胶通过输料槽27输送至挤塑箱11内,从而有效避免护套胶在输料过程中出现阻塞现象,利用第一刮板28、第二刮板30和第二螺杆31的设置,可以有效提升该中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挤出操作时的稳定性;
[0050]
通过设置移动卡盘32和螺纹卡套33,当使用者对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进行绕线收卷操作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的绕卷数量,通过转动移动卡盘32的螺纹卡套33,使得移动卡盘32在绕卷杆9上移动,调节移动卡盘32和固定挡盘8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移动卡盘32和固定挡盘8之间可以收卷不同数量的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提升该轨道交通用直流电缆收卷操作时的灵活性。
[0051]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