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8315发布日期:2020-08-14 19:3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扣式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



背景技术:

扣式电池的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穿戴产品,电子产品,医疗产品等领域,因此封装问题非常重要。

目前的扣式电池主要采用壳体对电芯进行包裹的方式,由于电芯需要设置于壳体内部,所以壳体需要采用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的方式形成,从而会导致壳体的稳定性相应下降,存在漏液的风险。可见,现有技术存在封装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扣式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封装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扣式电池,包括壳体和电芯,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胶,以绝缘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电芯,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向外壁凹陷形成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向内壁凹陷形成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为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一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均为环形凸起。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位于第一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底板,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环形底板的中心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环形底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可选的,所述密封胶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环形底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之间。

可选的,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环形底板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均为圆形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凸起,凸起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密封胶进行连接的位置,从而增大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与密封胶之间的接触面积,并限制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活动,提升了封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扣式电池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扣式电池,包括壳体10和电芯20,上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30,以绝缘密封连接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上述第一壳体11设有第一开口111,上述第二壳体12设有第二开口,上述第一壳体11穿过上述第二开口,部分容置于上述第二壳体12内;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围合形成容置腔,上述容置腔用于容置上述电芯20,且上述第一开口111位于上述容置腔内;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凸起40,上述凸起40位于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连接处。

其中,为了增强上述扣式电池的密封性,同时便于加工,上述壳体10可以大致呈圆柱体设置,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围合形成的容置腔也可以为圆柱体。上述电芯20以绕组形式绕制在上述容置腔内,包括正极绕组和负极绕组。正极绕组与负极绕组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绝缘带,以防止发生短路。

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通过密封胶3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密封胶3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外壁上,再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组合。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也可以通过一体注塑密封胶30的方式,通过密封胶30固定连接。

上述凸起40可以由壳体10弯折形成,也可以焊接或其他方式形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凸起40,凸起40位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通过密封胶30进行连接的位置,从而增大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与密封胶30之间的接触面积,并限制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相对活动,提升了封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可以向外壁凹陷形成第一凸起41,上述第一凸起41位于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连接处。

相应的,上述第二壳体12的外壁可以向内壁凹陷形成第二凸起42,上述第二凸起42位于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连接处。

为了使得上述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42对封装结构起到限位紧固作用,上述第一凸起41与上述第二凸起42在上述第二壳体12的底面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合,从而配合设置在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42之间的密封胶30对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进行限位,减少上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因密封胶30老化等原因而产生的活动位移。上述第二壳体12的底面为上述第二壳体12与上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一面。

其中,上述第一凸起41和第二凸起4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凸起41和第二凸起42可以成对存在,均设置于上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为了配合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形状设置凸起40,上述第一凸起41与上述第二凸起42可以为环形凸起40。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电芯20的极耳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上述第一壳体11位于第一开口111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底板,上述第一开口111为上述环形底板的中心孔。

为了使得上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便于电芯20极耳的连接,上述第一壳体11中上述第一开口111的环形底板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底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胶30。

上述密封胶30上设置有第三开口31,上述第三开口31位于上述环形底板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底面之间。

上述电芯20可以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用于将电芯20与壳体电连接。上述第一极耳与上述环形底板靠近上述电芯20的一侧连接,上述第二极耳穿过上述第一开口111和上述第三开口31,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底面连接。

具体的,上述第一开口111可以呈圆形设置,上述第三开口31可以对应呈圆形设置。其中,为了防止上述第一开口111的边缘与第二壳体地面接触而短路,上述第一开口111的直径可以大于上述第三开口31的直径。

上述第一极耳与上述第一开口111所在的端面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上述第一极耳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开口111所在的端面连接。相应的,上述第二极耳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述第二壳体12的底面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密封胶30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短路,上述密封胶3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上述第一壳体11与上述第二壳体12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成,通常可以为锌或不锈钢等导电金属。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